一直都不上稿,为什么还要写作?

一直都不上稿,为什么还要写作?

前几天看写作群里有同学在问“两年前的课程怎么回听啊”,当下一惊。我是第十六期学员,离第一次开课真的已经两年,时间原来这么快。

这过去的两年里,我上过育儿号、故事号和小小老师的写作号,但是数量甚少。之后鲜有上稿,可是我从未停止写作。

一直都不上稿,为什么还要写作?

我是一个全职妈妈,一人独自照料两个男孩。生活状态当然不是岁月静好,也不是日日鸡飞狗跳,但是我时常忙到分身乏术、疲累崩溃。

全职妈妈对于家庭的意义很重要,给予孩子全年无休的陪伴,更全面的呵护孩子成长,所以有很多人会说:把孩子养大是头等大事,你就专心专意带好他们;也有人会说:孩子小容易生病,你全心带好他们,少生病,那比上班还强啊;还有人说:你去上班,拖累老人来带,老人生病你不管?找保姆来带,工资大半都得给保姆啊!

诚然,他们说的都没毛病,只是当现实生活的窘境常有发生的时候,我会越来越清晰的有一个领悟:只有手里有活、兜里有钱、心里有信念才能活得真自在,而这是养孩子所不能给予的体验。

更现实的是,其实处理日常琐事,大量时间精力体力的投入远不如几个钱儿响叮当对于家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囿于全职妈妈这个身份,远离职场规则的束缚很容易丧失自律,过得一日难于一日。

所以,我选择写作。

一直都不上稿,为什么还要写作?

我喜欢写作,因为文字能记录生活;我喜欢写作,也因为文字能为我带来经济收入。

于我而言,写作是我对自己的鼓励,更是我化解生活压力的方式。

现实的生活其实难过也难说,很多事情扑面而来的时候我是招架无力的,三五知己能宽慰我心,但还是有很多具体细节是必须、也只能由我自己来面对与完成。

情绪上的拥堵是一把最利的剑,能对健康的身体造成最大的伤。情绪的排解要么说出来、要么写下来。常与人说伤心事,难免心里更愁烦,但是写下来就不一样。

写作这件事,似乎是自带“疗效”,长期服用,效果更好。

如果不上稿,坚持写作需要注意什么?

上稿的喜悦、收稿费的开心、退稿的焦虑,我都曾经历过,当写不出稿子时的那种无奈袭击我的时候,当因为上稿受挫影响我需要耐心照料孩子的时候,我反省:我到底应该怎么写作?

于我而言,时间是最大的宿敌。如果照顾孩子与写作发生时间冲突,那我别无选择一定是优先孩子。上稿绝不轻松,那是写作的深层能力体现,即使有天赋还得花时间、花精力去找准写作题材、去研究各平台调性;可若天资欠缺,那更得日积月累。

所以,我先退出投稿,暂时安心经营自己的公众号和另外两个平台,通过这种方式保持写作习惯,同时积累写作经验。

选择了写作的进行方式,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就是写作定位。

无论是公众号或是其它平台都是我自己运营,自由空间很大。经过调整后,我有两个定位,一是记录生活,二是为投稿作准备。

记录生活这一类文章,是我特别中意、特别想写的,取自我生活中的某一个点来铺陈文字。这一类文章的优点在于,离我很近、信手拈来、落字神速,但缺点在于,无关热点没有流量,阅读量比较惨淡。

为投稿作准备这一类文章,是我刻意练习的,往往从影视剧或是热点中找灵感和素材。毕竟想把文字变成真金白银,所以这一类写作不能忽视。

一直都不上稿,为什么还要写作?

如果不上稿,坚持写作会有什么收获?

尽管不同平台稿费各异,但是上稿带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收获,可若不上稿呢?

说说我自己吧。我喜欢遣词造句,但是文字词语与我之间还没有太熟悉,坚持写作给我的收获就是首先我能写出了我自己满意的文章,有时甚至会自恋、一遍又一遍地读自己写出的那些文字。

除了自我肯定,压力的释放,还有文章积累所带来的满足感。照料孩子事无巨细,时间的确很紧张,但是我努力保证每周完成三篇文章,也有一段时间我坚持过日更,目前原创文章超过两百篇,我为自己的坚持心生欢喜。

我运营百家号时间不长,暑假里有一篇文章六万五千多阅读量、两百条评论、一千多分享量,这个数据真的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在我微信平台上的文章也有不相识的网友给我留言和赞赏。

前段时间,在文友的推荐下,我与某公号的编辑进行交流,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她对我文章的肯定,她说看着文章能“感受到你对生活的一种热量”,这句话让我特别的感动。

昨天她告诉我,除了原创付费,转载我的文章也会付费。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是一份意外的收获啊。

一直都不上稿,为什么还要写作?

做全职妈妈,我觉得真心不容易,很多时候也不确知那些反复咀嚼的心酸苦痛是不是在有一天可以变成过眼云烟;但是做自己,我觉得人生虽苦,我也可以去找到那一点甜。

困于现实的情况,我选择写作、选择坚持写作来与我的生活、我的生命进行对话,我已经得到了收获,我相信未来还有更多。

人生实苦、写作不易,但是,只管坚持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全心   花精   收稿   热点   保姆   现实   两个   妈妈   文字   方式   孩子   时间   喜欢   文章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