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昨天的奇葩说很热闹。当场辩题是:生二胎必须经过老大同意吗?

看过太多民生新闻里,因为父母二胎,老大离家出走的事件。有些可能只是逗笑段子,有些却是令人心痛的一声叹息。

在这个全民二胎的时代里,与其说是在讨论生二胎由谁决定,不如说是因为我们对生育权、对为人父母的重新考量。

辩论现场,一贯高质的傅首尔和詹青云持正方立场,从感性故事到理性高度反复表明“生二胎,必须经过老大同意”的观点,辩论时金句连绵不断,观众席掌声此起彼伏。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可是这一次,我却被反方三辩席瑞所打动了。

反方的立场是“生二胎,不必经过老大同意”,有前两位的辩论铺垫,反方的思路很明显,那就是:可以商量,但是决定权不在老大。

席瑞很厉害,他抓住正方提到的“尊重孩子“这个点而说了这样一句话:尊重父母不代表父母可以决定我们的婚姻,那么尊重孩子也不代表孩子可以决定父母的生育。

在现在的育儿理念里,“尊重孩子”一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家,不再是父母的一言堂,且不说读书、就业和婚姻这样的人生大事不由父母说了算,就是今天出门穿什么、午饭在哪儿吃都不全由父母拿主意。

可是,完全接受孩子的需求与完全无视孩子的需求是一样危险的事啊。

当婚姻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孩子可以自己决定选择什么地方、什么家庭、什么年龄、甚至什么性别的女朋友时,父母的不强制不干涉是理解、是宽容。

可当父母决定再生一个,为什么孩子却要来决定生还是不生?说好的理解和宽容呢?

张歆艺在节目中也提到:我们可以用很长的甚至一生的时间来让孩子明白爱与被爱,但是妈妈的最佳生育年龄可能只有那几年……妈妈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那妈妈的遗憾谁来弥补呢?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孩子的需求需要尊重,但是父母的需求也同样需要看见。

一个家庭里,为人父母、为人子女都会有边界,尊重是成员彼此之间相互的爱。

让我甚至要流泪的那一段是,他讲到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的故事。弟弟小他十一岁,当年,他父母也来跟他沟通过二胎的事情,他其实不太记得当时自己的回答,但是他记得当时父母那张小心翼翼的脸。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每次我回家,不管航班有多晚,我弟弟一定吵着不睡觉,过来接我。

每次他出去逛超市,都会买我喜欢吃的零食,即便我常年不在家;

他考一百分的那个中午,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我……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一段描述很有画面感,作为同样养育了两个男孩的我来说,真的是带来了特别美好的想象。

席瑞庆幸的是自己的回答没有影响弟弟的出生、弟弟的出生也并没有影响父母对他的爱。

听到这样,我真的很敬佩席瑞父母的育儿方式,往往手足之间的感情就是由父母来影响的。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似乎二胎家庭最为困惑的事情就是“一碗水端平”,可在我养育两个男孩的这几年里,我并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

就在前天,我因为期末考前综合症遇上老大写作业不加标点而河东狮吼,老二等我一说完就把我从老大身边拖走,说想要尿尿需要我帮忙。我一边帮他把棉裤脱下来一边听到他说:妈妈,哥哥不是故意的。

很多时候我们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现实生活里我们每一个当下的决定都会影响孩子,关心则乱,但我们不必焦虑的是把每个问题当成是育儿的难题。

孩子是不断成长的,问题是不断更新的,很多育儿方式的效果不是即刻呈现的,而是要经过漫长时间的见证。

只要二胎父母意识到爱患寡更患不均,不强迫任何一个孩子必须分享,乐观的面对二胎家庭里面孩子的吵闹纷争,这也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辩论中他提到一个词,特别让我感慨。这个词就是:父母智慧。

我们做父母没有经过考试,好像也自认为不算是糟糕的父母,可是在偶尔看到孩子不断刷新我们的想像而闹腾时,或者在解决两个孩子的争端而头疼时,我们不知道作为与他们有着最亲密关系的成年人,我们的判断和沟通方式是否是适当的。

说不焦虑不可能,但觉得没问题也不确定。

席瑞说:父母的智慧就是学会处理孩子的反对。这个过程可能会把父母变成讨厌鬼,也可能会让小孩不开心,但恰恰是这种为难,才让父母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

是否得到尊敬不是为人父母考虑问题的核心,但是学会处理孩子的反对,甚至面对孩子顺利成长的过程都需要父母智慧。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面对未成年的孩子,或者说将来也成年的他们,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给予指引和帮助。这个也是需要父母余生学习的课题。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傅首尔詹青云联手再战奇葩说,但我却被席瑞打动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看这场辩论,可以看到单身和已婚已育的立场不同,单身和单身的立场也不同,思想上的碰撞其实也就是这个时代的进步。

尽管最后反方是以低票数败于正方,但我还是很赞同席瑞的观点:生二胎需要得到老大的理解,但不需要他来决定。

我想起四年前,站在医院大门口的那个时候。

我觉察到自己意外怀孕了。当时,自我埋怨、百般懊恼、忐忑纠结,当我在医院拿到再次早孕的B超检测单时,我突然就莫名地释然了,生!

回家的路上,我就开始想着如何跟老大沟通这件事,准确地说是如何通知他,毕竟他是家中的一份子,有这个知情权。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和三岁多的老大的那场对话。

我今天去医院了。

啊?妈妈你生病了。

没有,医生说,妈妈肚子里有个小宝宝了。

啊?是胡巴吗?(当时看完捉妖记不久)

那到不是,是个弟弟或者妹妹。

其实我也并不确定我的方式是否适合,但孩子很自然地就接受了他要当哥哥的事实。

在医院,他看老二的眼神有很多好奇,等我们回到家里,常常就看到他守在老二身边,跟他说话、哄他睡觉,他的眼神都快要把我融化了。

后来,大概在老二二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晚餐,其乐融融,哥哥突然对我说:妈妈,我那个时候就是特别想要一个弟弟,结果你就真的给我生了一个弟弟!

感觉不错。

席瑞最后说:我们都是这个宇宙当中的孤星,在各自的轨道里面运行,但是如果注定要相遇,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兄弟?

他的辩词很让人感动,更多的感慨与启发是在这样一个辩题之下所隐藏的育儿真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都会   正方   奇葩   弟弟   为人   立场   哥哥   父母   需求   妈妈   方式   孩子   医院   家庭   图片   网络   詹青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