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霸不是一朝养成的,婴幼儿时期就决定的“学霸潜质”

很多人认为,高考语文是最难拉开分数的。按150分总分计算,分数最集中的区间在91-105,想要提高或降低都显得非常困难,最好的和最差的也不过是20分的区间差而已。而20分,不过就是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一道大题而已。

所以,很多学生不重视高考语文。

但事实上,很多语文学霸的成绩从来没有下过130分,并且有的时候连复习都不用复习,轻轻松松就可以跟别人拉开至少30分的差距。

最让非语文学霸们“愤愤不平”的是:这些语文学霸们一旦成为“语文学霸”,他们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占据优势,即使在语文学习上用了最少的时间,却仍然取得了最好的成绩。没有哪科的学霸可以像语文学霸一样一直“霸占王者之位”如何之稳定。

成为“语文学霸”,是相当荣耀的事情。

语文学霸不是一朝养成的,婴幼儿时期就决定的“学霸潜质”

一、“语文学霸”具备怎样的素养?

如此神一般存在的语文学霸,他们通常具备怎样的素养?

1、他们热爱生活、情感细腻,可以敏锐捕捉到生活中存在的美感,对生活比别人有更丰富的体察与思考。

2、他们喜欢语言文字,可以体会课文中、作文中等文字中属于语言本身的韵律、节奏、美感,喜欢倾听别人讲话,喜欢推敲文字,能够感受到文字本身的魅力,并擅长把这种魅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3、他们喜欢思考,对周围的人和事有着自己独到的观点与见解,通常有着较高的人文素养,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认真感悟世界的真善美。

4、他们喜欢阅读,并把阅读当做乐趣或游戏,在阅读中感受到愉悦、陪伴、理解,发自肺腑地热爱读书这件事。

5、他们有趣,要么幽默,要么深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认真对比一下,一个成为语文学霸的人,通常不仅仅是语文学霸,他会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内涵,从人群中一眼就可以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气质,并被他所吸引。

语文学霸不是一朝养成的,婴幼儿时期就决定的“学霸潜质”

二、“语文学霸”的养成从婴幼儿时期开启

未来教育的主要区域,绝对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为什么?

因为学校教的知识更新太慢、过于陈旧,已经无法与知识爆炸的时代相匹配。

相反,家庭教育的习惯养成、方法灌输,反而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基础。

语文学霸的养成,也绝非是在学校的教育中产生的,而是从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就开始的。

语文学霸不是一朝养成的,婴幼儿时期就决定的“学霸潜质”

第一、定时给孩子朗读绘本、儿童诗歌和古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语感通常来自于父母。如果父母从小就可以定时陪伴孩子阅读,比如每天晚上临睡前陪伴孩子读一本绘本,那么,孩子到了临睡前就一定会提醒父母:“爸爸妈妈,我们该读书了。”在定时陪伴中,帮助孩子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

第二、陪伴孩子有声朗读。

读书最好的方式一定是有声朗读。尤其是语言启蒙阶段。

当孩子开口朗读的时候,他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来自语言的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声情并茂地示范给孩子朗读。在父母的示范下,孩子也会学着用同样的方式朗读。当孩子形成习惯后,当他读到很精彩的句子,往往会不自觉地读出来,并发自内心地赞叹:“太妙了!写得真得太精彩了!”

当这些精彩的句子慢慢进入记忆,会内化为他自己的知识,到一定时期会自动输出。

第三、引导孩子主动创造故事。

家长刚开始的陪伴阅读、给孩子讲故事,讲多了,孩子会跃跃欲试想要自己讲故事,想要把自己脑子里对故事的理解讲出来,创造一个新的故事。

这时候,家长要多鼓励,并创造机会给孩子讲故事,进一步开发他的组织语言能力。

编故事往往比听故事更容易上瘾,因为这里有一个创造的过程,看着自己创造的“人物形象”一点点地生发出各种行为,这个过程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小小的他也有大大的能量。他会从气度上、理解力上高出别的孩子。

语文学霸不是一朝养成的,婴幼儿时期就决定的“学霸潜质”

三、学校教育里,如何培养“语文学霸”?

是不是婴幼儿时期错过了潜能激发期,就不能成为语文学霸了?

也不完全是。

如果前期家庭教育培养没有达到,那么,学校教育里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也一样可以成为语文学霸。但这个时期最好不要等到初中二年级下半学期。因为语文真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三五年的积累,想在高考前一年进行突破,那最多也只能达到平均分数线,是达不到“语文学霸”的高度的。

语文学霸不是一朝养成的,婴幼儿时期就决定的“学霸潜质”

第一、学校教育中,也要充分重视阅读的重要性。

郑渊洁曾说:“只要爱上阅读,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话说的有点绝对,但想要成为语文学霸,爱上阅读是必备的基础条件。无论是“诗词才女”武亦姝,还是九岁就开始写作的蒋方舟,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阅读。

学校教育中,如果老师可以成功地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形成自发阅读的习惯,一样可以帮助学生成为语文学霸。

我本人就不是一个从婴幼儿时期就有机会接受家庭熏陶的学生,但小学三年级时遇到一位非常好的语文老师,她给我看了很多好看的课外书,成功激发了我爱阅读的习惯,后来迷恋上阅读,涉猎范围非常广。从父母喜欢读的《故事会》,家里书架上的《雾都孤儿》、《巴黎圣母院》、《根》、《红楼梦》等,古今中外都看。有很多书,第一遍读不明白会接着读第二遍、第三遍。

记得有一年暑假,家里特别热。父母都做什么去了,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只记得那几天迷上了红楼梦,就一个人抱着《红楼梦》,一动不动地整整看了好几天,吃饭时脑子里是红楼里的故事,睡觉里做梦也是想的书中的人物,林黛玉临死前的那一章节读完的时候,我泪流满面,竟然感觉自己似乎真的也听到了遥远的音乐声。

正是对阅读如此的痴迷,后面的语文学习似乎没有费太多的功夫,却每次都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语文学霸不是一朝养成的,婴幼儿时期就决定的“学霸潜质”

第二、写好作文,是必备条件。

语文成绩中,经常会有这样一种说法:“成也作文,败也作文。”

意思是:语文成绩中,如果作文写得好,得分高,基本上语文成绩就会好;如果作文写偏了,没发挥好,成绩很低,那么,语文成绩通常不会好到哪儿去。写好作文,便成为语文学霸必须拥有的一项技能。

因此,学校教育中,教师教会学生写好作文,以作文为关键点来激励学生去表达自我、提升自我的话,也能很好地提升语文素养。

写作有很多好处:可以很好地宣泄情绪,可以更好地观察生活,可以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而如果想要写好一篇文章,则需要非常深厚的积累。以作文为突破口去反推阅读习惯、观察能力等,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语文学霸不是一朝养成的,婴幼儿时期就决定的“学霸潜质”

第三、当个语文课代表,客观激励自己学好语文。

语文学得好的学生,自然会多得语文老师的偏爱。不过,想要成为语文学霸的人也可以主动向老师毛遂自荐,争取当个语文课代表。

当了语文课代表,老师自然会把背诵的任务、收发作业的任务、组织演讲比赛的任务都给你,在这个过程中,想成绩不好都难。你要想让别人背诵,你自己首先地背诵吧;你收别人作业,自己不好意思不做吧?你当语文课代表,连阅读题都做不好,说不过去吧?

再说了,当了语文课代表,上课老师总会多盯几眼,多提问几次,这种关注无形之中会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

语文学霸不是一朝养成的,婴幼儿时期就决定的“学霸潜质”

结语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语文学霸也不是一日养成的,真正的语文学霸没有三五年的阅读功力是无法炼成的,这最终还是要靠学生日积月累的阅读和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但一旦“修炼成精”,日后的成绩啊、作文啊,都只是唾手可得之事,可以说是“一劳永逸”、受益终身。

我是人鱼妈妈,文学硕士,80后辣妈。专注家庭教育研究,喜欢就关注我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婴幼儿   语文   时期   红楼梦   语文课   潜质   家庭教育   素养   一朝   父母   习惯   成绩   孩子   学校   喜欢   故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