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所载核舟遗失,乾隆命工匠照书雕刻一枚,现成稀世珍宝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学生时代有篇文言文叫《核舟记》,是明朝人魏学洢写的。讲的是作者魏学洢得到了一枚桃核微雕,上面雕刻的是苏东坡和友人一起坐船游赤壁的故事。在不到一寸的桃核上雕刻小船,船上的人物栩栩如生、细致入微,当真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据魏学洢自己介绍,这枚核舟是当时的巧手匠人王叔远雕刻并送给他的。在李日华《六研斋笔记》中,也记载了王叔远所雕的这枚核舟,作者写道:“船底有款‘王叔远’三字,仍具小印章,如半栗,文云:‘王毅印’”。可见王叔远确实雕刻过这么一枚核舟,并非魏学洢杜撰。很可惜的是,这枚核舟后来遗失了。

《核舟记》所载核舟遗失,乾隆命工匠照书雕刻一枚,现成稀世珍宝

清代的时候,乾隆皇帝读到了《核舟记》这篇文章,对里面所描绘的核舟赞不绝口,知道该核舟遗失后,更是甚为遗憾。于是乎冒出了一个想法,希望让当时的巧手匠人来根据书中的描述雕刻一枚同样的核舟。于是拿着书遍示宫内匠人,问:谁能为之?当时宫内有名匠人叫陈祖章,是广州人,擅长牙雕,于是自告奋勇,接过了这一任务。

《核舟记》所载核舟遗失,乾隆命工匠照书雕刻一枚,现成稀世珍宝


陈祖章不负所托,在第二年向乾隆皇帝呈上了自己的作品,整个作品是由一个橄榄核雕刻而成,取名为《东坡夜游赤壁》,高1.6厘米,长3.4厘米,舟上有花窗四扇,每扇皆可自由开关;人物有苏东坡、客人、客妇、艄公、书童等八人,神情各异,相当生动。舟底刻有《后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并行书刻款:“乾隆丁巳五月臣陈祖章制”。就其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王叔远的原作。

《核舟记》所载核舟遗失,乾隆命工匠照书雕刻一枚,现成稀世珍宝

乾隆皇帝见到这个核舟,爱不释手,不时拿出来把玩。等到乾隆去世,嘉庆继位,同样对这枚核舟非常喜爱,曾作诗赞道:

绥山结实种常留,刻琢天成赤壁舟。

酒载青田根叶远,缆牵雪藕色香浮。

济川岂仗雕虫技,问渡应殊避世游。

仙子啖馀休浪掷,乘槎自有小儿偷。

这枚核舟之后一直珍藏在皇宫内,保存到了现代,目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无价的珍宝,它是中国古代匠人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中国古代微雕技术的最高水平。大家如果有机会能看到这枚核舟的话,不妨跟《核舟记》一文对比,相信会别有一番趣味。

《核舟记》所载核舟遗失,乾隆命工匠照书雕刻一枚,现成稀世珍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乾隆   日华   青田   嘉庆   赤壁   东坡   藕色   艄公   桃核   微雕   明朝   匠人   宫内   巧手   工匠   珍宝   中国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