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影视杂谈#

文|若水

碎片化时代,能静下心阅读一本书是挺难一个习惯。为追一本好书,我们往往会一边看书,同步追剧。但这样做,有一个很不妙的体验:改编后的影视作品,不是拍不出原著的味道,就是人物角色完全变了味,看到最后,脑壳成了原著与影视改编剧的跑马场,甚至影视剧形象完全压倒原著。

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中的孝文媳妇,影视剧与原著,差别实在大。

《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看剧时,我很讨厌孝文媳妇,“受害者有罪”论一度占据我头脑。她无理抢占三分的哭哭啼啼,分家时的贪婪和算计,对小娥的嘲讽与咒骂,她的懒,她的斤斤计较,让我觉得孝文恋上田小娥,与她的自私愚蠢脱不开关系。

但,翻开原著仔细看,却发现孝文媳妇只是一个卑微的,胆怯的,始终没有存在感的可怜人,一个连姓氏都模糊的可怜女人。

1,将女人视为“糊窗纸”的孝文奶奶,肆无忌惮扯掉她的遮羞布

长辈抱孙心切,家里活计急缺帮手,这个情况下,孝文媳妇进了白家门。

这时,孝文16岁,媳妇19岁。

《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孝文从小被父亲白嘉轩严格管教,一心只读圣贤书,几乎没有接触过除了母亲和奶奶之外的任何女人,所以,他对男女之事毫无认知。新婚之夜,当媳妇捋好被窝等他睡觉时,他却在无知无觉的意识下,气匀心静端坐桌前看书,媳妇以为丈夫不喜欢她,委屈得半夜痛哭。

知晓人 事后,孝文走向另一个极端:毫无节制。不久,孝文脸色憔悴、精气神不足。孝文奶奶奉儿子之命给孙媳妇“亮亮耳”。

这老太婆深受封建思想荼毒,是三从四德的忠实执行者。在她的意识里,女人卑贱如草芥,如同那“糊窗户的纸”,旧了破了,马上揭下来再糊一层新的。

《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孝文奶奶说:“你比马驹(孝文)大。你十九他才十六。你身子披挂雄实,马驹还是个树秧。你要处处抬协他。你听下没有?”孙媳不明就里,回答总也不“上套”,孝文奶奶急了,一字一板提醒道:“你黑间甭跟马驹xi得那么欢!”

孝文奶奶给孙媳的露骨提醒,不仅让孙媳惊愕脸红,也让儿子儿媳不堪入耳。读者可在原著第18章节找到,在此不再叙述。

《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一个巴掌拍不响,何况夫妻之事。孝文奶奶一味护孙子,斥孙媳的做法,不仅是男尊女卑思想在作祟,更是儿媳娘家不硬气,撑不起对女儿的保护。如果换作孙媳冷秋水,她敢那样没羞没拦,不顾冷先生脸面去羞辱他的女儿吗?

作为封建时代下的女人,孝文媳妇的一生不仅被“在家从父,出门从夫”的思想紧紧束缚着,还要受制于婆婆的禁锢。想想“千年的媳妇熬成婆”,该是多悲壮的煎熬。难怪白嘉轩媳妻子——仙草,在孝文娶妻升级婆婆后,可以稍微轻松地与丈夫对话了。

2,被抛弃,被家暴,被饿死,更因为她是“父权”牺牲品

《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关于饥饿,原著中记录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刚过门一年的媳妇,半夜饿醒无法入睡,摸摸身边,不见丈夫,怀疑丈夫和公婆背着自己在偷吃,躲在公婆窗下偷听,却听到他们正商量将她煮食,“你放心,度过年谨,爸再给你娶一房,要不咱爷儿们都得饿死,别说媳妇,连香火都断了!” 媳妇吓得连夜逃回娘家。不料,梦中惊醒后,又听到父母在商量:“与其让别人家杀了,不如咱自家杀了吃!”女人吓得从此疯掉。

在这场旱灾下,对于村人,饿死任何人都已经不足为奇,但白嘉轩的儿媳被活活饿死,还是让人震惊不已。毕竟,族长家的存粮不至于揭不开锅。

(分家时)储存的黄货白货白嘉轩闭口不提,那是家庭积蓄,除非异常重大的情变不能挪动,这些蓄存的交代当在他蹬腿咽气之前,现在谁也不得过问。

《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白嘉轩得知儿子在破窑做下丑事后,为洗刷家族耻辱,他对孝文实施了最果断最斩劲手段:惩罚和分家。孝文只分到部分存粮、田产和房产,并没有分到银钱。当不可预知的旱灾发生并持续,吃光粮食的孝文,只能厚着脸皮找奶奶说服父亲借粮,但对孝文爱之切,恨之深的白嘉轩,一口拒绝。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白嘉轩惩罚孝文前,以鹿子霖为首的众人跪下求情,言辞恳切却改变不了白嘉轩的决定,让孝文感受到“族权”的威慑。而借粮被拒,又一次让孝文体会到“父权”的不可违逆。他对白嘉轩的恨,如熊熊之火在胸腔内燃烧。

《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有时,厌恶一个人,并非ta有令人无法忍受的言行,而是这个人被牵扯到另外一件事或关联某个人。

他恨与白嘉轩有关的所有东西,包括这个媳妇——白嘉轩给他张罗的媳妇儿。

如果孝文对媳妇好,就会念起白嘉轩的好,意味着向白嘉轩低头,而此时的孝文,哪怕活成落水狗,也绝不示弱。他对白嘉轩的反抗,体现在对媳妇的抛弃,打骂,不闻不问上

大姐儿(孝文媳妇)独自一人躺在四合院门房东屋的炕上,家徒四壁,装粮食的瓷缸和板柜,早在踢地(卖地)之前被孝文搬到镇上贱卖了,屋里只剩下炕上的两条被子和炕下一条长凳。她的通身(饿得)已经黄肿发亮……她的脸上留着一坨坨乌青紫黑的伤痕,那是孝文的拳头砸击的结果。

《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饥荒之年,当孝文与田小娥纠缠在一起,孝文媳妇选择忍气吞声,独自在屋里忍饥挨饿;当她鼓足勇气向孝文抗争,问他卖地的钱花哪了,却得到孝文“要死快点死”的咒骂。当她去窑洞找他,正在吞云吐雾的孝文两个耳光抽得她跌倒在地,像死猪一样被拖回家。

不得不说,在很大程度上,孝文媳妇成了父权牺牲品。

3,女人命,如草芥,持续饥荒更让她的命卑贱无比

电视剧中,孝文媳妇颇有存在感。娘家是开扎花房的,所以,她是带着扎花手艺,嫁到白家做长房媳妇。因自身有手艺,娘家有兄弟,她处处硬气,甚至霸道。

《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小两口拌嘴,孝文扬起巴掌要打她,她不卑不亢迎上去:“你打呀,回头让我哥收拾你!”孝文媳妇受了委屈,收拾包裹住回了娘家,任凭孝文屡次三番去接她,她拒绝回来……

但在原著中,孝文媳妇娘家的存在感,很微弱,她也并非有恃无恐,而是处处小心,一副胆怯听话的人设。而她与娘家的亲情,也许在出嫁那一刻,就成了覆水难收,不管过得孬好,与娘家无关。

持久的饥饿的大气候把包括死人这样至为重大的事都压迫得淡化了。死人早已不再引起特别的惊诧和家人的过分悲痛。

《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那个曾经结实有劲,没有生过大病,胳膊肌肉像男人的孝文媳妇,被活活饿死。而她的丈夫孝文,只是在忽然想起新婚之初的如漆似胶时,心头一软,随之庆幸这个不喜欢的人死掉了。

她的娘家人,并未像孝武担心的“来闹事”,只是派她最小的弟弟前来吊孝入殓。而那个弟弟似乎对姐姐没有多少感情,再加上被饥饿折磨得东摇西晃,只在象征性的几声干嚎后,抓起大碗饱餐一顿。

《白鹿原》原著:被奚落被家暴,被饿死,孝文妻是封建父权牺牲品

孝文媳妇的死,如一片秋叶,落地无声,而持续的饥荒,更让她的死有种悲凉的寂寞。

结束语

孝文媳妇短短的一生,缺温少情:没有多少娘家亲情可慰藉,夫妻情谊被抛弃和家暴所代替。她生前未得温暖,死后同样孤清。

她在漫漫长夜里可咀嚼的,大概只有新婚时那点温存。

看到孝文媳妇的悲剧人生,深深感受到封建时代对女人的压迫压制。她的悲剧看似是白孝文造成的,实则时代造成的。

白鹿原 原著无删减 ¥38.6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父权   原著   封建   存粮   马驹   硬气   饥荒   儿媳   牺牲品   娘家   饥饿   媳妇   奶奶   丈夫   女人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