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张恨水婚姻和自序,知《金粉世家》燕西清秋悲剧早已注定(上)

文|若水

看张恨水婚姻和自序,知《金粉世家》燕西清秋悲剧早已注定(上)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民国总理家的公子哥金燕西,在家丁随护下骑马春游,路遇才高八斗的平民女子冷清秋,用金钱展开轰炸式追求,得手后弃之如敝,一年时间两人便分道扬镳,让人唏嘘。

这是《金粉世家》记录的故事,作者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最红的作家之一张恨水。作品往往融进写作者的经历与思想,《金粉世家》里的爱情,之所以用轰轰烈烈的追逐开始,以落寞唏嘘画上句号,跟作者的爱情观,爱情经历,人生感悟等有很大关系。

我们从作家的情感经历和他的《金粉世家》自序中一探便知。

看张恨水婚姻和自序,知《金粉世家》燕西清秋悲剧早已注定(上)

张恨水,生于数代习武的将门之家,自幼对古典文学痴迷不已,沉溺于《西游记》、《列国志》等古典小说中,尤其钟爱《红楼梦》。一生娶过3房妻子,生育13个子女的张恨水,对才子佳人,红袖添香的爱情向往不已。

张恨水反对一夫多妻,但他自己却是1夫3妻,这也是他的爱情悲剧。

18岁时,通过媒妁之言,张恨水同意一门亲事,他期待胸无点墨,但也容貌周正的徐家女子。不料,盖头一掀,新娘却被掉了包,变成徐家的另一个女儿徐文淑,这女子矮胖肤黑,张恨水懊恼不已,一辈子都没有看上这个女子

29时,张恨水娶了北平妇女救急所的孤女胡招娣(后被张恨水改名胡秋霞)。婚后,胡秋霞包揽家中事务,张恨水专意写作。他们度过一段甜蜜时光,但两个人精神世界相差太远,感情最终渐行渐远。

看张恨水婚姻和自序,知《金粉世家》燕西清秋悲剧早已注定(上)

36岁时,张恨水参加北平春明女中的赈灾义演,与16岁的周淑云(后被张恨水改名周南)同台演出,对她一见倾心,而周南是他的忠实读者。虽相差整整20岁,两人却相见恨晚,相伴走过艰难岁月,不离不弃。

如同张恨水在序言里反复提到的观念“人生宇宙间,岂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

张恨水大红大紫时,编辑们每晚排队在张家等稿件,他的作品粉丝很多,连鲁迅的母亲都是他的铁杆粉丝,他的新书出版,鲁迅必买来送给母亲。

但1945年以后,因为作品风格不受业内认可,又因忙于工作与应酬,张恨水的创作灵感与生活热情一度处于低迷期,经济上日益窘迫。

随后,张恨水突发脑溢血,生命危在旦夕,口齿不清,记忆力明显衰退。他的女儿张正回忆道:

“说句实在话,儿时父亲在我心中,就是一个流着哈喇子(口水)的老头。”

中风后,无法继续写作的张恨水,生活难以为继,甚至变卖房子勉强维持。而他一生挚爱的第三个妻子——周南不离不弃,陪在他的左右。

看张恨水婚姻和自序,知《金粉世家》燕西清秋悲剧早已注定(上)

当张恨水身体状况好转时,周南却被诊断为乳腺癌,不久去世。一生爱恋终成空幻。

作者在自序中提到,自己读书工作,娶妻生子,一生劳累,“而劳之结果,仅仅能顾今日,且仅仅能顾今日之目前。可痛已!”张恨水写《金粉世家》时,他的长女常萦绕在身边向他讨要糖果点心钱,但他为此书写序言时,女儿却不幸离世,环顾四周,再也见不到女儿的音容笑貌。就像张恨水一辈子挚爱妻子周南,而周南却过早离世,他一个人徘徊在她的墓碑前,写下百首深情绵绵的悼亡诗,但佳人早已不复存在。

看张恨水婚姻和自序,知《金粉世家》燕西清秋悲剧早已注定(上)

1967年,张恨水在北京逝世,走完了自己的72年人生。

常言道:“读者书,不知其人可乎?” 研究古人著作,首先需要解古人的生平为人,才能更好读懂作品。

张恨水在自序的开始和结尾均用"嗟夫!人生宇宙间,岂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人生真是捉摸不定,生命终结不可预知,聚散离合不可把控,人生浮沉无法左右,他由此感慨:"人生不过如是,富贵何为?名利何为?作和尚之念,又滋深也。此以吾思想而作小说,所以然,《金粉世家》之如此开篇,如此终场者矣。"由此可知,《金粉世界》中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悲剧婚姻早已注定。

看张恨水婚姻和自序,知《金粉世家》燕西清秋悲剧早已注定(上)

我利用早起一小时,两个月读完《金粉世家》原著,因为序言文言味十足,我最后才耐下心去读。因水平太有限,我费了些精力逐一查找,大致捋顺全文,并按自己的意思将长文分了段。。理解不妥之处,请朋友指正,也请朋友们宽容我的不才。

【译文—上】

唉!人类生于浩瀚无垠的宇宙间,难道不是一个复杂深奥、不可揣测的悲剧吗?

我有朝夕相处的家人,终日饮食团聚,这是人生极为快乐的一件事情。然而,今日吃喝团聚,到了明日还能一起做这些事吗?这是不可预知的。今日我能喝茶吟诗,饮酒到微醉入眠,没有比这更安闲的事。然而,今日我能如此安逸,明日还能如此吗?这也是不可预知的事。最亲近的是家人,最能随意支配的是自己的身体,但是,对于我的家人,我的身体,我始终没有能力去操控聚散离合,生老病死这些情况,何况茫茫宇宙间,什么才是我的呢?

看张恨水婚姻和自序,知《金粉世家》燕西清秋悲剧早已注定(上)

我自求学问知以来,读书工作,娶妻生子,建立家庭,很是劳累!而辛劳的结果,也只是顾全家庭今天这个现状,并且只能顾及到我写文章这一刻。真是令人悲伤不已!为何我这样说呢?请允许我举例说明。我听说有个小说家,执笔写文,才写半页,上身便靠在桌子上去世了,他的死亡速度太快了。我又听说某个遗老夫人玩麻将,眼看要大赢,满脸欢喜,邻座中有个夫人出了一张中风牌,想要扳倒这个遗老夫人,(毕竟开心参与比输赢更重要)东家上前阻拦并劝和,这个夫人却因愤怒而气绝身亡,她的死亡速度更是迅速。

这个小说家在他住所写最后一页文稿前,怎会知道他写不完小说就去世?那个打麻将的夫人在出中风牌,东家尚未阻拦劝和的一瞬间,又怎会料到她的生命会在这种情况下结束?唉!人生如此不可预知,难道不是深奥到不可捉摸的悲剧吗?我早已知晓这个,但我一点也不敢想,稍微一想就片刻不得安宁,只会害怕,担心,恐惧,怕死神在我身边围绕。怎样才能忘却这些呢,只有像庄子一样心胸开阔,见解通达罢了。古人认为,不做那些看起来好像没有意义的事,用什么来打发这漫长而有限的生命旅程?

看张恨水婚姻和自序,知《金粉世家》燕西清秋悲剧早已注定(上)

我刚开始写《金粉世家》时曾这样想,如何让人乐意阅读我的书?后来进一步想,如何使人读我小说后,觉得有价值?现在想想,又何必呢?各位读者,在工作之余,茶余酒后,或倍感无聊,或偶然对阅读有了兴趣,取来翻看,借此消磨片刻时光。而我书中所写,又不会陷读者于不合道义,这样我就知足了。我不敢谈论小说的主旨,也不敢谈及小说的文采,我写的小说,读者不否认它是小说,小说的使命就完成了。

如今,有人责备我见闻不广,也有人指责我写的没有意义,让人生厌。浅陋就浅陋吧,无聊就无聊吧,我乐得承认。能写出光耀国家的文章,深山名著,大有人在,不是我敢去知道的了。明白这些,《金粉世家》中所写是否真人真事,有何寓意?都不必去追究了

看张恨水婚姻和自序,知《金粉世家》燕西清秋悲剧早已注定(上)

看张恨水婚姻和自序,知《金粉世家》燕西清秋悲剧早已注定(上)

有读者说:《金粉世家》在主旨,题材,情节,人物设计等方面与四大名著《红楼梦》颇为相似,可称为“新红楼梦”,我谦卑应答。也有人说:《金粉世家》是一部融合近代无数富贵人家状况,是那些家族缩影,我同样谦卑回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总有不同的看法,哪能一定相同?对这些看法听听罢了,我又何必去争辩呢?

(未完待续。)

我读的是这版,感觉不错 ¥8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金粉   自序   北平   世家   悲剧   鲁迅   红楼梦   不可捉摸   清秋   序言   夫人   宇宙   读者   婚姻   今日   人生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