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有机会卖16亿,如今6亿仍拒绝被收购,凯立德真的要等死吗?

拒绝6.5亿收购价的凯立德,是不是傻?

十年前,在大街上任意找一个使用导航的人,百分之八十的人,手机中的导航软件都是凯立德。

本有机会卖16亿,如今6亿仍拒绝被收购,凯立德真的要等死吗?

从“导航界一哥”到无人问津,一手好牌打到稀烂,大概说的就是凯立德吧。

一. 风光曾经

凯立德是有风光过往的,一度是导航界的明星产品。

据挖贝研究院资料显示,凯立德是一家主营业务是以车载导航为核心的汽车消费电子软硬件产品及服务、以及物流云平台、行业车联网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在它横空出世之后,当年的媒体对其大加赞扬,独立中天的时候让小米都为之倾倒。

2014年,凯立德挂牌新三板,挂牌当年的营收额达到了2.03亿元,净利润达到了5110万元。与此同时,货币资金为2092万元。这个数据较2013年是上涨的。

挂牌后第一年,凯立德先后4次进行融资,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时,融资金额合计高达3.07亿元。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企业发展也是一样。

当凯立德表现出无限潜力时,与它进行合作的战略投资伙伴都是小米科技、华融证券、中国平安、海通开元投资、国科创投等这些重量级战略投资者。

本有机会卖16亿,如今6亿仍拒绝被收购,凯立德真的要等死吗?

当时凯立德的市值最高达25.53亿元,股东最多时候达到了800人。

挂牌近一年后,2014年10月,小米科技旗下的两家公司以12元每股的价格认购了凯立德700万股股份,投资金额为8400万元。

其中,天津金星投资有限公司认购了466.7万股凯立德股份,另一家公司则认购了233.3万股,两家公司的法人代表都是雷军。

当初喜气洋洋拥抱新时代的凯立德,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的春天如此短暂。

事实上,到了第二年,凯立德的业绩就开始直线下滑。2015年时,凯立德的营收已经成了1.87亿,而上一年的数字则是2亿。最可怕的是,这仅仅是个开始。

到了2017年,凯立德的收入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只有5857万元。

本有机会卖16亿,如今6亿仍拒绝被收购,凯立德真的要等死吗?

连续三年的下跌,让当初的“天降紫微星”风光不再。细数这些年的凯立德,不是在亏损,就是在亏损的路上,截止2018年9月30日,净利润亏损3837万元,货币资金仅剩168万。

2017年,凯立德终于不得不宣布停牌。

二.对手被“富爸爸”收养

凯立德创业早期的营销模式其实比较模糊,它是跟随着中国的私家车经济一起成长起来的。

2008年时,我国的私家车销售量只有1000万辆,但仅仅6年后,这个数字攀升到了2000万辆,大量私家车的出现,也让车载导航的需求变得更大。

2013年,凯立德成为了后装车载导航的霸主。凭借着简洁的操作与准确的定位,一举拿下了国内车载导航的领先地位。

到了2014年,凯立德在车载导航市场上的份额差不多是56%,而当时的高德地图,市场份额甚至不到10%。

本有机会卖16亿,如今6亿仍拒绝被收购,凯立德真的要等死吗?

让高德地图从小弟变成大哥的,正是高德地图背后的“马云爸爸”。2013年,高德地图被阿里巴巴以2.94亿全资收购。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想要全方位地用电商改变人们的生活,一个优秀可靠的LBS服务是不可或缺的,而从头开发一个新的APP造价太高,不如买一个已经发展成熟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司来,高德地图是其中最好的选择。

高德“卖身”阿里之后,开启了全速发展的时代。收购了高德后,阿里巴巴宣布高德导航的手机APP免费使用,随后另一个导航巨头百度地图也宣布了免费。

面对这一现状,凯立德不为所动,坚持让用户付费,只象征性地下调了月付费金额。

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凯立德被对方的攻势搞得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出现颓势。

从股市的震荡就能看到凯立德当年的惨状。2015年时,该公司股价在2015年曾经达到最高价22元/股左右,进入下跌趋势后,一路跌至了1.6元每股。

本有机会卖16亿,如今6亿仍拒绝被收购,凯立德真的要等死吗?

营收额当年亏损了1.87亿,快赶上凯立德2015年全年的利润了。

在这场下滑中,中国平安和小米被套牢,损失惨重。

三.机会不等人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一直等待着你的时机,机会一旦错过,就不会再回来了。

2019年5月15日,老牌图商凯立德与宁波健雄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由收购人以 1.89 元/股价格收购转让方彭晓红持有的凯立德5,161,950股股份(占凯立德股本总额1.50%)。本次收购价款总额为9,756,086元,以现金方式支付。

对于如今的凯立德来说,宁波健雄已经算非常有诚意了,愿意溢价50%、估值6.5亿元,回购异议股东的股份。

一个月的时间,回购方就拿出近2.6亿元,受让了40%的股份,一跃成为凯立德第一大股东。

可对于这个结果,凯立德怕是只能背地里苦笑。毕竟,曾经它是有机会以16亿的身价被A股豪门兴民智通收购的。

本有机会卖16亿,如今6亿仍拒绝被收购,凯立德真的要等死吗?

2016年7月25日,兴民智通宣布自己有意以28亿元收3家新三板公司,震惊商界,其中,16亿元是准备收购凯立德的。

然而,当时还没“凉透”的凯立德并不愿意接住兴民智通伸出来的橄榄枝,这次收购就算是“黄了”。

如今再来分析凯立德当年的心理,外界普遍认为,当时的凯立德还是心高气傲,觉得16亿的收购价对于自己来说还是低了。

毕竟,有资料显示,从公告来看,兴民智通拟通过对凯立德的收购采取“股权+现金”的方式,其中股份支付9.6亿元,现金支付6.4亿元。

然而,兴民智通对于2015年陷入亏损的凯立德没有要求任何业绩对赌协议,只要求公司原董事长张文星需要协助代表人管理公司,不得无故离职,而对于凯立德其他高管的要求却是立刻离职。

这种要求对当年的凯立德而言无异于“嗟来之食”,自己虽然面临转型与改革,但过往的成绩却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怎么能随随便便就被旁人要挟?

本有机会卖16亿,如今6亿仍拒绝被收购,凯立德真的要等死吗?

就这样,凯立德错失了这次收购的机会。而与此同时,它的竞争对手们诸如高德地图、四维图新等,都各自找到了金主爸爸,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

单打独斗而又没办法马上革新的凯立德,面临一场孤单的恶战。

凯立德在2018年也认清了这一点,决定接受新金主的收购。认清现实,及时改变这种事,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正当外界以为这就是凯立德的最后结局时,它却又横插一杠给外界来了个措手不及。

第一次负隅顽抗的凯立德错失良机可以理解,毕竟谁还没个不服输的骨气,但2019年1月11日,凯立德却骤然宣布公司的摘牌、回购议案却被否决了。

对此,凯立德给出理由是:四分之一股东无法取得联系,即287名股东可能尚未知晓凯立德要摘牌,因此公司决定时机成熟再谋求摘牌,并计划由做市转为竞价。

本有机会卖16亿,如今6亿仍拒绝被收购,凯立德真的要等死吗?

也就是说,当年有人出价16亿买它,凯立德拒绝了;而今有人出价6.5亿买它,凯立德又拒绝了。

那么凯立德两次拒绝对自己有好处吗?至少,时至今日,再提到导航软件时,很难有人再想起凯立德了。

结语:

都说英雄造时势,但英雄也得认清时势。在周围竞争对手都急于寻求一个“富爸爸”的时候,凯立德仅仅拉拢了小米要跟对方“做朋友”。

毫无疑问,在移动互联网竞争激励的如今,很多商业较量都是巨头之间的较量,以凯立德这样不服输但实力却无法支持自身的企业来说,如果不另辟蹊径找到生存空间,只能是等待没落。

毕竟,很多机会只有一次,改变也只有一次,错过了,就难再回来。


作者:黑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民智   收购价   时势   阿里巴巴   私家车   年时   小米   股东   外界   当年   爸爸   地图   股份   机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