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拉闸限电之前,我们要搞清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

近日,东北拉闸限电的问题引起了舆论关注。其他省份限电影响企业生产,东北限电“随手”把民生用电一起拉闸了。

红绿灯失灵、产妇无法坐电梯爬楼、老人无法用空调引起身体不适......

在聊拉闸限电之前,我们要搞清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

东北拉闸限电,本是个管理能力问题,却被个别自媒体套上了“大国战略”,在全网获得上千万阅读。

笔者拜读全文后,直呼“好家伙!”东北老百姓用不上电是为了和美国人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这是欺负东北人手机没信号,无法评论吗?

与其相信这些网络“爽文”,不如了解下这次拉闸限电要实现的目标:碳达峰和碳中和。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两个环保术语,1997年由环境学者提出,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变成了大众流行的新概念。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实现中和,即“排放=吸收”。

众所周知,人类进入工业革命后,生产依赖于机器。机器自己不会动,需要消耗能量。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是最方便、经济的能量来源。

但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坏大自然的平衡。

而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农业时代,人类没有大规模利用化石燃料,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处于天然的“碳中和”状态。

三百年的工业生产,破坏了平衡,植物无法吸收尽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多余的二氧化碳滞留于自然中,造成气候异常。

在聊拉闸限电之前,我们要搞清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

2007年,巴黎全球气候问题大会上,发表了一份评估报告表示:过去50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情况,有99%的可能性是人类活动所致。

如果再不行动,酷暑、极寒等极端异常气候会越来越频繁影响人类生活(极端气候实际已经出现了);北极和南极冰川会融化,导致海水暴涨,淹没人类的沿海城市。

当然,是否是人类排放二氧化碳造成气候异常存在争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坚定地反对这个观点,一上台就让美国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称“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

无论如何,主流科学界认为的确是二氧化碳造成了气候异常,碳中和迫在眉睫。

然而,碳中和不是简单的气候问题,需要全球协同。如果韩国减排,日本增排,那还是无法降低全球排放总量。如此一来,碳中和又牵扯出了国际关系和经济发展的新问题。

例如,发达国家生产力已经高度发达,可以不依赖化石能源,转而使用成本较高的清洁能源。

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落后,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普及清洁能源会拉高生产成本,不利于国际竞争。

在聊拉闸限电之前,我们要搞清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减排指标上争论不休。究竟谁该承担减排的大头?

发达国家历史上排放得多,发展中国家现在排放得多(1750年至今,中国累计碳排放2100亿吨,占全球13%;2020年,中国碳排放99亿吨,占世界31%)。

沿着这个思路,永远讨论不出结果。

于是,碳达峰被提了出来。全世界各国根据不同的国情,制定不同的时间表:第一,告诉全世界,本国什么时候碳排放达到峰值?第二,达到峰值后,花多少年能实现中和?

各国根据国情“填写”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比“一刀切”让各国统一减排更具操作性。

“碳达峰”给各国戴上一个“紧箍咒”,以某年的排放量为封顶,以后不准超过该数值,超过了就属违约。

搞懂了碳达峰和碳中和就可讨论下一个话题: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碳中和的进程中处于落后状态,尚未“达峰”,留给“中和”的时间更少。

在聊拉闸限电之前,我们要搞清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

中国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之前碳中和。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在碳达峰上已经落后:

欧盟1990年左右实现了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

美国2007年实现了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

日本2008年实现了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

美国、欧盟、日本是发达经济体,均已实现碳达峰,只剩下碳中和的目标,可以全身心普及清洁能源和植树造林,他们将在2050年实现中和。

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表面上看比发达经济体多10年,但要注意的是,我们还未实现碳达峰!

欧盟有60年,美国有43年,日本有42年实现碳中和,中国只有30年(2030-2060),时间紧、任务重。

在聊拉闸限电之前,我们要搞清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

所以,我们不能等到“碳达峰”(2030)后再行动,必须现在就未雨绸缪,开始淘汰一部分落后的产能,这才有了各省接到的减排指标。

东北眼瞅着要到10月份了,今年的指标还有很大缺口,便搞了次“突击限电”。

有自媒体说,限电与煤价过高有关系,煤炭的国际期货价格已突破200美元/吨,电厂处于亏本状态。如果是亏本导致居民停电,全国其他省份为什么没有发生大规模停电?

单看发电一个指标,中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36%,奥地利75%、瑞典71%、丹麦65%、葡萄牙54%。看综合能源结构,中国清洁能源占比仅15.9%,欧盟所有国家高于30%。

碳中和对我国意味着“阵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势必造成产业发展上的一部分损失,一些低端产业可能会永远离开中国,转移到落后国家,可能会造成一些就业问题。

但从长远看,全球碳中和风潮,也给中国送来了新的产业机遇。

碳中和蕴藏的产业机遇

本文谈的产业机遇,没有所谓的“大国战略”“争夺国际定价权”等大道理,实事求是,从全球需求出发,浅薄分析一下中国的产业机遇。

欧盟是碳中和的先行者,目前减排情况执行得最好。欧盟为了解决煤炭发电问题,2000年以后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被激活了。

这股东风迅速带动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2004年-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培育出上万家光伏企业,中国光伏产品横扫欧洲。

但太阳能能效太低,2015年后,热潮逐渐消退,国际市场又盯上了风能发电。

在聊拉闸限电之前,我们要搞清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

这都是碳中和给中国带来的产业机遇。清洁能源的普及,除了淘汰一部分旧产能的同时,也带火了一批新产业的崛起。

世界各国碳中和时间表已经确定了,清洁能源产业势必迎来爆发式增长。

以风能发电为例,全球前15大风机厂商,中国占了10家。

各国把风能视为取代煤炭发电的重要手段,太阳能能效太低,水能受制于自然环境,只有风能具备大规模普及条件。小国丹麦60%的发电量来自于风能。

中国发展风能产业,最大的问题不在组装,而在“高强度叶片”。风能发电原理是利用自然风吹动叶片做工转化为电能,叶片的强度关系到风能的转化率。

在聊拉闸限电之前,我们要搞清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

目前,中国依旧以组装风能发电机为主,对上游“高强度叶片”研发投入有限,风能产业仍有被国外先进技术“卡脖子”的危险。

其实,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追赶,中国产业已发展到了关键关口:先进技术买不来,普通技术全部掌握。想要更近一步,只能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进行自研。

清洁能源是个全新赛道,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如果有合适的产业引导,中国完全有可能变成全球清洁能源中心,引领未来40年的产业发展。


作者:江左佑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风能   日本   叶片   化石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中国   欧盟   气候   机遇   落后   异常   人类   产业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