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食8年,只减重1公斤,腰却变粗了!你真的会减肥吗?

有项数据显示,在2017时,我国的肥胖人口数量就已经赶超美国,肥胖率高达12%,位居全球首位。所以,在我们的身边,“减肥”成为了大家常念叨的词儿,但是呢,成功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也许有人会说,减肥有什么难的?无非是管住嘴,迈开腿罢了!对此深信不疑的有书君一直自愧自己没有自控力,真是怎么都减不下去。

直到我看了这本《我们为什么会发胖》,才惊然发现,不是有书君太懒啊,而是我们很多人对于减肥的理解都出现了偏差。

节食8年,只减重1公斤,腰却变粗了!你真的会减肥吗?

节食8年,只减重1公斤,腰却变粗了!你真的会减肥吗?

说起减肥,很多人都能提出自己的方法,比如:过午不食、不吃晚饭、每天跑五公里,简而言之就是“少吃”和“多动”。

可这样真的就能成功减肥了吗?别着急,咱一个一个来看,首先是少吃。

根据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家卫生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连续节食8年,每天少摄入360卡路里的20000名女性中,平均每人只减掉了1千克体重。而且,但是,她们腰围却显著增加了!

也就是说,调查参与者们历经了节食,减掉的只是自身的肌肉,而不是脂肪。所以光靠节食来减肥,结果可不尽如人意。

节食8年,只减重1公斤,腰却变粗了!你真的会减肥吗?

说完了“少吃”,让我们来看看“多动”。

根据我们以往的理解,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保持饮食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运动消耗,就可以减肥。然而事实上,这种方法在现实中有两点不能实现:第一点是,它要求我们每天的摄入相对均衡,这种要求对于人类来讲很难实现;

第二点是,通常我们在经过一次大汗淋漓的运动之后,会感到更饿,更想大吃一顿。自然会不自觉地加大饭量。也就是说运动消耗量大,吃饭时会不由自主地提高摄入量。

节食8年,只减重1公斤,腰却变粗了!你真的会减肥吗?

节食8年,只减重1公斤,腰却变粗了!你真的会减肥吗?

在现实中,人们会把减肥失败归因于自身“吃的多”和“意志力薄弱”,显然不够准确。因为大家忽略了影响人们的肥胖的关键因素,那就是每个人身体里的基因和胰岛素。德国内科医生古斯塔夫·冯·伯格曼曾经开创性地提出,“肥胖是多余脂肪代谢的失调。”他认为,我们身体中的有些组织有明显的“亲脂性”。体质不是亲脂性的人就会比较瘦,反之,则比较胖。

所以,一个人胖还是瘦,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富态的父母,更容易生出体型偏胖的孩子;就好比同一物种,因为类型不同,含脂量也会不同,比如:含肉量丰富的肉牛,比较清瘦的奶牛。

节食8年,只减重1公斤,腰却变粗了!你真的会减肥吗?

不过,人体为什么会储存过多的脂肪呢?答案就在胰岛素身上。

我们都知道,胰岛素的核心功能就是控制血糖。当我们想要吃饭,以及开始吃饭的时候,体内的胰岛素就会增加。它会向全身细胞发出信号,要求获取葡萄糖。当食物变成葡萄糖进入身体,一部分会转化为直接能量,另一部分会转化为脂肪,待人体需要时候取用。

此外,胰岛素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当脂肪细胞满载的情况下,它会下令创造新的脂肪细胞。让人脑命令我们多吃东西,于是乎,就造成了下一轮增肥循环,让我们的身体变胖。想要控制这种增肥的无限循环,就需要我们有效地控制胰岛素的含量。根据科学验证,人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是由糖类决定的。糖类越高,则胰岛素水平越高。因此,我们可以说是糖类决定了我们脂肪的含量。

节食8年,只减重1公斤,腰却变粗了!你真的会减肥吗?

所以,本书最重要的结论出现了,那就是坚持低糖饮食到底。但是,如果我们要通过控制摄入糖类达到减肥的效果,重点要避开哪些食物呢?作者重点介绍了三类:

首先是淀粉,淀粉中含有大量糖份,它们是最廉价卡路里供给者。像什么面包、面饼、意大利面,土豆、大米、谷物等等,都含有高淀粉,它们可以让血液循环中快速充满葡萄糖,很容易让人发胖。

其次,水果中的果糖。果糖会让水果很好吃,但是它们和淀粉一样,特别容易让人发胖。

节食8年,只减重1公斤,腰却变粗了!你真的会减肥吗?

最后,糖类。其中,最糟糕的就是果葡糖浆。我们平常喝的果汁、汽水、果味酸奶中都含有果葡糖浆。它会造成脂肪肝生,并让肌肉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从而,加剧了肥胖。

节食8年,只减重1公斤,腰却变粗了!你真的会减肥吗?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多吃蔬菜。因为它们会帮助胰岛素产生合理的工作反应,控制肥胖循环的产生。

最后,这本书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糖类的摄入,一定可以瘦,但是并不保证能瘦到理想程度。

毕竟,像我们之前说的,除了糖类之外,肥胖还会受到基因的影响,像有书君这样无论吃啥吸收都特别好的,可就难上加难了。

节食8年,只减重1公斤,腰却变粗了!你真的会减肥吗?

因此,在戒糖上,有的人只要少吃两顿面食就可以,而有的人则要完全控制糖分摄入。

按照本书的这种控糖减肥法,我们并不需要限制食量,而且可以放心、大胆地食用脂肪和蛋白质,让它们取代糖份来转化能量。

这个转换过程,一开始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适应。

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替换方法,将会让我们更苗条、更健康、更加充满能量地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糖份   果糖   糖浆   胰岛素   糖类   葡萄糖   美国   淀粉   肥胖   脂肪   基因   肌肉   能量   细胞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