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我的姐姐》这部电影的大结局,很多人都说这是一个开放型的大结局。有点疑惑,怎么会是开放型?姐姐不是最后没有签署那份协议吗?这不就说明她和弟弟并不会分开吗?这怎么就开放型结局了?

可能观众的点在于,姐姐有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吧。因为电影的出发点是重男轻女,以及姐姐到底会不会为了亲情放弃自我。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姐姐开始是非常执着要追求理想,甚至不惜放弃弟弟、和男朋友分手,所以最后竟然没有签署协议,这好像让很多观众都觉得很气愤。

其实对于姐弟俩的结局,在电影里已经给了明示,有两个点非常明显,一个是套娃,另一个就是姐姐给弟弟洗澡。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安然这个人,是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她开始的时候浑身带刺,就是当代陆依萍,被亲情抛弃,所以对爱情的态度也有点极端。在面对弟弟这个累赘的时候,本能的不想接受。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但是这个强者的灵魂是不完整的,是有缺口的,那个缺口就是亲情。但凡涉及到亲情,就一定会戳伤她。她亲情有缺口是父母重男轻女造成的。所以在医院对那个孕期子痫的丈夫说,生儿子就那么重要吗?

她这是对自己命运的不甘。以前的安然,会带着这种不甘倔强的走下去,她的人生没有柔软,更不要提软弱。

但是,她渴求认同。在父母的坟墓前,她说,我只是想让你们说,其实我女儿也还不错。一个从小没有被父母夸过的人、亲情的缺席,是她人生中的遗憾。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但是无奈的是,父母去世了,她永远都没有办法得到父母的认同了。而姑妈,就填补了这个空缺。

姑妈开始对安然的态度是,他是你亲弟弟,你抚养他理所应当。亲情捆绑,因为姑妈就是这么过来的。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我考上了大学,你爸当时考上了中专,但是家里只能供一个,你奶奶就让我放弃了。有天半夜起来抓蚊子,看到你奶奶在偷偷给你爸吃西瓜,还说快点吃,别让你姐姐看见。”这是姑妈的人生,所以她觉得长姐如母,为弟弟付出理所应当。

但这并不代表,她忘了自己的牺牲。

姑妈习惯了给这个家付出。但是姑妈并没有得到认同。

姑妈暂时把弟弟带回家住两天,表姐就说,你从小把安然带大,现在又要养这个小的,可人家就是白眼狼,根本不领你的情。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姑父躺在病床上,安然去看望,对姑妈说,你是个好人,从小把我抚养大,但是我从未对你说过,我打小就被表哥当人肉沙包,被姑父偷看洗澡。

姑妈是个好人,当安然说了自己小时候在姑妈家的境遇的时候,姑妈伤心气愤的捶打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的姑父。

正因为姑妈是好人,所以她才意识到,自己是把安然拉扯大,但事情并没有朝着一个对的方向发展。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这才有了套娃理论:不一定所有的套娃都要装在一个套子里。是啊,红的、蓝的、绿的,只要能装进去就行,不一定要颜色匹配。

就像人生,没有规定一定要下一辈按照上一辈的路子一成不变走下去。

姑妈从来没有忘记过心中的梦想,她依旧记得没能学成俄语的遗憾,依旧记得被安然奶奶叫回来帮忙照顾安然放弃自己的事业的遗憾,依旧记得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有一个镜头是姑妈看着水晶灯。姑妈开的杂货铺,有这么美的水晶灯非常不合时宜,但还是存在的,为什么?因为水晶灯代表的是姑妈的梦想。姑妈从来都没忘。水晶灯美丽但易碎,就像姑妈的梦一样,只能永远摆在那里了。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所以姑妈想通以后,虽然没有直白的告诉安然,你可以不管弟弟去追逐梦想,但是安然从姑妈的话里能听出来,姑妈终于不会再捆绑自己了。

这就是认同。安然骑着单车狂奔在路上,那一刻她身上的枷锁被打开了。从前她寻找梦想的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是来自亲人的捆绑,现在这个镣铐不见了,她整个人都轻盈了。

所以从这个片段开始,我笃定,安然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都走到这一步了,安然这么强大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放弃?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至于弟弟,安然开始找的领养家庭都不靠谱,最后被舅舅的一番话打动了,把弟弟交给舅舅带。安然去看弟弟的时候,发现舅舅打麻将,弟弟在外面跟几个小孩子玩斗地主。

安然冲舅舅发脾气以后,把弟弟带回家,给弟弟洗澡。这一刻就是她和弟弟正式、直白建立起连接的时候。

说句可能有人不爱听的,弟弟就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与她产生不需要理由就可以牵连在一起的人,这就是血亲。虽然血亲不等于爱,但是有了血亲,爱来的可能会更容易一点。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至于什么时候两个人开始模糊的建立连接,或许日常的吵架,或许弟弟对她说“不要太着急、冷静一点”,或许弟弟爬到她的背上,或许她在地铁站犹犹豫豫还是没能扔下弟弟。

因为安然从小的成长环境,被表哥表姐不带掩饰的嫌弃。弟弟开始虽然蛮横不讲理,但是他依赖安然,这种被需要、被依赖,促成了安然的柔软。

说到底,安然也是人。人都是感情动物。小孩子哪怕再调皮,但是小孩子有大人没有的真心。不管弟弟的发脾气还是哄安然,都是真心的。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弟弟对安然说,你喜欢我。其实大家可以反问一下,小孩子知道这句话到底什么含义吗?他们未必懂。但是弟弟通过这段时间和姐姐的相处,能感受到姐姐对自己的关心,姐姐是个嘴硬心软的人。

所以我觉得,从弟弟说出这句话开始,安然其实就已经和弟弟建立起来某种联系了,虽然很朦胧。也就不难解释,后面会有洗澡温情的一幕。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不管是洗澡时弟弟说,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早点生我呢?还是弟弟躺在姐姐床上说,你能不能等等我。其实翻译成大家都懂的语言,那就是,我想陪着你,我不想和你分开。

这些弟弟的真心,暖热了安然。填补上了安然亲情的空缺。所以安然真的不会离开弟弟。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就这两点,第一安然不会放弃梦想,第二安然不会放弃弟弟,就已经给了这部电影结局了。以前的安然是一个断了线的风筝。现在弟弟就是那根风筝线,让她不管飞得再远再高,也能有所牵挂。

不用或许,我们就是可以这样认为,姐姐离开成都是因为窒息,她窒息的根结就是原生家庭的问题,现在她被认同,有亲情,她还用飞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吗?梦想或许就在不远处。

《我的姐姐》并非开放型结局,姐弟俩的命运在电影中明显有暗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开放型   姐姐   血亲   姑父   重男轻女   姑妈   舅舅   缺口   安然   暗示   亲情   弟弟   结局   父母   命运   梦想   水晶灯   人生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