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我的姐姐》这部电影,虽然话题落在了重男轻女,但是我更愿意从一种完整人格的建立上去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的就是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安然,在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后,人格上逐渐完整。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因为重男轻女,所以安然很早地便独立起来,上大学期间没花过家里一分钱。就连住都不住家里,没有一张和父母的合照,父母手机里的照片,全是和弟弟在一起拍的。

小时候为了要二胎,父母谎报街道说安然是残疾,但是却被领导看到穿着裙子跳舞的安然。爸爸动手打了安然,骂安然为什么要穿裙子。小安然眼睛里写满了不屈和愤怒。也是从那以后,在整部电影里,除了最后片段,安然从来没穿过裙子。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就是倔强。安然的倔强不分对谁。

对家里人倔强,大伯要安然抚养弟弟,安然反驳我还要去北京考研究生。

对男朋友倔强,男朋友没有对家里坦白要考研的事情,安然就和他分手。

对同事倔强,女医生开错了剂量单子,身为护士的安然指出来却被嘲讽,护士就做好护士该做的事情就行了,她和医生吵到面红耳赤。

安然的倔强,其实就是不屈。她把对家里人的这种不甘,化成一把长在自己身上的刀,不管是谁触碰到了,都要受伤。这是安然的逆鳞。

但是像这样的刀,是反向的。伤人是用刀把是小事,但伤己的是刀。安然每当亮出这把刀的时候,其实都是对童年阴影的复习。像这种原生家庭的痛,需要的是慢慢抚平。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父母给她的伤害,不管对面是谁,她都能还回去。从小在姑妈家长大,被姑父偷看洗澡,有什么办法?安然从来没说过,都是一个人成长起来的。安然早早地就坚强起来了,没有人保护自己。

所以安然是一个很强大的人。但是她的灵魂缺了一角。那一角,就是父母的伤害硬生生把她的灵魂捅出来一个洞。

安然是在新时代下被新思想渲染的女性,所以用亲情捆绑这件事,姑妈可以,但是在她身上完全不受用。她是一个从小就被亲情背叛的人,亲情在她眼里就是个笑话。

她在看待亲情的时候,是冷漠的。她的爱是缺失的。安然对待男朋友时,他们的矛盾看似是男朋友没有跟家里说自己打算考研去北京的事情惹恼了安然,其实这背后反应的是亲情。

每个人于家庭而言都是风筝,亲情就是风筝线。安然的线断了,但是男朋友的还在。只是男朋友这只风筝在飞的时候偶然和安然这只风筝绞在了一起,没有线的安然等到脱离,自然就会飞到别的地方去。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安然十分迫切地要离开成都。逃离原生的一切。但是事实是,只要她灵魂上的那个洞没有堵上,她永远都逃不出去。她需要的是和解。

弟弟是让她完整起来的那个。因为弟弟有真心。男朋友不是没有真心,是这份真心仍然不够纯粹。弟弟为了姐姐可以“卖掉”自己,但是男朋友对安然的爱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安然这样的人,要的不是台词,而是行动。

安然对弟弟态度的转变,就是她完整人格的构建。她开始非常积极地联系领养家庭,恨不得下一秒就把弟弟送走。舅舅、姑妈的劝都听不进去。

不管是对大伯说去北京不管弟弟,还是对肇事者说你就是酒驾,都是对命运的不甘。凭什么我从小都没有被父母善待过,他们死了我还要管这个累赘?我的人生又在哪里?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这是安然开始的质问。

但是,上面说了,安然是一个缺乏亲情的人,她一直以来很独立、坚强,她其实主动疏远所有人,因为她不想再被背叛,这其中包括男朋友。

房子到期后男朋友说安然可以搬到自己那里去住,安然拒绝。安然的世界里,只有自救自强。她不想依赖任何人。

可是当被一个小累赘缠上并依赖的时候,安然心里不知道哪个地方就被打开了。弟弟摔下阳台,她带着弟弟去医院,弟弟害怕醒来后被吵,就还在装昏迷。

安然识破后就假装离开,果然弟弟追上来了。弟弟不会穿鞋,安然在给弟弟穿鞋的时候,弟弟爬到安然背上去,安然背他回家。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男朋友妈妈过生日,喊她出去吃饭,本来是答应的,走到一半又掉头回去,还给弟弟带了吃的。

所以在地铁站,安然试图想要扔下弟弟,但是犹豫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安然开始改变了。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哪怕从排斥弟弟到这里,弟弟带给她的是烦恼更多,但是这份单纯的陪伴和热闹,是安然的记忆里没有的。安然和弟弟的日常,是安然人生里的烟火气。

从小长在姑妈家,表姐对她是横鼻子竖眼的,表哥把她当人肉沙包。安然从小,就没有亲情陪伴这一说。

父亲缺席安然的人生,舅舅时而会给安然温暖,舅舅给了安然那么点温情,安然就甘之如饴,可想弟弟对安然产生了多大的羁绊。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所以哪怕弟弟发脾气不吃早餐、在街上哭闹,看起来很烦,其实这也是让安然变得有责任感的动力。更何况在幼儿园,安然质问司机酒驾的时候,弟弟说,你喝酒。

那一刻安然找到了她跟这个世界的牵连。原来她在这世上不是一个人,还有一个人能与她同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舅舅姑妈、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竟然是一个小孩子认同了自己。

被需要、被依赖、有存在感、认同感,这是安然一直在寻找的。否则她也不会在爸妈的墓碑前说,我只是想让你们说出那句,我女儿也不错。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父母不能给的,弟弟给了。

不过到这里还远远不够。她和弟弟的羁绊还不够深。

在这段时间里,其实安然做事从来都没有避开过弟弟。因为她从小是被迫成长,所以某种程度上她把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环境给了弟弟。因此弟弟知道她和男朋友分手,她要去北京。

整个电影非常触动我的点是,弟弟说姐姐你一定要去北京吗?你怎么就不能等等我呢?其实我一直反问自己,弟弟说这话的时候,他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但是答案只有一个,弟弟不管说的什么话,翻译成成人语言就是,我不想离开你。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小孩子是单纯的,弟弟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哪怕有点皮,但是他知道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并且可以表达出来。这就是有爱、缺爱成长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的不同。

弟弟调皮,安然要把他扔出去,弟弟关上门说你冷静点。然后又对姐姐说你喜欢我,其实都是通过弟弟的视角来讲出安然的转变。

弟弟由开始的撒泼打滚到反而有时候可以劝慰安然,这个转变,从弟弟的角度看,就是姐姐是个嘴硬心软的人。

更何况那场安然帮弟弟洗澡的戏,弟弟说,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早点生我呢?其实从这场戏就可以预见姐弟俩的结局,安然是不会签领养协议的。因为安然已经和弟弟有了勾连。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最后弟弟瞒着姐姐给领养夫妇打电话,是弟弟的真心感动了安然。弟弟不知道姐姐要做的是什么,他也不懂什么叫支持和成全,他知道自己是姐姐的累赘,但是他就是想对姐姐好。

弟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一点也不意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并不意外。别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的不明所以有时候反而更纯粹。

所以电影的最后一幕,姐姐穿上了裙子。是姐姐找回了小时候的那颗心,那颗世界美好万物可期的心。让安然转变的,不是亲情,是弟弟无私的真心。

说来也残忍,这份真心,是弟弟背水一战差点割舍了自己的亲情。

《我的姐姐》安然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亲情,是她的人格逐渐完整


所以说,这部电影我并不能称它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它的站位并不算高,看起来是重男轻女,但是实际上是姐姐完整人格的重塑。

姐姐在遇到弟弟、和这个世界与自己和解之前,她是无坚不摧的,但是灵魂上有缺口,那个缺口里饱经风雨,别人一扎就破。

但是有了弟弟以后,就有了软肋,但是更是铠甲,是姐姐心上坚硬的软甲,为自己以及弟弟保驾护航,未来有风雨,但是姐弟可以携手同行。

至于大结局,我并不认为姐姐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安然这样的人是不会放弃的,她独立强大,是可以在亲情和理想之间平衡。这才是安然的珍贵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安然   人格   亲情   姐姐   完整   重男轻女   姑妈   舅舅   北京   倔强   风筝   弟弟   真心   男朋友   态度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