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我的青春是在朝鲜战场上度过的。”

——刘禄曾

1979年,正在外事部工作的刘禄曾在一次赴美访问途中,来到一家纽约餐馆吃饭,这时,一位和他年纪相仿的男子,趁她不注意时,时不时的偷偷看她。

被她看出后,男子主动走过来向她问好:“您好,您是不是曾经在朝鲜参过军呢?”

刘禄曾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感到很是吃惊,稍作镇定后,也随即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回复这位男子。

经过进一步交谈,才得知,这位男子,就是她曾经在朝鲜作战时的美军俘虏伯特纳,男子非常感谢她,正是因为她、因为朝鲜战争,对他的人生有了很大的改变。

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刘禄曾的记忆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男子的解释,回到了那段峥嵘往昔。

巾帼不让须眉

古来征战,大多都是男儿冲锋在前线,妇女在家看护老人和孩子,这是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很多人观念里仍保持这样的传统习俗。

但是,在近现代以来,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旧习俗被打破,新思潮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女子积极参军、带兵作战,展现出叱咤风云的巾帼之气势。

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刘禄曾就是其中的一位。

但是她所从事的工作并不在战争前线,而是战后的工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一直坚守和平正义的中国,无法视而不见、袖手旁观,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匡扶国际正义,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志愿军积极支援朝鲜前线。

在这场战争中,力量悬殊、没有战略优势的志愿军抛头颅、洒热血,面对美军发达的洋枪大炮,只能用胸膛抵挡敌方的枪口,战争可谓异常惨烈。

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国人主动参军,奔赴战场,而刘禄曾也是支援前线的志愿军之一,凭借良好流利的英文,被派任到敌人情报组做翻译。

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22岁还未大学毕业的她,就跟着广大部队,只身前往朝鲜战场,与她同一批参军的就只有她一个女生。

她却毫不畏惧,与广大男同志同吃同住同作战,没有一丝大小姐的气派。

名媛出身 投笔从戎

她其实是出生于上海富裕家庭的大小姐,祖父是晚清时期的四川总督,父亲也是政治圈的人物,从小养尊处优,但是却不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孩子。

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她热爱英语,接受了很好的西方教育,从小便可以用娴熟的英语与外国人沟通交流。后来顺利进入当时最好的文科大学,东吴大学,选择了她梦寐以求的法律专业。

性格要强的她,希望成为一名比国外的还出色优秀的女律师,将来走出国门、匡扶正义,为那些在国外受欺负的中国人去辩护。

但是,由于外界因素,她没能够留学深造,只得留校任教。生逢乱世,她知道自己必须要为国家和社会做点什么,于是,她第一次有了当兵的想法。

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因为前线缺乏看得懂敌军情报的人才,以及对于抓回来的俘虏大家无法顺畅沟通,军队便紧急在各大高校,号召英语系的学生积极响应,赶赴前线。

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刘禄曾是第一个踊跃报名的。她想,终于要实现自己的参军梦了!于是,投笔从戎,成为志愿军敌工部的英语翻译。

愿望的实现令她欣喜不已,在与大部队一起行军,跨过鸭绿江时,她没有一丝不舍,在面对饥荒寒冷时,她裹紧单薄的衣服,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子,坦然一笑。

所有困难,似乎她都可以用那柔弱的肩膀撑起来。但是唯有一件事,最令她害怕。

那便是在硝烟纷乱中,美军的轰炸机不断向地面投放弹药,每次她都翻山越岭传递情报的时候,都免不了要从炮弹下逃着走。这使她经常做噩梦,有时半夜醒来,就再无法入睡。

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夜深人静的战壕,显得无比寂寥肃清,还带着一种阴冷的杀气,躺在冰冷的地上,她也是会害怕此行是否要与亲人从此一别两宽,但她每次都会告诉自己,要争口气,要为国家坚持到底!

受命审讯 临危不惧

凭借良好的英文以及对国际法律法规的熟知,刘禄曾被组织很是重视,经常委以重任。一天,军队抓获了一批美军俘虏,上级就让她来进行审讯。

一开始,面对金发碧眼、满身鲜血、态度蛮横的战俘,她还是挺害怕的,加上对方看到她只是一介女流之辈,年纪还这么小,更是不放在眼里,对她的问题也爱答不理,甚至会起哄开她的玩笑。

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她没有灰心丧气,仍是逼迫自己独当一面,完成好组织的任务,一来二去,这个小姑娘逐渐成长起来,在面对敌人时不再慌乱。

当时物资极其紧缺,志愿军需要自己从十几公里外的粮食基地,自己背粮食回来。但是随着俘虏的增多,粮库告急,这时要从20公里外的运粮部进行搬移。

由于人手不够,军队便让这些俘虏也去搬运,但是其中一个年纪较小的俘虏总是假装病痛,浑水摸鱼、不去搬运。这个小俘虏便是日后纽约相见,一眼认出她的伯特纳。

刘禄曾知道后,便召开大会进行教育,她慷慨激昂地对俘虏们说:“我们实行人道主义,没有伤害你们,反而好吃好喝养着你们,但你们好吃懒做,吃着志愿军人辛辛苦苦扛回来的粮食!”

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之后她还制定了军规,谁要是不搬运粮食,就不许吃饭。那些俘虏从此之后再无人敢偷懒冒犯,她用一腔正义维护了军队的尊严,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私下里,她了解到伯特纳曾因盗窃罪被抓,后来参军来到朝鲜。她希望这个孩子能重新做人、改邪归正。

于是她又找到这个小俘虏,教育他:

“你还这么小,心中要坚守信仰,明确是非黑白,不应滥杀无辜的朝鲜百姓,你看战争带来了家破人亡、生灵涂炭,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要一起为了和平努力!”

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影响了伯特纳,从此他也没有再犯任何违法违纪的事情。可以说,刘禄曾影响了他的一生。

结语

后来刘禄曾还成为了军队的广播主播,她用温暖的声音诉说战争的残酷和黑暗,倡导和平的珍贵和美好,她用声音慰藉了广大士兵们,更为和平的宣传做出巨大贡献。

三年后,战争结束,刘禄曾告别军队、告别战场,也告别了对面的敌军,她写下了“我们渴望和平,厌恶战争”。

1979年,上甘岭战役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俘虏一眼认出

抗美援朝战争已过去七十多年,我们和刘禄曾一样,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时代,都触目惊心。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珍爱当下美好生活,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用我们的双手为国家献出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上甘岭   俘虏   投笔从戎   朝鲜   志愿军   纽约   英文   女兵   中国   战役   美军   前线   餐馆   正义   粮食   军队   当年   和平   男子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