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舅姥姥去世了,是自己想不开,找了根麻绳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到底怎么回事儿,活着的人总是一人一张嘴脸,但大抵还是和子女闹了点矛盾,却也是自己一时想不开,苦了活着的人,留下了一辈子难以释怀的愧疚。

如今这几年,空巢老人自杀的话题并非个例,属于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沟壑,存在于任何一个时代。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儿女们不明白什么时候变成了大人,却开始有了十足的底气来嫌弃父母的缓慢。

而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的老人,或许最害怕的就是被嫌弃成没用的人,所以想要竭尽全力再去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却发现失去的一切,早已让他们沦为了那个再也跟不上时代的人。

林郭氏就是这样,孩子们都忙,没人照顾她,偶然摔了一跤,把孩子们吓坏了,但没人意识到她缺少的是陪伴,只是商量说该把老人送养老院去。

那里有人专门照顾她,而孩子们出点钱,也能图个省心。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老人有点不情愿,内心总觉得这是一种变相的抛弃,可她也没办法反驳,隔壁那疯子大娘就是在家里没的,好多天没人知道,直到人臭了长了蛆,才被发现,也到底是不体面啊。

敬老院床位有限,要等人死了才能再转进去,而那个已经下了死亡通知的老太,吊着最后一口气,也正是林郭氏要等的床位。

老人不怕死,身边的人或留或走,很多东西经历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她一生养育了六个孩子,三个常年在外奔波,极少有回家的时候,还有三个在老家,几个人一合计,这等着去养老院的日子,还是不知该如何安置老母亲。

林郭氏自己提出了一个方案,跟着每个孩子生活一段时间,她不添麻烦,只是想再和孩子们亲近亲近。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孩子们各想着自己的心事,想要推脱,又发现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也就只能这样了。

第一个去了二儿子家,一大家子人,本来和老太住的地方临挨着,媳妇挺霸道,但也是家里条件实在不好,老太太想帮帮忙,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帮不上。

老太太还带着孙子小道,有次他偷了钱,说是想去找亲妈,却还是给老二家添了不少麻烦。

乡下这些小地方啊,有的人在外奔波一辈子,也有的人死守着一亩三分地。只希望靠着打拼实现命运的逆袭,却也害怕这个世界并没有留有足够的善意。

挺奇怪的一件事,越是贫穷的人,越是带有一份骨子里的清高,却也越自卑,说到底也是因为没钱才害怕被看不起。

老太太不想再添麻烦,决定去条件好点的三儿子家,只是这一去啊,不过是踏入了另一个火坑。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老三媳妇看不上她,老人身上带有点味道,总觉得是不干净的,吃饭的碗筷单独分了出来,就是沙发一角的坐垫,都还专门垫了个垫子,仿佛什么洪水猛兽一般,也彻底与整个家庭隔绝。

唯有懂点事的孙女,会替老人抱不平,也愿意和她亲近,而母亲的霸道,和父亲的懦弱,早已让整个家庭走向了不了调节的扭曲。

孙女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还是老太太对她说,该出去看看,才一瞬间点醒了她,可这也成了老太太和媳妇之间的导火索。

当老三媳妇彻底撕破脸皮,对着老太太大骂的时候,反而觉得比之前那一腔虚伪的做派真实的多。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老太太决定去二女儿家,走的那一天,老三媳妇将她用过的一切东西打了包,包括碗筷,床单被罩,甚至只是沙发那一角的垫子,都被当垃圾扔掉了,一如被“扫地出门”的老太太。

二女儿家条件也不好,再加上女儿到底比不上儿子,女儿嫁出去了,就是泼出去的水,在农村,那已经被称为是别人家里的了。

二女婿尤其爱占点小便宜,内心说到底也有点怵,毕竟老太太八十六了,在他家里出了什么事儿,他实在说不清楚。

倒还一件小事儿挺有意思,有次小卖部少了五十块钱,这女婿不知怎的,就觉得是老太太拿的,还偷偷和媳妇告状,活脱脱让母女之间有了点隔阂。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而那次女儿问母亲的时候,老太太也没辩解,只是拿了自己的钱,垫上了那个缺口,背了个恶名。

二女儿儿子也在外打工,小小的地方,太需要资本的积累,只是一次意外,也彻底打破了所有的平和。

贫穷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贫穷注定可以让一个人无限卑微,儿子出了车祸,据说是酒驾,就被对方赔了一万块钱,一条命却是真的没了……

唯一的一点希望破灭,整个家也垮了,老太太难过,但前段时间刚因为中风得了“笑病”,那些不受控制的部分,也只是成了一群悲伤的人的眼中钉。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她又回到了老二家,本来是回自己的老屋,但房子已经被老二占了,再加上那笑病实在折磨人,明明难过的时候,却是她始终忍不住大笑的部分,可没人明白这是病,只是在那些不理解中更加讨厌这老太太了。

没几天她就被赶去了牛棚,眼不见为静,反正过不久就要送去敬老院了,在哪儿待着还不是一样,老二媳妇是真不喜欢这老太太,她自己年纪也不小了,乡下人骨子里那份贪婪,倒也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之前每次过来送饭,还是先喂了牛再来顾老太太。

只是有次老太太叫住她,把传家的手镯子给了她,那一瞬间变脸的速度,可真比翻书还快。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老太太倒也不恼火,只是一遍又一遍问“敬老院有消息了吗?”重复的日子于她而言没什么区别,她依然拜菩萨保佑孩子们平安,也依然因为“笑病”反而掩盖了那些悲伤的部分,对了那个每次搬家都带着的鞋盒子,里面有给每人做好的鞋垫……

这是电影《喜丧》的故事情节,作为一部揭露农村老人自杀真相的反讽片,其中有太多细节就仿佛现实的镜面映射。

每个年轻人代表了一面,而老太太始终是以一副淡然的态度面对一切变故,可以说对于走过大半生的他们来说,太多东西早已看得完全透彻。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而当最后敬老院终于来了消息时,我们才看见老人绷着的所有弦一瞬间全断了,导演花了一个长镜头来刻画老太太梳头梳洗的画面,这是她与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后一点体面,也是她内心最后想要留下的一点尊严。

然后她吞下了老鼠药,等到第二天敬老院的车来的时候,老人却是以一副向外走的姿态,趴在地上断了气。

残忍到让人不敢直视的一面,想起回老家的时候外婆给我讲过这样一句话“老了老了,活得多了反而遭罪”,那时还不懂,却在这个画面的冲击下一下子懂了。

当我们逐渐丧失身体的机能,成为一个越来越没用的人的时候,那份落差,终是让我们不得不直面死亡的事实,但真的到了那一步,又有谁是不害怕的呢?

电影横跨四代人的困境,却也并没有让我们在其中找到一个标准答案,生即是苦难,死亦是虚无,无论留在不堪的苦难中,还是去往寂灭的虚无,很多现实,就是我们不能左右的部分。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而故事的最后,老太太葬礼上,人们脸上有过悲伤,却如同昙花一现般轻易被掩盖,更讽刺的是那个只存在于各人口中在外奔波的几个儿女,即使是老母亲的葬礼,他们也没有回来。

“大哥寄钱回来了,四哥捎了不少东西”,电影里的每个人显得自私,却又如此真实,比起老人的透彻,人性的部分从来就是如此禁不起推敲。

那一瞬间不知该以种言语表达,这样代表着一个时代烙印的一群人,从来不在少数,他们不需要根,也早已忘了本,故乡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是代表了过去的贫穷和卑微,所以在他们踏出去的那一瞬间,就早已完完全全切割了。

只是苦了那些守着家门等孩子回来的父母,一辈子的守望都不愿意看清真相……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而生命的自然流逝,一个已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的死亡就是一件喜丧,人们在葬礼上载歌载舞,甚至还有不入流的艳舞,如此显得可悲,却也只剩下一群旁观看客的麻木。

电影有一个非常高级的结尾,老二媳妇在一个夜晚,在同一个地方,也狠狠的摔了一跤,她躺在那里,一如影片开头的老太,首尾呼应,也代表了一个家庭生死的轮回。

死亡只是代表了一个开始,当老有所依依然奢望的时候,还会有多少个老太太带着失望和不甘心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或许早就数不清了……

如此悲哀,徒留悲矣。

86岁老太喝了老鼠药,《喜丧》揭露了多少空巢老人自杀的真相?

正如初生婴儿来到这个世界的一无所有,年龄留下的,也注定离开的那一瞬间我们什么都带不走,可是啊,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的消亡丝毫掀不起波澜的时候,或许不过是遗忘了她曾留下的痕迹。

我希望每个人哪怕花一分钟的时间也可以想一想,故乡留给我们的是什么,父母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

请记得,永远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这也是在那个名曰轮回的宿命中,我们留给自己的退路。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

撰文/深海里的星

(点击头条加关注,可欣赏更多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喜丧   老太   老人   这个世界   在外   葬礼   老太太   贫穷   媳妇   敬老院   真相   儿子   瞬间   代表   发现   地方   老鼠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