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了2000年的8,811万,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为了应对这一现象,如何科学养老成了国家乃至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的现实。

曾经,“养儿防老”被称作中国人孝道的根本,但随着计划生育,和新生儿出生率的降低,一个小家庭面临的“隔代养老”现状,已然让这种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下社会。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养儿防老”的本质是将子女当做了经济工具,很多人以为,这种观念以中国人的传统之道来看,养儿子的投资回报率远确实比自己养老要高得多。

因为孩子可以成才,可以成为劳动力,也可以成为改变整个家族命运的中流砥柱。

以此也逐渐演变成了中国传统千百年保持的一个家庭捆绑制度,被动的将“人不为自己负责,而让他人为自己负责”变成了合理的。

所以,在没有出台计划生育之前,多生几个孩子在理性分析上被称为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因为它无限大地分散了风险。

可这种以亲情为纽带的关系一旦失衡,一切表面的美好也可轻易坍塌。

儿女无条件的,无限制地对父母表示忠诚,这在当代社会变成了一件越来越难以实现的事情,比如在一个新旧社会交替出生的几代人,当他们成长在一个如同温室一般的环境中时,那种亲人之间的责任感反而越来越淡泊,只是在比较中越来越放大了人性中自私的那一面。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他们会计较父母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给予的是“不够格”的,或是在推卸中自认为照顾父母不是自己的事情。

以此便延伸出了一个“该不该把父母送去敬老院”的话题讨论。

毕竟这个问题在孩子们看来,是拥有一个完美解决方案,因为只要出钱,就能图个省力,放心。

可这对父母而言却是一场心灵的历练,“我吃了那么多苦,付出了那么多艰辛才拉扯大的孩子们,如今却要将我送去养老院,太心寒……”

矛盾一瞬间爆发,但当我们意识到变老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终点时,或许会有一点不一样的答案。

2015年上映的作品《喜丧》便是对这一深刻现象的升华。

86岁林郭氏早年丧夫,独自拉扯六个孩子长大,为了娃娃们能有一口饭吃,她甚至当街乞讨过。

后来好不容易孩子长大,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对她的不满和嫌弃却越来越深。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因为节俭,她不能称作一个“爱干净”的老太太,穿的衣服缝缝补补,什么都“扣扣搜搜”,舍不得丢。

但是因为吃过苦,所以才让她一辈子没浪费过一分钱,却没想到不小心摔了一跤,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问题,磕磕碰碰的也早已承担不起,这一摔,成了脑血栓,放她一个人住老房子不行,身边得有人照顾。

有几个孩子在外奔波,平常除了寄点钱回来,根本记不得还有这个家,留在身边的几个孩子一商量,还是把老人送去敬老院最合适。

可以说,林郭氏的悲剧从这一瞬间就注定了,一把年纪了,随时能看到自己的终点,可即使到现在,孩子们也依然是她唯一的牵挂,每天拜菩萨,求的也是孩子们平安,她不想去养老院,一是怕花钱,二是希望离孩子们近一点,可以多看看他们。

但孩子们怎么会有耐心听她解释,每个人都不愿意承担起照顾她的义务,都希望能快点抽身。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敬老院床位有限,得等有老人去世了才能住进去,这段被空出来的时间,给了林郭氏去每个家庭住一段时间的机会。

最后也正是这次接触,成了老人与这个世界的告别。

这也让我想起了奶奶去世以后,爷爷的亲身遭遇,因为不想一个人住,决定跟着孩子们一家过一年。

可来自年龄的沟壑存在于任何一个家庭,媳妇嫌弃,指责,让年迈的爷爷最后几年过得尤其不体面。

那时候,作为孩子的我们是不懂的,如同在条件稍好的三儿子家唯一愿意善待林郭氏的孙女。

为什么要给奶奶单独准备碗筷,为什么她都不能和我们一起在桌子上吃饭,为什么奶奶坐的沙发要垫上垫子?为什么这么特殊对待?

“把钱收起来,小心老人偷拿,把香蕉放着,这么点够几个人吃的,她就啥也不干,等着我伺候吗……”

那些刺眼的算计和小心思,或是相似的话语,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记忆。

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世界最无法狡辩的丑陋一面。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曾经为了养育孩子长大付出一切的老母亲,此刻却如同洪水猛兽一般,成了每个人避之不及的存在。

多么讽刺,事实上,在这份亲情为纽扣的连接里,父母于子女而言,也从来没有任何强制性的义务,他们当然也可以不管你,但为什么那时的他们宁愿自己吃苦也要给你最好的,反过来却不行了呢?

这种不对等的视角让子女对老母亲流露出的恶意,无比让人触目惊心。

很多人以为这并不是现实的缩影,真相未必如此。

电影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在几个儿子家遭遇冷落的老母亲,最后去了女儿家,可女儿和女婿的一番话,却成了老母亲最后选择吞下老鼠药的导火索。

“要是我老了,我上吊,喝药,我死,也不去敬老院,给我儿省点钱……”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本来就十分害怕自己成为拖累的林郭氏,慢慢地被孩子们逼入了绝境,她为自己给不了孩子们更多而感到羞愧,也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越发痛恨。

她从不敢奢望孩子们给她什么,哪怕只是来看看她,和她说说话,已经是最好的礼物。

可媳妇除了嫌弃她从来不愿意亲近她,儿子也只会说她年纪大了,不懂事,甚至是女儿也相信了女婿所说的她偷拿了小卖部的50块钱。

她突然变得一无是处了,除了死亡能带来一次解脱,她早已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留恋。

更严重的是,因为病情恶化,老人一次昏迷醒来后就有了“笑病”,本是因为偏瘫,肌肉不受控制,但在孩子们看来,这老婆子就像疯了一般,有事没事只知道哈哈大笑。

电影的细节早已让我们能够做出判断,老人决定离开的念头,究竟是哪个瞬间出来的。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想起在另一部作品《剃头匠》里,九十多岁的敬大爷在目睹昔日好友一个个离开以后,萌生了为自己准备身后事的打算,因为他知道他依靠不了任何人。

他的一个好友,因为儿女不在身边,老伴儿也早他一步离开,独自住在老房子的他,最后死了几天都没人发现,身体臭了长了蛆,到底不体面。

另一个老伙计被儿子非接去享福,最后在媳妇的嫌弃中,中风更加严重,口不能言,甚至大小便不能自理,最后带着不甘心毫无尊严的离开了。

这种对于死亡的恐惧,其实对每一位老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看着曾经熟悉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开,知道自己也即将迎来这个终点,却希望如同婴儿干干净净的来一样,也能体体面面的走。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所以林郭氏在孩子们家里住不下去以后,决定回自己的老房子,可此时房子已经被二儿子家占有了,她的落脚地,也成了牛棚。

影片最讽刺的一个细节也正在于此,每次二儿媳妇来送饭,会先给牛喂了草,再把一碗饭菜给林郭氏。

这样的她用自己的方式选择离开,已然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

“敬老院的床位下来了吗?”林郭氏始终在问儿子这个问题。

我想很多人也曾疑惑,为什么非要选择去敬老院的前一天晚上吞老鼠药?站在林郭氏的视角,她其实是和孩子们能好好告别。

敬老院有床位后,二儿子来到母亲身边,问了她这样一个问题“娘,你恨我吗?”林郭氏没有回答,只是告诉他,那已经缝好的鞋垫,给几个孩子们分了吧。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直到最后一刻,林郭氏依然在为孩子们分忧,在三儿子家,看着被儿媳妇压迫着的孙女,她鼓励孙女应该出去看看,在女儿家,得知外孙出车祸离世,悲痛之余她将外孙媳妇叫到身边,告诉她,日子还长,以后也要为自己打算,要好好的生活下去。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甚至面对最后把她赶去牛棚,始终恶言相向的二儿媳妇,因为他们家庭最不好过,她依然选择把传家宝留给了她。

这是一个最朴素的母亲,这也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女人,她尽可能为所有人想好了退路,然后独自走向她的那个终点。

但现实显然是难以直视的,林郭氏最后洗了脸,梳个头,但吞下老鼠药的痛苦,还是让她免不了挣扎,第二天敬老院的车来的时候,镜头扫过,她依然是脸朝下的。

而后的葬礼,才是赤裸裸的丑陋,86岁知天命的年纪,活得够了,人们便称之为“喜丧”。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她的所有委屈,所有付出,有人看到了吗?有人记住了吗?不一定吧。

儿子们说老母亲生前爱热闹,所以葬礼上甚至还有不堪入目的艳舞,那些奔波在外的孩子,依然也只是送回了钱,直到老人弥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依然没有一个人读懂她……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究竟该不该把父母送去敬老院?”

看完电影,突然意识到,在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下,敬老院终将成为一种趋势,但对一位拼搏大半生的老人而言,如何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比什么都重要。

让人他们恐惧的或许从来不是死亡,而是孤苦无依。

《喜丧》86岁老母被“安排”进养老院当天,她在牛棚吞了老鼠药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电影《喜丧》

撰文/深海里的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喜丧   牛棚   养老院   儿媳妇   床位   这个世界   孙女   终点   媳妇   老母   敬老院   当天   年纪   儿子   老人   父母   身边   孩子   家庭   老鼠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