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碰的4种食物,却是很多人的最爱,殊不知有致癌风险

老话都说民以食为天,可是还有一句话,叫做“癌从口入”。

约40%的癌症与饮食习惯、食物构成、烹饪方法等有关,毫不夸张地说,很多癌症就是吃出来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食物,医生们很少吃,很多人却经常吃,殊不知有致癌风险。

医生不碰的4种食物,却是很多人的最爱,殊不知有致癌风险

一、发霉的食物

“预防肝炎很重要,不要受感染,不吃发霉的东西,肝炎患者要定期、及时检查治疗。”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行医几十年,经常劝戒别人,不要吃发霉食物。

花生、瓜子、玉米、小麦、食用油、调味品、豆腐以及豆类等食物发霉之后,极易产生黄曲霉素,它的毒性非常强,是砒霜的68倍,被WHO定为一类致癌物,因为它会破坏人体的肝脏组织,诱发肝癌甚至死亡。

一些人生活比较节俭,食物发霉也舍不得扔,或者喜欢买发霉变质的打折食物来吃,这样的行为不可取。食物一旦发霉,就不能食用了,哪怕切掉发霉的部位也是不行的,在我们看不见发霉的地方早已布满了未发展成型的霉菌菌丝。并且,霉菌的孢子可以散播到空气中,易引起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因此,家里如果有发霉的食物,赶紧扔了吧。另外,高温油炸的方式也杀不死霉菌,而且高温油炸这种烹饪方式本身也是不太健康的。

医生不碰的4种食物,却是很多人的最爱,殊不知有致癌风险

二、油炸的食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建平主任医师曾经在北京卫视中说自己几乎都不吃炸茄盒、地三鲜、干煸四季豆这三道菜,这三道菜的共同点就是都经过了油锅,洗过“油澡”,经过高温油炸,不仅丢失了大量的营养,还会产生有害的致癌物。

高温会使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酸等不耐热的营养物质被破坏掉,最后剩余的营养连原来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产生的致癌物却是很多的,如:

1、土豆、红薯中的淀粉类物质经过高温油炸之后会产生丙烯酰胺,这是一种会影响人的皮肤、眼睛以及神经系统健康的物质,动物试验还表明其存在致癌性;

2、250~300℃的油温会使食物中的脂肪酸发生聚合,产生会造成肝脏损伤的环状单聚体

3、反复高温油炸的方式会使食物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产生多环芳烃化合物,这种物质可以吸入肺泡诱发呼吸道癌症;

4、高温油炸会使食物中的油脂分解出大量的杂环胺,这是一种会损害肝脏健康、影响生育功能的强致癌物。

油炸的食物虽然香气四溢、酥脆可口,但我们选择食物的时候,要注意避开高温油炸类食物,选用蒸、煮等比较健康的食物,不能光考虑口腹之欲。

中国人的饭桌经常少不了酒的身影,实际上,酒也是会损害人体健康的一种食物。

医生不碰的4种食物,却是很多人的最爱,殊不知有致癌风险

三、酒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医疗美容科主任廖农介绍,自己的雷区就是醉酒,作为一个美容医生,他直接指出过量饮酒会对皮肤造成严重伤害。

除了伤害皮肤之外,酒也是世卫组织划定的一类致癌物。《柳叶刀》一项涉及50万研究对象的研究显示,中国人天生不适合饮酒,因为约1/3中国人酒精代谢方面的关键基因(乙醛脱氢酶)存在变异,难以将酒精代谢掉,饮酒后患上肝癌、口腔癌、食管癌、喉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

在中国的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区,功夫茶是很流行的,但这种食物也有致癌的风险,而且这些地方的食管癌发生率也比较高。

四、功夫茶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邵文龙在《健康时报》上谈到自己有一个“雷区”,那就是不喝功夫茶,他认为功夫茶这类过烫的食物容易烫伤食管,引发炎症,长此以往,容易形成食管癌。

当我们吃下太烫的食物,食管就会感觉到不适,因为食管的耐受温度是40℃-50℃,一旦超过这个温度,食管粘膜就可能被烫伤,如果温度超过65℃,食管还可能发生溃烂。如果长期遭受烫食的反复刺激,食管细胞就可能发生癌变,形成食管癌。也正是因此,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呼吁不要饮用65℃以上的热饮。

“癌从口入”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发霉、油炸、太烫的食物,还有酒精,都有可能诱发癌症。并不是每个人包括每一位医生都能完全避免不摄入,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应该避免食用这些食物,满足口福应该要以保证健康为前提。#健康明星计划#

参考资料:

[1]《一级致癌物有哪些?发霉食物要警惕》人民网.2017.10.22

[2]《科学家证实喝酒致癌!喝酒脸红的人更要小心!》科普中国.2018.01.18

[3]《中国人喝酒更易致癌?《柳叶刀》涉及50万人的研究给出答案》生命时报.2019.06.04

[4}《12位医生的健康秘诀:坚持做的事和绝不做的事》.健康时报. 2015.08.2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食物   医生   食管癌   功夫茶   致癌物   食管   霉菌   肝脏   中国   癌症   酒精   高温   物质   最爱   中国人   风险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