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关注我,不用交“过夜会”的哟!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狄龙 影照

如果说张彻是香港影坛之上的“一代枭雄”,那“张家班”就是一部不朽《传奇》,每一个张彻的麾下弟子,故事都远比电影更精彩。

狄龙是张彻的得意门生之一,更是邵氏影业辉煌史上不可或缺的艺人,电影中大侠的代言人,正义的化身,一时风光无限。

每一颗巨星都会黯然陨落,当繁华落尽,不再当红的狄龙得知自己被邵氏解约的那一刻,顿时心痛得难以形容,但他选择了“以德报怨”……

01

进入演艺圈之前,狄龙原名叫做“谭富荣”,1946年出生于广东新会,又赶上战乱年代,华夏儿女头上弥漫着硝烟。

和众多家庭一样,谭富荣家里同样穷得叮当响,再加上父亲前后娶了两房妻子,生下一大堆孩子,更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寻得更好的发展,在父亲的筹措之下,一家人来到素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自此定居下来。

来港之后才发现,原来梦想之城更加充满挑战,贫穷的阴霾,依旧笼罩着老谭一家。

正因为吃尽了贫穷的苦,童年时期的谭富荣,便深知只有努力才能改变自己,改变命运。看了诸多武侠片之后,在他的心里,便自此住上了一个“救世主”、一个无所不能的“大侠”,渴望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他们。

于是乎,谭富荣酷爱练武,主要修习“咏春”。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年轻时的狄龙

1963年,张彻以一部名为《武侠歼仇》的武侠片,正式打开了他在香港影坛的知名度。此后又推出了《独臂刀》、《边城三侠》、《大刺客》、《断肠剑》等铁血猛片,不但巩固了“香港电影一代枭雄”的位置,同时也捧红了以王羽为首的“邵氏五虎”。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电影海报

中学毕业后,一心想改变贫穷现状的谭富荣,早早辍学后步入社会。此间,他做过杂工、侍应、送货,但凡能挣钱还不犯法的,几乎都做了个遍。

生活越苦,越需要加点料。工作之余,狄龙更迷恋电影和小说,尤其喜欢张彻执导的武侠电影,在那个虚幻的世界里,大侠们功夫高强,义薄云天,无所不能。

看完电影后,还得回归现实。彼时的谭富荣,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成为邵氏的当红小生,能够成为影响一代人的荧幕侠者。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谭富荣找到了一份在洋装店当裁缝的工作,月薪高达两千块,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1968年,恰逢邵氏正在招考艺员,眼看有机会进入演艺圈,24岁的谭富荣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在演员青黄不接的当时,他凭着出色的外形条件和矫健的身手顺利被录取,并签了8年合约。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年轻时的狄龙

自此,他还多了一个非常霸气的艺名——狄龙。

在竞争激烈的邵氏艺人培训班,狄龙秉持一贯刻苦努力的学习作风,不断沉淀,苦等着属于他的机会到来。

次年,张彻正在筹拍一部名为《死角》的功夫片,随着“羽翼已丰”的王羽离开邵氏,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主演人选。

情急之下,张彻便在艺人培训班中挑出了10个新人,然后逐一遴选,优中择优。

当张彻从10个新人中发现身材高大且身手不凡的狄龙时,顿时眼前一亮,心下大喜。此时他的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将这个年轻人打造成邵氏的“台柱子”!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年轻时的狄龙

02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狄龙和张彻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当了多年的导演,张彻心里很清楚:虽然狄龙具备了当演员的基本条件,但他的演技还很生涩,也没系统性地学习过武术,只有斥资锻造,才能将其打造成一颗继王羽之后的影视巨星。

为了成功“炼星”,张彻不惜下血本,让狄龙跟着著名武师们学习武术,学开车,学骑马……

对于狄龙来说,父母给了自己生命,而张彻,则是他的第一恩师,第二父亲。这份情,他决定用最真的情、足够的努力来回报!

经过一年的磨砺,狄龙在恩师执导的电影《死角》中担纲主演,再有李菁、陈鸿烈、姜大卫等倾力加盟,影片上映后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英俊潇洒、极具孔武之气的狄龙,也因此走入了观众们的视线,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影视新星。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死角》海报

众所周知,张彻的电影摒弃了以往文艺片中的“脂粉气”,主要以“热血、阳刚、义气”见长,是当仁不让的“暴力美学”鼻祖。

正因如此,跟了张彻之后,狄龙也成了一名独具特色的“铁血猛男”,浑身上下充斥着荷尔蒙的味道。就他的盛世容颜来看,完全碾压而今的一众整容网红脸。

1971年,在张彻执导的《双侠》一片中,狄龙和姜大卫联袂主演,两人不但因此建立了很深的友谊,还成为邵氏的“双侠组合”,红透两岸三地。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双侠》电影海报

此后,两人成了张彻的“御用主角”,一同出演了邵氏拍摄的《新独臂刀》、《快活林》、《刺马》、《水浒传》、《报仇》等动作佳片。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王羽主演的《独臂刀》票房首次突破香港电影百万票房,而张彻也因此开辟了“新武侠”时代。而在《新独臂刀》中,独臂刀客已经易主,换做姜大卫饰演。

继王羽之后,狄龙和姜大卫成了张家班最红最火的艺人。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邵氏电影因这两人而精彩。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狄龙和姜大卫

红得发紫的狄龙,常怀感恩之心:只要是张彻安排的,他绝对唯命是从;只要是邵氏的事情,从来不打半点折扣。

彼时的他,已经将邵氏当成了“母亲”,张彻是父亲。可他怎么也想不到,在未来的某一天,父母竟然会狠得下心不要自己的孩子。

1973年,凭着在电影《刺马》中精彩演绎大反派“马新贻”一角,狄龙斩获了“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秀演技特别奖”、以及“第19届亚太电影节“优异演技奖”共三项大奖,一时风光无限。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网图

1974年,为了开辟台湾市场,邵氏委派张彻带着他的张家班弟子们前往,自然不会落下正当红的狄龙和姜大卫、以及新人傅声。

“长弓影业”建立起来之后,张彻也在宝岛招收了不少演员,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有戚冠军、郭追、江生等人。但不得不说,与用起来较为顺手的狄龙等人相比,台湾的几个功夫小子是在回香港之后才得以涅槃重生。(详见彬哥往期作品)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张彻和他在台湾招收的几个得意门生

03

1975年,在长弓影业,狄龙出演了《倾国倾城》、《后生》、《神打》、《降头》等多部作品,但因诸多原因,电影并不是很卖座,加之李翰祥的转型成功,更让邵氏渐渐对张彻的“铁血猛片”产生了怀疑。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电影海报

此时的狄龙,虽说风采不减当年,却已过了而立之年。

和张彻合作不顺之后,邵氏也将重心放在了势头正旺的楚原身上,同时也没有忘记正当红的狄龙,而此次的决定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1977年,楚原执导的《天涯明月刀》,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武侠,同时也刷新了狄龙张彻片子中的硬汉形象。此时的他,感情戏更加细腻,演技也更加成熟。

同比张彻故事情节单一的“暴力美学”,楚原更注重情感与情节的离奇迭变,更倾向于自由与浪漫的升华。

该片中,狄龙将那个“为复仇而生,感情却非常细腻”的傅红雪演绎得深入人心,一把断刀,一袭褴褛的黑衫成了他的标志。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电影海报

通过狄龙的精彩演绎,令古大侠对他宠爱有加,认为他是最切合自己笔下英雄人物的不二人选。

据坊间传闻,当刚入行的成龙找到古龙帮忙时,古大侠丝毫不留情面,一句话直接将他打入万丈深渊:我的剧本只给狄龙拍!(虽然这句话非常难听,却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狄龙在古大侠心目中的地位)

曾经的成龙,或许正是因四处碰壁,这才提振了“内生动力”,最终栖身影坛一哥,蜚声国际影坛。

和楚原的合作首战告捷后,古龙、狄龙、楚原组成了“铁三角阵容”,陆续拍出了《楚留香》、《多情剑客无情剑》、《三少爷的剑》等武侠佳作,成为一代人难忘的记忆。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电影海报

狄龙所塑造的楚留香、李寻欢,沈胜衣等大侠形象,更是成了不可复制的经典。

荧幕之上,狄龙是当仁不让的大侠;生活中,他同样扮演着大侠的角色,侠肝义胆,知恩图报:对邵氏对老板,狄龙唯命是从;对兄弟对朋友,有求必应。

此后,狄龙又和楚原、古龙合作了《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大侠沈胜衣》、《书剑恩仇录》等片,同样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电影海报

在此期间,狄龙自然不会忘记和恩师张彻再度联手,但除了《广东十虎与后五虎》、《上海滩十三太保》等寥寥几部作品还见老张风格和实力之外,张彻的辉煌已经淹没在鬼怪、喜剧、爱情等新类型电影的滚滚浪潮之下。

在《上海滩十三太保》一片中,齐集了陈观泰、姜大卫、江生、郭追、孙建等张彻的得意门生,狄龙饰演的“教头”功夫高强,沉着冷静,最后压轴出场,和“快刀”最后的血战令人血脉卉张,直呼过瘾。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电影海报

04

自出道以来,狄龙和邵氏互相成就着,他们之间,是“鱼和水”的关系。狄龙,更是将邵氏当成了自己的家,将剧组的每个人当成了家人。

在邵氏,狄龙一直红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他也知道,张家班的人来了走,走了来,新旧交替,物是人非。也正因为如此,他更觉得自己就像这里的一个老大哥,认真地带着新来的小兄弟们,一心想着和邵氏一起终老。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网图

曾经有一段时间,当他蓦然发现邵氏的电影已经不在吃香,领导层成天焦头烂额之际,“红”习惯了的他并不以为然,因为在电影这个领域,还从来没有遭遇过“冷”字。

1985年,狄龙已经40岁,对于男人来说,时值“不惑之年”。彼时的他才发现,原来已经在邵氏干了整整15年,曾经的英俊小生,发际线越来越高,无情的刻刀更是在脸上留下了明显的岁月痕迹。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网图

曾几何时,在合约还没满之时,邵氏的高层便会主动找到他谈续签,然而狄龙等了一天又一天,却始终没等来任何消息。当此时,他开始感到惶恐,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真实。

随着香港电影产能日趋饱和,邵氏审时度势,成立TVB后将所有精力全部放在电视剧方面。

当傅红雪拔刀时,所有人都会感到无边的冷,此时的狄龙,同样切实领略到这种感受。而他,也慢慢意识到自己已非当红之星,却难舍对电影的热爱,难抛“邵氏情怀”。

正当他踟蹰不安时,一封委婉的辞退信骤然而来,内容简单,意义却很不凡:“谢谢你多年来为公司做出的成绩。”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网图

神情木讷的他,一字一顿地默念着“谢谢”二字,和邵氏之间的情分,自此宣告结束。

离开后狄龙才发现,因为多年来一直忠于邵氏,和外面的世界几乎已经脱节,尽管盛名仍存,却已经没有人再找他拍电影。

虽然只彷徨了一年,对于狄龙来说,却仿佛一个世纪那么长。直到吴宇森找到他,将《英雄本色》的剧本递到他手上时,那一刻,命运之神再次眷顾,希望曙光从天而降。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电影海报

对于拍了多年武侠和动作片的狄龙来说,犯罪类电影《英雄本色》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而“大哥宋子豪”这个角色,更是一改曾经的武侠风,充斥着浓浓的火药味和江湖味。

片中,曾是黑道大哥的狄龙在面对警察弟弟张国荣时,无奈地说道:“我不做大哥很多年了!”这句充满深意的话,不正是他最真实的人生写照嘛?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英雄本色》影照

凭着在《英雄本色》中的出色发挥,狄龙荣获“第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和“最佳男主角奖”,对于拿奖无数的他来说,此次获奖意义重大,奖杯更加沉甸。

借着火势,狄龙参演了《英雄本色2》、《人民英雄》、《豪门夜宴》等卖座大片,大哥归来,依旧王者。

结语: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影照

沉寂仅1年便再次翻红的狄龙,此后意外地多次接到邵氏的邀请,感恩的他没有拒绝,多次零片酬参演了邵氏的电影。

狄龙之所以这么做,窃以为:主要还是出于那份不舍情怀,毕竟是邵氏对他有培育之恩,侠之大者,知恩图报,方得始终!

90年代末期,在演艺圈打拼多年的狄龙,体验过星光璀璨,也看透了人情冷暖,回归家庭,回归平凡,享受着平淡人生。

落寞之时被邵氏解约,狄龙选择“以德报怨”

老年狄龙

近年来,狄龙大哥也在一些影视剧中有过客串,却不过是为了过过戏瘾。满脸沧桑的他,虽然风采不再,皱纹中却写满了故事……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金马奖   大卫   得意门生   以德报怨   影业   英雄本色   影坛   香港   片中   演技   大侠   票房   落寞   电影海报   大哥   武侠   电影   狄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