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有意思的是,19年前的一部荒诞电影《大腕》,荒诞的故事到现在,几乎全部应验成了现实!

有人说,“冯小刚去拍电影实在可惜了,应该去做生意!当初要是听冯导的,早就发财了~”

虽然这是玩笑,但隔着19年的时间维度回看这部电影,除了有让人感到非常可笑的地方,还有一些可以思考的东西。


01 神预言


毫无疑问,在电影《大腕》当中最出彩的经典场面就是来自李成儒那1分26秒的斯坦尼康镜头:

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值得一提的是,这整个表演过程李成儒一气呵成,完美至极,于是这段1分26秒,328个字的台词被载入了中国影史:

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有没有一丝熟悉的味道?现在是不是觉得你买的房子贵也有它贵的道理?

“网站就得靠钱砸,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先高薪聘几个骂人的枪手,再找几个文化名人当靶子,谁火就灭谁。网站要靠点击率,点击率上去直接卖给下家......”

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此时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互联网的大佬们还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互联网未来不知道在哪里~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衣、食、住、行,只要搭上互联网,基本都是这个路子。

再说广告。

电影中讽刺“葬礼”竟能用来拉来各种各样的广告,可现实生活中我们目之所及都是广告。

不仅影视、综艺中大量的广告植入,生活中的公交站牌、货车车厢、地铁走廊也是如此。

还有各种借名人而起的直播带货,各种商品借名人势头虚假宣传,让人直呼做人的道德底线……

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可悲的是,那些在当年略显癫狂的话,如今却成为了现实。

忽然有了一个疑问:

到底是疯子说了真话,还是我们现在都疯了?


02 电影唯一的“败笔”


无疑,这是冯小刚“去王朔化”“去刘震云化”的电影中,艺术成就最高,最具风格化的电影,也是一部值得反复回味且“常品常新”的电影。

其中,“借假讽真”以电影中的荒诞幽默情节讽刺现代生活的滑稽失衡,简直力透纸背!

唯一不足的是,电影里面葛优和关之琳的感情戏。

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节奏太快,两人之间的“爱情”来得莫名其妙。

葛优饰演的尤优,作为一个男人的爱上这样一个美女一点儿也不奇怪!

“恃靓行凶”,被称之为“一代神颜”的关之琳,够美、够狠、也够自信,来饰演好莱坞名导的私人助理一点儿也不为过!

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我们懂导演的意思,再精彩的电影也不能少了美女的衬托,一如成龙的功夫电影也会要一两个“花瓶”。

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但作为女性角色的关之琳,在感情戏中对葛优的感情,从改观到欣赏就显得过于唐突,更像是在硬凹一场与男主角的感情戏。


当然,仅是一家之言。


03 怎么评价冯小刚?


记得孟广美在《圆桌派》中提到冯小刚对他的评价是,“我没想到那么大的导演,在酒桌上能做到,能屈能伸,令我大跌眼镜。


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一直觉得冯小刚应该是“双重人格”的人。

一方面他深谙市场规则、资本运作,一方面又很想有自己功成名就的作品。例如像《大腕》《天下无贼》《1942》《唐山》这样的电影。

贺岁片他拍得,文艺片他也拍得,发人深省的电影他也拍得。

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可单论票房成绩,《大腕》当年取得了4000万的成绩,结合那个年代的货币价值,已算不错,可是与3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相比,利润寡淡,不甚寥寥。

满腔家国情怀的《一九四二》撞上同期上映的是《泰囧》票房只有3亿多,连成本都没收回来。

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十九年前年《大腕》上映没有翻起什么浪花,却在十年后、十五年后,甚至今天越来越发酵的厉害。

更是被许多人誉为:“如果当初看懂了这部电影,现在就发财了!”

这可能就是鼓励人沉心创作、认真对待自己作品的理由。

年纪越大,越来越能理解冯导的“左右逢源”。

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审时度势,左右逢源,虽被很多正人君子所不齿,但无疑可以让人活的更好。

40多岁,是冯小刚创作生涯的巅峰时期,前有《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后有《非诚勿扰》。

而夹在中间的几部不甚有名的电影似乎更耐人寻味,像《手机》《没完没了》。

冯小刚故事里的人,不太相信许多疑似的崇高,更擅长用一种解构的方式把它们解构掉,并通过葛优不动声色的冷脸,让观众大乐一番。

十九年前的电影《大腕》:得罪了整个娱乐圈,就为一次神预言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道理,他太懂得了。

曾经执导的《北京人在纽约》,一脸匪气的姜文砸掉铁饭碗去纽约,追逐美G梦。

如今,中国人去追逐美G梦,能播吗?

但终究,在一番嘲弄和消解之后,真诚的人文情怀还在,那种“玩笑搁一边我们是真想好好说点事”的劲头还在。


(作者:墨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大腕   文艺片   斯坦   尼康   电影   左右逢源   荒诞   点击率   不甚   中国   票房   情怀   娱乐圈   现实   感情   广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