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有个中国城,已有100多年历史,官方语言是中文却没有华人

经过一百多年两次移民大潮的冲击和磨合,海外华人的群体演变形成了今天在世界各地全面分布、相对集中的格局。根据最新统计,现在海外华人华侨有60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身上,集合了中华文化和当地文化,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而他乡与故乡是相伴整个海外生涯的话题。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移民欧洲的趋势不断加速。然而,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移民群体相比,中国移民的数量相对较低。据估计,中国在欧洲的人口约为215万,关于从中国到欧洲的移民,最突出的一点是非正规移民形式的增加和新的移民渠道的扩大,尤其是学生移民。主要的社区分布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欧洲有个中国城,已有100多年历史,官方语言是中文却没有华人

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欧洲有个中国城,已有100多年历史,官方语言是中文却没有华人。这个小镇叫做迪特福特,别名叫做“中国城”,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该城著名的“中国人泉”特别惹人注目。

欧洲有个中国城,已有100多年历史,官方语言是中文却没有华人

这个“中国人泉”做成一个清朝官员,“他”昂着头,挺着肚子,撇着八字胡,瞪着眼睛注视来往行人。走近一看,他的肚子不断涌出一股股清泉。“中国城”每年2月举行狂欢节游行,人们扮成中国古代的皇帝、大臣等各种人物,饶有中国趣味。这里的狂欢节是中国味的,因此被称为“中国人狂欢节”。

欧洲有个中国城,已有100多年历史,官方语言是中文却没有华人

到了狂欢的日子,从凌晨2点开始,大人小孩就纷纷穿上准备已久的中国风服饰,一同出现在大街上,喧闹声,锣鼓声,一时热闹无比。小镇的每个人都会把脸涂成黄色,穿上传说中的“中国传统服饰”,在大街上扯着嗓子乱喊“你好”,然后载歌载舞地宣布“今天我们都是中国人”。

欧洲有个中国城,已有100多年历史,官方语言是中文却没有华人

据说,早在几百年前,迪特福特人就开始与中国人做生意,用当地的白银、手工艺品等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随着通商与交往的深入,迪特福特人渐渐迷上中国文化,因此被称为“中国人”。

欧洲有个中国城,已有100多年历史,官方语言是中文却没有华人

据史书记载,迪特福特第一次举办有中国特色的狂欢节是在1928年,打那以后,狂欢节的中国色彩愈来愈浓,迪特福特人索性称之为“中国人狂欢节”。迪特福特人无不自豪地说,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把自己的家乡称为巴伐利亚的中国,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敬仰和钦佩。

欧洲有个中国城,已有100多年历史,官方语言是中文却没有华人

这个小镇总共有6000多位居民,虽然他们大部分都不会说中文,可出于对中国的热爱,他们将中文定为了官方语言,称自己的家乡为“巴瓦利亚的中国”。而且为了更好的宣传中国文化,他们不仅修建了许多关于中国的博物馆和中文学校,甚至在镇子口,还特意竖起了一块碑,上面写着他们离北京天安门,还有7698千米。

对于这个全欧洲唯一一个官方语言是汉语的地方,发出中文的音节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虽然这个地方被称为“中国城”,却没有一个华人的存在,在世界上也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欧洲   巴伐利亚   中文   天安门   福特   语言   华人   官方   狂欢节   中国   小镇   移民   群体   肚子   多年   中国人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