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这样的观点如同一个悖论,可能挑战了人们的习惯。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一直以来我们的习惯是崇尚竞争,犹如崇尚美德一样,而且很多人认为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如同美德需要从小培养一样,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的误区。

这一误区出现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过分高估了竞争的正面意义,二是没明白童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童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年龄段,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小孩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正常过程是一个由“小动物”向“人”进化的历程,即“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历史。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累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的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成年人的责任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为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的最重要的手段。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看不到这些简单教育要素中深藏的力量。却更愿意把精力花在一些眼前的竞争事务上,其理由是社会需要竞争,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能不说这看似长远的想法,实际上是短见。

有这样心理的家长往往自己的攀比心比较重。喜欢给孩子灌输一些弱肉强食的道理,喜欢计较一些可量化的外部得失。

如会背的唐诗比别人多几首,是否上了重点校,成绩排名如何,获得了多少证书等,不仅引导孩子和他人比,更推动孩子和自己较劲。表面看这些家长站得高,其实并没有看的很远。

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的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邻居有一个上二年级的孩子。经常考100分。只有一次,没有考100分。老师让孩子反省为什么没考100分,回家后哭鼻子好久不吃饭,家长劝他先吃饭,没关系,下次努力。

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才上二年级的小孩为了一分之差而流泪 ,背后要多少相关事件才会孵化出这个结果呢?

老师要孩子反省为什么没得一百分,这可是疯了?家长又多大程度上推波助澜了呢?

从学校老师到到家长每天都督促孩子要考100分。这次虽然家长说了几句言不由衷的没关系,但从孩子的反应上可以看到他并不相信,孩子像雷达一样能准确的感觉到父母的态度。

如果家长劝孩子言不由衷,他会听出来的。他不但不相信,反而更难过,沿着这样的心理轨迹一直走下去,10年20年后,这个孩子会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人吗?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让幼小的孩子去竞争,不是给孩子助力,只是给孩子使绊子。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还有位同事忧心忡忡地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她儿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每天给作业、考试、纪律等方面表现好的学生发小红花,定期评比谁得的小红花多。多的人受到表扬,少的人收到批评。老师还要把这些情况通过手机短信发到微信群里,大大激发了家长的攀比。

而他的儿子总是得小红花太少,弄得他在别的家长面前抬不起头,就经常批评儿子,结果最近老师找他告状,说他儿子居然偷同学的小红花,还数次向老师打别的同学的小报告,都是得小红花比他多的同学,明显嫉妒这些同学。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英国教育家尼尔说过,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的发展。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证实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痛苦和挫折常常引起敌意。

所以并不是这个孩子的品行出了问题,显然孩子是被一步步逼到这里的。

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的首要职责应该是为儿童提供简化的环境,以排除社会环境中丑陋现象对儿童的影响。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但是学校中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的竞争评比和评价,一会儿把他们抬到天上,一会儿把他们贬到地下,在这样的评价中孩子的内心能不乱吗?他的道德能不被损坏吗?

有的孩子学会了表演,有的自我认知被搞乱,有的变得满不在乎,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没有机会发展诚实、友善和宽容,成年后如何能要求他具有合格的品行,没有合作能力的人,竞争又有几何呢?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先不要抱怨大环境,先解决小环境的问题,小环境好了,大环境自然就好了。解除竞争压力,制度当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靠意识来解决。成人自己要反思竞争的尺度和意义,成人淡定了,孩子才能淡定。

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是虚荣和恐惧。

在本已险象环生的人生中,虚荣是一种自残行为。可以说哪里有虚荣,哪里就有自我伤害。

有些人命运不济,与其说是运气差,不如说是虚荣作梗。放下虚荣,就能减少消耗,节约生命成本。克服恐惧就会降低贪婪,享受生活之从容,“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让我们踏踏实实的去培养孩子们的好品格吧,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设想一个孩子如果体质好、心理健康、有求知欲、开朗友善、自信平和,那么即使他从未听说过竞争这回事儿,在未来的人生中有什么样的竞争,会打败他呢?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可谓典型的成功人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曾经历种种挫败,却一直坚持,赢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说:“一流高手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以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中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你敌人;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这句话道出了他的成功秘诀。

放下竞争意识,才是拿起竞争能力。这正是老子说的“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也就是本文要表达的“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友善   竞争   品格   红花   儿时   虚荣   竞争力   童年   对手   家长   自我   同学   老师   儿童   环境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