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得,苏芬战争大展身手,燃烧瓶真能对坦克造成威胁吗?

自1916年坦克出现在战场以来,因为这种钢铁巨兽在防护性、火力和机动性上的强大优势,很快就主宰了陆地战场。

原本的陆军在它们面前只有被摧枯拉朽般击垮的份。

为了应对这种新的局面,各种反坦克武器和战术应运而生。

简单易得,苏芬战争大展身手,燃烧瓶真能对坦克造成威胁吗?

有诸如:穿甲弹、碎甲弹、空心装药技术与破甲弹、枪榴弹、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地雷等等。

而最特殊的一种反坦克武器,是相对于各种光彩夺目的高科技武器而言,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燃烧瓶。

简单易得,苏芬战争大展身手,燃烧瓶真能对坦克造成威胁吗?

这种武器大名鼎鼎,作为一种比较原始简陋的武器,被用于近代战场上对付高科技的陆军巨兽,光是这种反差就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本文我们将探讨一下,燃烧瓶在其传奇之下,实战效果到底如何?

一、燃烧瓶的历史

燃烧瓶是一种非常简易的武器,制作材料随手可得,这是它的最大特点。

燃烧瓶一开始出现于西班牙内战,其原因是弗朗哥的军队,面对苏联支持的内战对手共和军坦克纵队时,因为缺乏对等的重武器,使用的一种权宜的应对武器。

可以说其启用是一种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一开始的使用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一直到苏联入侵芬兰的苏芬战争,面对苏联的坦克,芬兰军队再次使用这种简陋的武器,结果却给苏联的坦克部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简单易得,苏芬战争大展身手,燃烧瓶真能对坦克造成威胁吗?

芬兰军队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为名,戏称这种燃烧瓶为莫洛托夫鸡尾酒,为迎接苏联坦克而准备。

至此这种武器便随着莫洛托夫鸡尾酒这一别称在苏芬战争后名声大噪。

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立场易位,苏联人面对德国闪电战的打击,战场上节节败退。

这时候他们想起了在芬兰战场上让他们吃过大苦头的武器,于是苏联人效仿芬兰军队,开始大规模的使用这种简易的武器对抗德国的坦克。

简单易得,苏芬战争大展身手,燃烧瓶真能对坦克造成威胁吗?

(特别是在城市巷战中,燃烧瓶成了让敌方坦克部队感到头疼的武器。)

因此,二战这一反坦克战术的繁荣期,燃烧瓶被各国广泛使用,不只是民兵和游击队,正面战场的步兵也装备了制式的燃烧瓶。

二战之后,燃烧瓶的存在不止在战场上广为人们熟知,而且因为其平民性,甚至被民间的许多武装和抗疫行为所使用,一直到今天还能在许多国外的街头抗议活动中见到其身影。

这就是燃烧瓶作为一种武器的出现和发展,那么这种简易和随手可得的武器的具体构成又是如何的呢?

其实从鸡尾酒这个别称中,已经透露了一些端倪。

二:燃烧瓶的构造

简单易得,苏芬战争大展身手,燃烧瓶真能对坦克造成威胁吗?

莫洛托夫鸡尾酒这个称号虽然是芬兰人对莫洛托夫的调侃词,但从燃烧瓶的构成而言也算颇为形象。

它的特点就是使用随手可得的酒瓶,填装数种材料混合成的燃烧物。

最早出现的燃烧瓶,自然也最简易,以汽油(或者酒精)作为燃烧剂,混合诸如焦油、橡胶等增稠物,装满酒瓶子后,在瓶口塞上一条泡过汽油的粗麻布条,点燃粗麻布条用手或者投石器掷向敌方坦克。

瓶子在目标坦克上碎开后,这些增稠物质会增强汽油的粘附性,阻止其快速地流向地面,让汽油附着在坦克的装甲上持续性的燃烧。

这便是燃烧瓶的最基本的使用原理。

因为这种瓶口塞一布条,燃烧着火苗朝敌军飞去的画面比较有视觉冲击力,在之后的影视作品中,燃烧瓶也一直是这种外形。

而事实上,在二战中由于燃烧瓶已经被引入军队的制式武器,所以早已经不是这种原始的形态。

经过改良后的燃烧瓶,譬如引燃物,从原本用粗麻布作引燃物,转而在瓶颈装上带有浓硫酸的玻璃试管。由于浓硫酸和燃烧剂混合后,会产生大量的热从而自燃,所以根本不需要在投掷前点燃燃烧瓶。

外型上,如德军使用了长10厘米直径8厘米的小型瓶子,让燃烧瓶在具有同等威力的情况下更容易携带和投掷。

燃料构成上,在原有的燃烧剂中,通常会加入高温掺料,让燃烧瓶在击中目标开始燃烧后,温度能够达到800~1000摄氏度,并且持续燃烧半小时以上。

这便是二战开始,军队所使用的燃烧瓶的通常制式。

虽然依然是一种非常简易的武器,但其威力已经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开发。

三:燃烧瓶的威力

有不少人认为,像燃烧瓶这种近乎原始的武器,不可能在战场上对坦克形成威胁。

但其实,这种简陋的武器在战场上却一直能对坦克形成有效的破坏。

还是以二战为例,苏联在2战之后对其战争期间进行的统计:整个战争期间德军被苏军以燃烧瓶击毁的坦克和装甲车,一共有2429辆(这还仅仅是对坦克的战绩,此外还取得了摧毁诸如,1189个据点和岩体,2547个各种类防御工事等战果。)

其实战效果毋庸置疑。

何以简单的武器,竟然能够对装有厚实装甲的坦克有如此大的破坏力。

这其实和坦克自身的构造或者说其自身的弱点有一定的关系。

坦克的装甲虽然对枪炮有很强的防御能力,但是车体装有许多怕高温的部件,这是燃烧瓶反坦克作战的关键点。

这些坦克的弱点包括:坦克的履带多为弹性悬挂,燃烧瓶的高温燃烧就会让其失去弹性,从而破坏了其行动能力。

其次是早期的坦克以铆接结构铸造,车体封闭性差,燃烧瓶只要能击中车体上方,燃剂便会沿着缝隙渗透进车体内,让驾驶舱着火。

而因为坦克内部会存在一些润滑油脂,这些油脂有时渗透到坦克表面,会被燃烧瓶点燃,严重时能引发车体爆炸。

最后是由于发动机需要气流流通的空间,所以通常都会有出气口。

一旦燃烧瓶被扔在出气口处,持续的高温便能让发动机报废。

这四点是燃烧瓶反坦克的主要攻击方式,简易而又低成本的造材,让这种武器可以随时随地的大量制造。在战斗中确实形成了让坦克部队头疼的局面。

而坦克部队虽然也有应对的方式:尽量地避免进入有利于燃烧瓶使用的城市巷战;

或者以燃烧瓶投掷距离较短的弱点,将敌方步兵尽可能地阻挡在一定距离之外。

但从战后大量坦克被摧毁的统计来看,想要完全避免受其攻击也并不容易。

虽然我们不能说燃烧瓶这种武器是战场上的主角,其毕竟只是作为步兵反坦克作战时一辅助性的手段。

但其灵活的战术运用对坦克形成的克制、以平民化的装备对抗高科技,却在近代的高科技战争中提供了一种相当有趣的示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坦克   大展   芬兰   苏联   麻布   车体   高科技   敌方   鸡尾酒   威力   步兵   简陋   身手   汽油   简易   军队   武器   战争   简单   苏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