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文王大姨

“淡黄的长裙……”

这几个月,身边只有两种人。能接下一句的,和接不上来的。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只要你上微博,就一定看到过「青你2」的热搜。和自家前辈「偶练」,隔壁的「创造营」一样,「偶像养成系」节目总能收割走最顶的流量。

一次次热搜过后,几千万、上亿的投票有了。如果你还在问偶像都去哪了,回答只有一个:大人,时代变了。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在公司上了一年班,过年回家聊起同事们,会提起他们都干了什么活吗?不会。你只会记住谁性格差,谁家里有钱,谁和谁撕逼了。

“养成系选秀”,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

从与导师碰面、到和其他选手一起培训技艺、再到导师亲自下场指导……长达几个月的新人训练期中,每个精心设计好的环节都会向你展示。

业务能力只是一方面,更多是对人的喜好。甚至你还可以决定他们的命运,喜欢就投票,帮助他们出道。

“养成系选秀”的初衷,是培养粉丝和明星之间的粘性——通过几个月的观看和选择,当选手真正出道时,为他一路投票的观众将成为他的第一批粉丝。

投票的时候都是「妈妈粉」,等出道了总不能让自家孩子饿着吧。这就是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

多年来,这套选秀模式在韩国日本已被证明有效。它所带动的一条龙行业产业链,也让人急切地想看到它在中国的成功。

你们能想到的,资本也能。就这样,造就一批批流量最高的选手。至于实力,谁在乎呢。

《青你2》的投票榜首一直都是初评级D班的虞书欣。唱跳都不行,人设第一名。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凭借这个秘密武器,虞书欣在《青你2》中最先红出圈外。在热搜榜中的排名一度仅次于被视作“顶流”的导师蔡徐坤。

“虞书欣家境”“虞书欣发嗲”“合作演员说虞书欣疯疯癫癫”等头条,让这个女人“仿佛是在热搜买了房”。

在这一刻,想赚流量的节目方和吃瓜群众达成了默契。爱奇艺当然也没有错过对这波流量的二次利用。

在最新节目镜头时长统计中,虞书欣的时长超过所有其他选手,排名第一,高达一小时二十七分钟。

这意味着,在已播出的14集节目中,可以单独剪出一集《书欣有约》。但看完这一集,你能记住的可能还是——“哇~哦”,那个自带喜感的“哇哦”表情包。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但说到底,这不是欢乐喜剧人。估计真要成团,也不会有太多人奔着搞笑场面去看女团表演。

相比之下,舞技了得但不够抓马的许佳琪,排名已经从第二掉到了和虞书欣组成“大鱼海棠”cp的赵小棠后面。

唱跳全能的3A选手喻言更惨(三次评级都是A的选手只有安琪和喻言),作为《易燃易爆炸》的C位,用暗黑成熟风唱出了女性充满力量感的一面。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喻言上热搜,居然是在给家人打电话的部分。

实力派选手维持了《青你》做为一档选秀节目,在前半赛程中的审美底线。

但这依然挡不住节目组的操作,和热度的走向。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对这样的综艺来说,流量就是结果。

在第一次排名公布时,虞书欣凭借“流量”加持,登上了第一名的宝座。

拿下第一时,她说这是她的高光时刻。但这个高光时刻在网上引来大量争议。有网友吐槽:“撒个娇就第一了?”

相比之下,虞书欣在节目中的另一个高光时刻更实至名归——选秀开始不久,她拎着自己的香奈儿包盛装出镜自我介绍。后来有媒体查到那个包包的价格,22万(老天爷,这得你王姨收多少租)。随即“虞书欣好壕”冲上热搜。

为了挽尊,爱奇艺多次在节目中做效果,试图证明她本来就是白富美,“富家女小作精”不是人设而是真性情,她“作却不让人讨厌”。

节目组是真爱她的话题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舞台功底更扎实的选手,默默陪跑。

比如郑玉歆——估计很多看《青你》的人都不一定对得上她的脸和名字。

她曾凭借实力进入“主题曲再次等级评选”前九名,也就是A班。但她太乖不作,只知道刻苦练功,完全没有话题热度。

爱奇艺给她的镜头少得可怜,许多人对她一直都没什么印象。

直到从109进60时,她那一段堪称经典的舞技和体能比拼视频才被当做花絮放出,让人叹为观止,很多人那时才发现“还有一个宝藏女孩郑玉歆”。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但为时已晚。她已因为选票不够被淘汰,这段视频只能作为她的“安慰奖”播出。很多观众甚至还来不及记住她的名字。没有流量,就不配拥有姓名。

选秀本该是为了选出有才华和潜能成为大明星的人。

可大明星的标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低?只要“有流量且不惹人讨厌”就可以。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天生才华有限,拿着“家境人设剧本”在选秀赛道上弯道超车的,虞书欣之前还有杨超越。

只不过唱跳也一直划水的杨超越用的是“全村的骄傲”的苦情剧本。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不一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阶层是永恒的话题。节目组算准了就有观众爱看“家境”故事这一套,大方投其所好。

可当对表演本身的讨论,都被淹没在节目衍生出的各种吃瓜热点中时,损失最大的其实是观众。

只要你看过真正好的舞台表演,就会知道长此以往,一代人错过的究竟是什么。

当虞书欣才学了一个月舞蹈就敢站在专业舞台上比划,“技术不够,卖萌来凑”时,我开始怀念那个看过一场表演,就宛如跟着演唱者过完一生的时代。

表演这个行当曾经是有“专业”和“审美“做门槛的。

邓丽君当年练习唱歌时,她的日本制作人给她的要求是:你必须在一首歌的时间里,让人感觉到度过了一生。

邓丽君是在台湾小有名气之后,才奔赴日本从零发展。

正式赴日前,她被伯乐舟木稔带去参观日本乐坛年底颁奖季。当看到新人上台拿奖时,外表柔弱的她扬起斗志,说:“明年站在台上的应该就是我了。”

当第一首歌因为定位问题,没有在日本打响时,她主动出来承担责任,然后,再苦练三个月,全面改进台风、仪表和歌技。

三个月后,她穿着晚宴裙,凭着全新的成熟女性形象交出了一首日文《空港》,果真以外国歌手的身份,拿下了那一年的“最佳新人奖”。

当时邓丽君才21岁,却用心做到了“在一首歌的时间里,让人感觉到度过了一生”。那一年,也成为了她后来通往巨星之路的起点。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青你》中,有的选手已经二十五六岁,很多时候还只能靠扮可爱才能在舞台上吸引眼球。

业务不行,人设来凑。这几乎成为如今娱乐圈的偷懒捷径。

在流量操控一切的时代,如果有本事撒个娇卖个惨就上头条、拿下选秀前Top3,那么舞蹈跳得比较像广播体操又有什么关系。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人设”虽然是捷径,但也是陷阱。

人是很多面的,当台上的人困于单一面向的人设向大众表达自己时,他同时也失去了成为巨星的可能,而成为巨婴。

成为巨星需要更富人性和生命力的表达。

中国本土选秀也并非一直如此。初代选秀节目”超女“选出的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在十多年后仍然活跃在圈内,似乎就是这种生命力的证明。

相比执着于人设,那时的选手更看重打破陈规。

2005年时,很多人对选秀的概念还停留在港姐选美上,参选人各个都该仙气飘飘。但是李宇春就是要带着一头短发中性风出现在赛场上。

很多不能接受这种审美的人不怀好意地给她起名“春哥”。但她很坦然,不care,一直凭实力留在舞台上,直到把冠军拿到手。

那一年,她登上了《时代周刊》,被称为“亚洲英雄”。

她没有事先设计的人设,所做一切都是自由自发,但一红红了15年。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那一届选手中,还有把英文歌唱得耳目一新的张靓颖。至于周笔畅,她第一次向大众展示出:戴眼镜的女孩也会有一颗热爱R&B的心。

相比她们,人们也许会发现,现在的所谓“顶流”,都没有原来的那么有魅力了。

资本裹挟中,身陷粉丝经济中的人们已在无意间让度了在舞台上看到真正idol的权利。

梅艳芳、张国荣、四大天王……在那个黄金时代,站在C位上的是这样的人。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追星的那群人还在,星却暗淡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舞技   大众   日本   家境   暗淡   巨星   导师   选手   流量   观众   粉丝   实力   时刻   节目   话题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