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前两天,综艺节目《明日之子乐团季》录制,由于突发状况,录影暂停了两个小时。

作为常驻嘉宾,朴树居然没有离场,而是乖乖等状况解除,接着录。

这一录,就录到了小半夜。

睡了一觉醒来的学员发现:“朴树老师居然没下班!”

众人讶异。

还有人调侃:“我感觉这是他做过最疯狂的事情——熬夜录节目!”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要知道,去年录综艺时,他那一句“到点了,我该回家睡觉了”在热搜上飘了数日。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大家觉得,那才是朴树

毕竟,清冷孤傲一直是他的标签。

出道21年,只出过3张专辑,写了38首歌,因为抑郁症一休10年。

再见他时,突然发现,曾经的叛逆少年,已然沧桑。

他变了,变得越来越不朴树了:

他剪去了飘逸的长发,板寸之上戴着各种帽子;

他续约了综艺,从飞行嘉宾续签成了常驻嘉宾;

他参加了真人秀,在陌生的国度里,对着陌生的人们弹吉他歌唱;

他还成了好友唱歌比赛的“帮帮唱”嘉宾,学会了拉票……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然而,他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一开嗓,引尖叫无数;

点评时,严厉而执着;

采访时,从不拖泥带水;

日常里,沉默不语。

惜字如金,一如既往。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每到这时,大家发现,他还是那个依托于极致理想主义,痴迷于世俗外追求的朴树。

网友说:“朴树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捡了六便士之后,还不忘抬头看看月亮。”

时光给了他柔软,却带不走他与生俱来的孤寂和沉思。

他还是他,独一无二。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1999年,朴树首张个人专辑《我去2000年》问世。

那首充满俄罗斯风情的《白桦林》,一炮而红,横扫各类榜单。

在他身旁,是大名鼎鼎的高晓松、宋柯和张亚东。

三人都是中国流行音乐顶级制作人。

据说,当年,朴树弹唱了《那些花儿》,宋柯第一次听,便哭得一塌糊涂;

没过两天,他又弹唱了《白桦林》,又把宋柯给弄哭了。

于是,高晓松和宋柯合计,决定专门开个唱片公司,来捧他。

而当时,“全中国最贵的制作人”张亚东也被他的才华吸引,自降身价,制作出品。

就这样,历时三年,处女专辑横空出世。

一年不到卖了30多万盘,销售总量近百万。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属于朴树的时代,开启了。

年轻有为,星途坦荡,粉丝前呼后拥,好不风光。

然而,他并不快乐。

红了以后,演出越来越多,喜欢的,不喜欢的,他都得去。

他突然慌了,越来越喘不过气。

因为“不知道挣再多的钱有什么用”,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只想逃离。

于是,他拖延写歌,拒绝演出,会突然买张机票,从北京去大理,坐在洋人街边,喝酒弹唱。

任凭外面世界怎么着急,他就是谁都不搭理。

一如年少时的叛逆。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其实,朴树当歌手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叛逆。

他的父母都是高知,从小在北大家属院里长大,既定成长路线是成为科学家。

然而,少时的朴树并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校园。

他抽烟,逃课,早恋,成天想着退学:

“高中时,我有一个理想,就是一定要把学退了,然后留着长发在台上甩。”

可是,当看到父母焦急期盼的样子后,他又于心不忍,还是决定好好参加高考。

最终,他考取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

按部就班的日子,对他来说是煎熬的。

一年半以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再次选择了退学。

他不想再取悦任何人,他只想成为他自己。

这一次,父母没有阻拦。

此后,他开始了和音乐对话,全心全意。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在他眼里,音乐是荡涤灵魂的表达,没有思想的音乐,毫无意义。

他把自己埋在哲学书堆里,寻找生命中的爱和悲悯。

他迷恋过往,不信任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同时,他又明白,时代总会发展,人不能总活在过去。

他心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自由而美好,但投射到现实中,避免不了一地鸡毛。

于是,自我怀疑和否定将他拉扯得越来越远,无力感越来越强,崩溃次数也越来越多。

生活于他,就是炼狱。

他生病了,抑郁症。

自我认识的混乱,让他写歌的速度越来越慢,人也越来越沉沦,更加自闭。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对抗。

高晓松曾经说过,朴树的创作靠的不是底蕴,而是燃烧自己。

他把自己定义成划过天际的烟火,注定不能平凡;

他需要不顾一切耀眼闪亮,稍纵即逝,最终“熄灭永不再回来”。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对于朴树来说,爱情是个矛盾体。

再用力地相爱,都抵不过最终分开。

但不可否认,每一段爱情都有美好,值得一生珍藏。

2002年,高晓松导演处女作《那时花开》,请来朴树周迅担当男女主角。

两人相爱了。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这段爱情,让朴树似乎变了一个人,一直对朋友重情重义的他,不惜为了女友跟老友翻脸。

当时,拍摄时间比较紧,周迅工作负荷超级大,难以奢望一次纯粹的休息。

有一次,周迅实在累得不行,在车里倒头就睡。

朴树什么也不说,就守在车门口,谁都不让靠近。

高晓松急了:“全组都在赶工,就等演员就位,赶紧喊她起来。”

朴树也急了:“你让不让周迅睡觉?她都困成那样了!”

那是两人几十年友谊中,唯一一次发生冲突。

很多年以后,朴树周迅早已从恋人变成了朋友,当有人再谈起这段往事时,朴树依旧沉默不语,周迅红了双眼。

没有人知道,两人为什么分手。

只知道,分手后,朴树写了脍炙人口的《我爱你,再见》,MV的女主角就是周迅。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很长一段时间,朴树觉得自己不会和任何人共度一生,直到他遇见吴晓敏。

这位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用自己的智慧,帮他从极度悲观的状态中走出来。

最开始,他对这段感情依旧没有信心。

有一次,两人一起上综艺,主持人问朴树:“小朴啊,不管是生老病死,疾病或者是健康,你都愿意一直爱着晓敏吗?”

他一脸惶恐:“不知道,真的不知道,谁能说未来啊。”

她也不生气:“我相信我俩会一直走下去的。”

轻声细语,但充满力量。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后来,朴树抑郁症爆发,经常在房间里一待待上30多个小时,她就这么陪着。

他不吃不喝,她也不吃不喝,好几次差点晕倒。

朴树看不下去了,自己拿起汤勺,自己喝了一碗,也给她盛了一碗。

那汤是她亲手做的,即使他不喝,她也每天做。

她说:“在朴树心里,最爱的是音乐;在我心里,最爱的是朴树。”

字字真切。

两人结婚,没有婚纱,没有钻戒,没有蜜月,只是简单通知了下双方亲友,就完事了。

两人都觉得,婚姻是内化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有次录节目,主持人问晓敏干嘛去了,朴树一脸坦然:“我不知道她干嘛去了。”

支持人一脸诧异:“她在北京吗?”

朴树回答:“在呢,好几天没回来了。那天说给我买个烟,然后第三天才回来。”

主持人全程惊呆,或许他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松散的夫妻。

但朴树只是笑一笑:“那怎么了?”

在众人错愕和不解中,两人风风雨雨十五年,感情一如既往的好。

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说过: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

吴晓敏曾经斩钉截铁地说过,和朴树在一起,让她变得更好了。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生一对”吧。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婚姻中的相处,没有标准答案,你有你的自由,我有我的选择。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能够让双方都获得成长而变得更好的婚姻,一定能够长久。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在妻子的陪伴下,朴树的抑郁症治愈了。

他慢慢走出来,用旁观心态,看时光流转,花败花开。

2015年,此前一直与社交媒体绝缘的他,开通了微博账号。

不找代笔,自己运营。

那年,他破天荒地写了长微博《十二年》,回顾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

从文字里,能看出他的迷茫和挣扎,自愈和成长。

其中,他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故事:

某人善画竹,名满天下。

可他的老师对他说,你尚未入门。

问:如何得入。

答:要在心里觉得你就是竹子。

其人乃去,终日站在竹林中。

风起。竹摇。其人亦摇。

如此十年过去。

一日,师往探之,

见其在竹林中闭目凝神,随风摇摆。

师视良久说,好了,可这还不够,

你要忘掉你是竹子这件事。

又三年。

师复探之,曰,汝成矣。

长微博最后,他说:“我喜欢这种对待时间的态度。我们是不是非要这么急迫不可?”

他不疾不徐,始终和自己对话,接受世界的真实。

他开始理解一些“不得不”的存在,并从中找到快乐。

比如,他登上了《跨界歌王》的舞台,为好朋友们“帮帮唱”。

当主持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来,他毫不避讳:“这一段真的需要钱。”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还是迷恋在舞台上唱歌的感觉,无论什么动机,快乐就够了。

所以,当有人再问这个问题时,他也会幽上一默,然后自己哈哈大笑。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他不再紧绷,整个人豁达随和。

比如,他参加了自己“想都没想过会参加”的真人秀《奇遇人生》,带着吉他去古巴。

节目开始,他坦言:“我好后悔啊,我现在不想玩,就想待在家里。”

这句话,让观众们的心一咯噔,生怕抑郁症前那种“被逼迫”的朴树再回来。

然而,在古巴热情的空气和阳光下,他逐渐打开心扉,会和陌生人交换对音乐的看法,情不自禁弹唱起《生如夏花》。

其乐融融。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在节目中,他主动谈到了自己的妻子,知道自己“把最好的能量都放在了唱片里,最烂的一面都留给了她”,很是内疚。

他说,当媳妇儿提出来“我们分开吧”的时候,自己哭了,一直在说“会好的会好的”

让朴树谈生活,在此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如今,他不抵触烟火气,也不反感小情小爱,就连对音乐的理解,也跟从前大不相同:

“我不想进入特极端的那种状态,可不可以做音乐只是本能而已。”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有歌迷哀叹,朴树变了,终究还是步入了平凡。

可是,平凡就不好吗?

汪国真在《平凡的魅力》中写道:

“我不会蔑视平凡,因为我是平凡的一员。我的心上印着普通人的愿望,眼里印着普通人的悲欢,我所探求的,也是人们都在探求着的答案。”

其实,在偌大的人世间,哪有那么多天赋异禀,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沧海一粟,渺小而平凡。

与平凡和解,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毕竟,接纳自己的平凡,才是走向不凡的开始。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尽管笑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开朗,但其实,朴树内心依然住着一个纯真的小孩。

他会要求朋友把他扔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因为“想一个人看夕阳”

也会在哈瓦那街边,花钱买那些快要死去的鱼儿,然后把它们放生。

对待音乐更是如此。

在某年跨年晚会上,他坚持真唱,结果开场没在调上。

他毫不犹豫暂停表演,道歉之后,重新开唱。

该较真的较真,该豁达的豁达,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妥协,平凡中也有自己的坚守。

还是在前不久,《明日之子》的录制现场,一位学员因为比赛结果没达到预期,情绪起伏较大,濒临失控边缘。

朴树上去找人谈话:“你觉得参加这个节目会让你不舒服是吗?”

学员老实回答:“每天都很煎熬,平底锅煎东西那样。”

朴树淡淡一笑,拍拍学员肩膀说:“我理解,但你知道,人长大了你就知道,生活每天都这样。”

朴树周迅分手20年后再对视:最好的前任是,不撕逼不作妖

难以想象,曾经总是崩溃的朴树,现在成了安慰人的一方。

这,便是时间的力量。

时间抹去了伤痕,也见证了成长,让历经千帆后的人们,更加迷人。

生活会一直继续,生活一直就是这样。

不幸的是,我们都长大了,

万幸的是,我们都长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朴树   古巴   竹林   之子   前任   豁达   学员   嘉宾   主持人   年后   平凡   婚姻   节目   发现   时间   喜欢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