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张译“吃苦、拼命”当卖点,是对他的极大不尊重

文/小树

《一秒钟》在经过了一系列宣发之后,终于在上一个周末如期而至与网友们见面。相信看过《一秒钟》之后,张译的名字会再一次刷遍网络,因为张译不会让到场的观众所失望。

将张译“吃苦、拼命”当卖点,是对他的极大不尊重

作为一名在逃犯,张译演出了犯人的凶狠,演出了犯人的不择手段。作为一名父亲,张译演出了父亲对女儿的殷切期盼,演出了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思念。

除了张译,范电影是这部作品的另一大亮点。范伟饰演的放映员,将那个年代的气息表现到淋漓尽致。为了维护儿子,用电影放映来威胁群众推脱责任,为了维护自己的工作,想法设法打压竞争对手,让人又爱又恨。

将张译“吃苦、拼命”当卖点,是对他的极大不尊重

然而,这么好的一部作品,在宣发的时候,却将发力点集中在了张译如何为了戏减肥,为了戏吃苦之上。

01吃苦的张译,不应作为卖点

《一秒钟》上映前,相信无数人已经被张译所折服。

因为张译为了演好这部戏,演好这个角色,足足掉了20斤肉。不仅要减重,还要让自己的形象更接近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张译不能通过科学减脂增肌的办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而唯一能达到这一效果的,就是饿着、晒着、累着、折磨着自己。

将张译“吃苦、拼命”当卖点,是对他的极大不尊重

张译的确很拼,为了排出更好的细节效果,一个简单的吃面镜头就让张译吃掉了15碗面,而在这同时,张译已经连续饿了一个多月,突然暴饮暴食让他的胃受不了,他的胃痉挛了、抽搐了,张译甚至吐了。

将张译“吃苦、拼命”当卖点,是对他的极大不尊重

这些是网友们在电影的宣传之中所看到的,也是该电影的主要宣传点之一。张译的敬业的确非常值得敬佩,但这些无论如何不应当作为主要卖点。

一部作品就像是一个产品,我们在挑选产品的时候极少有商家会将制作产品的工人的劳累程度当成宣传点,相反,我们应当宣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将张译“吃苦、拼命”当卖点,是对他的极大不尊重

以电影为例,电影跌宕起伏的剧情、催人泪下的情感才是电影的核心卖点,而不是张译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相信张译本人也不希望将这些作为电影卖点,因为这些多少有些“卖惨”的成分在其中。

02爆发年的张译,陷入怪圈

影帝张译,实力从来不会被人怀疑。

甚至在今天,可以大声说,有张译参加的电影,直接进去看就可以绝对不怕扑街。

今年,可以说是张译的爆发之年,《八佰》、《金刚川》、《一秒钟》,张译尝试了不同的题材,尝试了不一样的角色,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细微入至,演谁像谁。

然而,就是这样有着绝对实力的张译,他的电影在宣发时,无不统一地将张译的吃苦相放出,作为卖点。

将张译“吃苦、拼命”当卖点,是对他的极大不尊重

之前,张译被电的视频疯传,视频中张译吐着白沫,完事还要问导演这一遍可不可以。

这一次的《一秒钟》,张译的宣传又是如此。

虽然说,吃苦受罪是演技表现的基础,但一个演员核心的价值是他的表现力,有的演员即便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外部形象与角色一模一样也演不出好的效果。

将张译“吃苦、拼命”当卖点,是对他的极大不尊重

对于实力派演员而言,演技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法,是他们的标签,吃苦遭罪只能让效果更逼真更有感染力。

03时代所逼,现实所迫

大概是网友们已经被如今的流量时代逼得不成样了。

当战场上的士兵抹着发胶,当沙场中的将士衣冠齐整,当流量明星们皱着眉天扣着图,观众们的审美底线被一步步拉低。

愿意吃苦,愿意灰头土脸,甚至都快成了敬业的代表,成了光荣的标签。

可谁又曾想过,这些,原本就是一个演员所必备的。

谣言止于智者,态度源于理智,喜欢请点击上方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卖点   在逃犯   犯人   演技   敬业   流量   观众   演员   演出   父亲   角色   效果   网友   电影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