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离婚后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说婚姻不幸才是正常?

思文离婚后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说婚姻不幸才是正常,原生家庭对亲密关系影响究竟有多大?

原生家庭的影响之所以会在成年后的新生家庭中延续,是因为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潜移默化的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深入脑海,刻入人心,最后成为基因里的一部分。


也许,长大后,你会刻意避免重演他们的生活,想要重塑一种新的人生,但是宿命般,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父母生活的完美复刻。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一、对于思文的观点,怎么看?


1、首先,我不同意“婚姻不幸是常态”的观点。


因为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答案,婚姻是一个动态的事情,中间充满了无限的变数,而每一次你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都可能影响着这个结果的走向。


毫无疑问,结婚之前,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那么,未来两个人能磨合、忍让、包容到什么程度,既要看你的努力,也要看他的让步,还要看你们在婚姻里相处的智慧。


思文将其称之为“能力”,她坦言,她和程璐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结束了这段婚姻。


而爱与被爱的能力,又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所以才有那句话“有些人,不管跟谁结婚都会幸福,因为她本身就具备强大的爱的能力。”


2、其次,我理解思文对于婚姻的态度。


不可否认,看了节目中思文的访谈,许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对这个一直以坚强示人的独立女性,有了更多的心疼和理解。


思文之所以会认为“婚姻不幸才是正常”,那是因为她从小就没看过幸福的婚姻、健康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的。她说:“我妈离过五次婚,姥姥离了两次婚,小姨也离过婚,我们家人几乎没有没离过婚的。有离过婚的那些人,也是在风雨中飘摇中,动动荡荡走到了今天。”


如果一个人在成年之前,就先入为主的代入“爱情不值得相信、婚姻不值得长久”的观念,那么,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她也只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比如婚姻不美好、不和谐的一面,而自动屏蔽了那些婚姻美好幸福的一面。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不值得定律”,指的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有句经典台词恰好能形容这种现象:“一道菜烧得好坏,原料不重要,调料不重要,火候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烧菜人的那颗心。当你怀着一颗‘不值得’的心去烧菜,你的菜里就被添加了苦味。”


二、原生家庭对于亲密关系的影响?


1、父母婚姻模式的重演、背离。


萨提亚心理学说“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必会重现于成年生活”。也即是婚姻中,你与爱人相处的方式,其实就是你与父母关系的重现。


在我以往的咨询案例里,原生家庭不幸的来访者,婚姻通常都面临以下两种困境:


l 无形中延续父母的婚姻模式。比如,在家暴环境长大的女孩,更容易习惯家暴,嫁给有暴力倾向的丈夫;在家暴环境长大的男孩,更容易习得暴力,成为有暴力倾向的丈夫。


l 试图彻底背离父母的婚姻模式。还有些人,为了逃离原生家庭的影响,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比如,在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非常渴望稳定的亲密关系,所以结婚后不管伴侣多么渣,都不肯主动离开。


以上两种模式看起来不同,却不过是“殊途同归”,最终都走上了婚姻不幸福的道路。


2、为什么他们处理不好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究竟是什么?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一书中,指出“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至少在六个方面存在差异:了解程度、关心程度、相互依赖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度以及忠诚度。”


同时,亲密关系还包含人的归属需要,尤其是婚姻里的夫妻,幸福的家庭关系能让他们感到满满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可是,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从小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习得就出现了错误的认知,他们觉得亲密带来的不是依赖、信任和联系,反而是截然相反的负面体验。


这就导致了他们成年后对亲密关系的态度是,既渴望、又害怕;既向往、又恐惧。


1.渴望亲密关系。


说白了就是“缺爱”,需要很多很多的爱,以填补儿时内心的缺憾,用一生对爱的追逐,来满足和滋养那个自卑、敏感、胆怯的小孩。


思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看起来独立坚强,但当主持人提到“过年”话题时,她却突然哽咽了。她回忆说,父母离婚后,就不知道去哪里过年,当朋友提议去她家时,瞬间就戳到了泪点,非常感动。


一个没有家可以回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爱的出口、家的归属。她们其实特别渴望那种稳定、安全、被理解、被懂得的感觉。所以思文说,她希望能找个懂她的人。


只是后来,程璐看到了她的坚强,却忽略了她的脆弱;看到了她的独立洒脱,却忘记了她比别的女孩更敏感、孤单、渴望家的归属。而也许这段亲密关系出现裂隙的关键也正在于此。


2.抗拒亲密关系。


没有体会过真正的爱、健康的爱,也就无法给予和输出正确的爱、毫无保留的爱。


一个没有健康亲密关系习得和训练的孩子,他们通常会对异性的亲近,带着天生的敌意、抗拒和回避。


缺少关爱的成长过程,会让一个人潜意识认为这个世界不友好,充满负面情绪,而为了保护自己,避免伤害,他们宁愿从一开始就不相信爱情、不投入感情。


思文如此,《都挺好》里的苏明玉也如此,她们认定了婚姻的破碎和不美好,所以骨子里都坚韧刚烈,独立自由,冷静疏离,看似很好的经营着自己的人生,实则却在生命里孤独过冬。


当你需要爱时,你感到痛时,却不说出来,其实伴侣不会懂你,世界不会懂你,因为大家都以为你可以。


节目尾声,主持人对思文说“面对脆弱,变得柔软,不是向别人示弱,而是真正心疼自己。”


3.假性亲密关系。


思文与程璐的关系,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假性亲密关系,“是指很多人在情感里的连结处于很浅层的状态,然后又处于不作为的状态”。


这种假性亲密关系,看起来很亲密,实则很疏离;看起来很了解,实则很陌生;看起来互相陪伴,实则寂寞孤单。


思文说“健康的婚姻关系是,你是你,我是我,我们在一起,而我和程璐只做到了前半句。”这就是假性亲密关系。


当一对夫妻,长期处于一种互不干涉、互不打扰、互不侵犯的状态,表面上自由和谐,实则底色是孤独,是结婚和单身无异的感觉,两个人根本没有产生亲密的情感联结。


而假性亲密关系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两个人缺少沟通,彼此都没有坦诚自己内心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其中一方的疏忽和不重视。


感情无法流动起来,那么,心就无法流动起来,两个人的关系也无法真正亲密起来。


三、原生家庭一定能影响亲密关系吗?


当然不一定!原生家庭只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人生漫长,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内在成长力,只要放下过往,通过努力和学习,就会在新生家庭中建立健康、良好的亲密关系。


记住,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放下过去,告别伤痛,与父母和解;

2.在感情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完整自己的情感需求;

3.寻求心理疗愈,直面自己,忘掉内心那个孤独缺爱的小孩,渐渐爱上现在不完美却勇敢的自己。


深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书籍《非暴力沟通 · 两性篇》译者,大连市心理协会会员,34岁, 已婚已育,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思文离婚后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说婚姻不幸才是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不幸   婚姻   都会   伴侣   亲密   独立   父母   能力   模式   关系   孩子   女孩   幸福   家庭   人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