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本科生:目前本科生到底是太多还是太少?

在当下,中国的本科生——这里指统招全日制本科生,到底是太多还是太少?这个问题是一个很薛定谔的问题。因为如果说本科生太多的话,其实从比例来看,这是说不通的。首先中考分流,就分掉了一半学生。虽然被分掉的一半,也可以通过职高的渠道读大专,甚至专升本,或者以社会考生的名义参加高考。但比例来说,可以忽略不计。而在考上普通高中的群体中,又会有一半被分流到大专。换句话说,每年高考,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才能读本科——这还包括民办本科,也就是原先的三本。而四分之一的孩子才能上全日制本科,而且还包括民办本科,这似乎说明本科生不太多。

薛定谔的本科生:目前本科生到底是太多还是太少?

但如果说不多的话,从现在的就业局面来看,本科生就业也确实挺难。否则最近几年,也不至于考公和考研的群体一年比一年多了。其实,很多考研族私下很坦率承认:自己就是想去研究生院里,避开就业尴尬局面。所以,从就业局势来说,本科生好像又太多了。

那么,本科生到底是太多还是太少?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其实需要从哪个角度来看。

虽然很多人表示读大学的意义在于开拓视野和眼界。但是,事实上,很多人读大学的重要动机之一,就是打算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比如说很多学生家长在解释自己看不起职业教育和手艺人的原因就是:孩子读个本科,最起码有考公的资格。如果不读书的话,那不就得当工人了么?其实,这句话里,如果仔细解读,就能得出本科生为何稀缺但却就业难的真相。

薛定谔的本科生:目前本科生到底是太多还是太少?

因为真相是:几乎所有的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读个本科以后,可以坐办公室,吹空调。但尴尬的是:我国的产业结构,目前来说还无法让所有本科生,都有这样的工作条件。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并且,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制造业是绝对不能放弃的核心产业。因为历史上,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以及现如今的美国。这些国家的衰败,本质上都和放弃制造业有关。这样的悲剧,我们国家是绝对不会允许重演的。

薛定谔的本科生:目前本科生到底是太多还是太少?

而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其实更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在制造业为主导、制造业挂帅的情况下,现如今的大学生数量,虽然按照全民比例来看并不大,但是如果结合产业结构角度来说,大学生数量实实在在过剩。因此,这才有了本科生虽然只有四分之一,但却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根本原因——换而言之,从供需角度来说,我们国家目前来说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本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大英帝国   本科生   现如今   全日制   产业结构   中国   大国   学生家长   制造业   大专   角度   比例   本科   孩子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