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胡歌在一次采访中曾坦言:“我已经40岁了,可能我再努力、再突破,也就这样了,已经看到天花板了”。

这并非是他第一次为自己按下暂停键。

十年前,已经是流量顶峰的胡歌问自己:“我一口气绕着足球场跑了十几圈,今天绕着公园跑,思路十分清晰。但我仍然想不明白,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怎么还在绕圈,都八年了,为什么我的演技没有长进?”。

他的演技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但胡歌却不满足,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断的鞭策自己,最终穿过尘埃,走过泥泞,行径丛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1982年9月,胡歌在上海出生,这个性格内向的男孩从小最爱和家里的猫玩,他说自己的性格也受到了猫的影响。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他的父母担心他无法融入社会,便把他送到“小荧星”艺术团学习。

在艺术团里,胡歌也不是最亮的那颗星,每个周末去上课,都是被爸爸逼着去,成绩也是处于“下游的下游”的水平。

后来成名的胡歌调侃自己:“那时候没有姿色,只有体重”。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后来锻炼的机会多了,他学会了“表演性格,表演开朗,表演阳光,学会了不再让家人担心”。

从那以后,胡歌的胆子大了,他不再事事躲在后面,开始走向前台表现自己。

先是在正大综艺主题曲《爱的奉献》MV中完成了屏幕首秀,后来又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主持《阳光少年》,做了几年小主持人。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同时,他还是记者、学生编辑,接拍广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胡歌接拍广告的酬劳就达到了1000元。他不但能够承担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慷慨的请同学吃饭。

看到拍广告挺赚钱的,胡歌心想“以后我也干这行吧”。他知道,要做广告这一行,最好是先到专业院校学导演。

2001年,19岁的胡歌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和韩雪、袁弘成了同学。

当时,他的一位老师曾对他说:“做导演很难,毕了业也不一定能成为真正的导演。按照你现在的条件,还没毕业就能演男一号”。

没想到还真让这位老师说中了。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大二那年,在他的配音演员朋友的牵线下,胡歌与唐人影视老总、导演李国立见了面。这次见面来去匆匆,互留了电话号码后,胡歌离开了。

一个月后,胡歌收到了唐人的签约邀请。这么早就被大公司看中,胡歌感觉特别荣幸,毫不犹豫的签了下来。

进入唐人,胡歌拍的第一部戏是现代时装剧《蒲公英》。在戏中,22岁的胡歌要饰演一个30多岁的父亲,还有一个6岁的女儿。第一次拍戏的胡歌很不自信,在片场,经常被摄影师、灯光师骂。《蒲公英》拍完后,不但公司不满意,胡歌自己也有一种挫败感。

在公司的安排下,胡歌又去横店试了古装造型,结果等造型出来以后,胡歌都有些嫌弃自己,周围的人也说太难看了。为此唐人还把他列入了古装戏黑名单。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他的经纪人不死心,拉着他非要再试一次,哪怕在戏里演个配角也行。不久遇到了《仙剑奇侠传》“游戏之父”姚壮宪,不知什么原因,他非要和胡歌合影,让胡歌有些懵圈。

几个月后,胡歌收到了经纪人的电话,他拿到了《仙剑奇侠传》里李逍遥的角色。

2005年《仙剑奇侠传》上映,火遍全国。豪爽深情、痞帅洒脱的李逍遥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胡歌一举成名,成为新一代古装男神,“无胡歌不仙剑”至今仍未打破。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趁热打铁,胡歌陆续拍了《新聊斋志异》里的书生宁采臣;《天外飞仙》里的童远;《少年杨家将》里的杨延昭,奠定了他“古装王子”得地位。

2006年拍摄《射雕英雄传》,正是胡歌事业的上升期。不料,一场车祸改变了他的命运。


2006年8月29日深夜拍完戏后,胡歌和助理张冕坐车连夜赶回上海,参加第二天的宣传活动。

张冕心疼他累了一天,主动跟他换了座位,让他能够在后座好好休息。谁也没想到,在嘉兴地界他们乘坐的车出了严重车祸。

胡歌头部受伤严重,连夜送到医院,全身缝了120多针,脸部做了植皮手术。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醒来后,他的第一句话就问:其他人怎么样?

身边的人都瞒着他,说别人都没事,就你伤的最重。他长舒了一口气:那就好。

几天后,胡歌知道了真相,助理张冕已经在车祸中当场死亡,他当场嚎啕大哭起来。

为了不让眼泪滴到伤口上,他把头低的很低,让眼泪全都流到地上。

本来做在车里那个位置的人是他,不过助理张冕为了让他休息好,跟他换了座位。

作为幸存者,胡歌陷入到了无休止的自责当中。

在养伤期间,胡歌写了一本书《幸福的拾荒者》,他把这本书的收入全部捐给了张冕的父母,只要有时间就去看望 他们。

他还以张冕的名义在云南等地捐献了30所希望小学。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从此,胡歌开启了人生的下半场。如果皮囊难以修复,那就用思想去填满它。


车祸之后,胡歌总在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

他想“30岁之前是为生活演戏,30随之后是为理想演戏”。

于是他推掉了所有的戏,出演话剧《如梦之梦》,并获得了第二届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

沉寂三年,磨炼演技,最终他带着《琅琊榜》强势归来。

《琅琊榜》里的梅长苏一角,更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特别是那句:“我既然活了下来,就不会白白的活着”,简直就是胡歌的真实写照。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胡歌和梅长苏,都是少年得知,后突遭变故,被命运狠狠地踩了一脚,然后在挣扎中浴火重生,王者归来。

之后的《伪装者》、《大好时光》、《猎场》,每一部都惊艳四射。十年后的蜕变,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翩翩少年了。

2016年,胡歌获得金鹰节“最具人气奖”。在宣布获奖名单时,胡歌没有直接走上台,而是对身边的前辈李雪健鞠躬,谦逊的说“受之有愧”。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泰戈尔曾说:当我们极谦卑时,则几近于伟大。

经历过生与死的胡歌,似乎参透了这个道理,他说:“我重活一次,不是为了更红”。

他也确实脚踏实地的践行自己所说的这句话。

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他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他清醒的知道,自己的演技还需要继续提高,在艺术的道路上,始终没有尽头。

于是,他决定再次为自己按下暂停键。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他去读书学习、做公益、骑行。

他把这个时期称为“休眠期”,“我觉得艺术的生命是非常长的,我还会回来的,我会更好的回来”。

有人评价胡歌说:他明明经历了这么多,到达了这个岁数,可他身上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单纯。

在这个浮躁都娱乐圈,越来越多的明星上综艺赚快钱,而胡歌却依旧淡定的在演戏,很少在综艺节目中露面。

由于他太低调,有人甚至称他为“娱乐圈失踪人口”。


对比胡歌的清醒,吴亦凡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有媒体这样评价胡歌:是一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演员,只专本职工作,不刻意去迎合市场,身上有一种中国传统的君子人格,内心世界有一片真正净土!

和始终保持清醒的胡歌相比,那些演戏演技不行,唱歌要用电音修饰且思想堕落、道德败坏的“吴亦凡们”,你们真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聊斋志异   泰戈尔   清醒   无地自容   唐人   蒲公英   古装   下游   演技   经纪人   车祸   座位   导演   少年   艺术   广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