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钢琴家”郎朗自曝:世上本无天才,兴趣都是父母逼出来的

本文原创丨乖妈

相信大家都看过《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每当听到配乐《匈牙利第二号狂想曲》,眼前就会浮现出猫和老鼠追逐的搞笑画面,而这个音乐也打开了一位“天才钢琴家”的天赋,他就是郎朗。

在郎朗3岁的时候,听到了这段配乐,看到了猫和老鼠共同弹奏的画面,竟然能够在家里的钢琴上弹奏出旋律,家人见到后也激动不已,从那开始培养孩子的钢琴兴趣。

“天才钢琴家”郎朗自曝:世上本无天才,兴趣都是父母逼出来的

“天才钢琴家”郎朗自曝:世上本无天才,兴趣都是父母逼出来的

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郎朗独奏了长达8分钟的钢琴曲《灿烂星空》。正是因为这一经历,国人记住了这个“天才钢琴家”。

其实,郎朗在国外的名气早就如雷贯耳了,年仅7岁便获得沈阳钢琴比赛第一名,12岁便获得德国埃特林根第四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冠军,15岁荣获日本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的金奖,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美国费城著名的柯蒂斯音乐学院……

“天才钢琴家”郎朗自曝:世上本无天才,兴趣都是父母逼出来的

如今,郎朗成了无数钢琴学者的榜样,也是很多年轻人学习的标榜,但人们从未觉得自己会超过他,因为郎朗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天才,从出生就注定了命运,可郎朗自己不这样认为。

在一次采访中,郎朗自爆对自身成就的看法,他说“世上本无天才,兴趣都是父母逼出来的”!

外人看到的都是舞台中央,集聚光灯和荣誉于一身的郎朗,却没看到他背后为之付出的辛苦。从幼年开始,别的小朋友能够出去尽兴地玩,而他只能面对窗台练琴;别的小朋友在游乐园里笑时,他在练琴;别的小朋友躲在父母怀里撒娇时,他被父母逼着练琴。

“天才钢琴家”郎朗自曝:世上本无天才,兴趣都是父母逼出来的


孩子之所以是“天才”,都是因为父母逼的一把,过于仁慈并非好事

与其说郎朗是个钢琴天才,不如效仿郎朗父母的做法,在孩子小时候逼他一把,将来孩子长大了才能感激你,才能更加出色。

不过,爱玩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天性,父母想要孩子成才,也不能强硬地逼迫孩子,要学会讲究方式和方法,掌握对了方法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1、学会劳逸结合,以逸促劳

网上有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些作业鸡飞狗跳”,描述的就是现代父母教育孩子时的现状,逼着孩子写作业影响亲子关系,不逼孩子就不听话,其实教育孩子要学会劳逸结合。

比如孩子正在玩一个很喜欢的玩具,不要强制孩子立马放下,这样肯定会产生矛盾,要告诉孩子玩半小时就要写作业了,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时间。

“天才钢琴家”郎朗自曝:世上本无天才,兴趣都是父母逼出来的

2、杜绝隔辈亲,仁慈并非好事

不少家庭都存在“隔辈亲”的现象,就是爷爷奶奶宠爱孙子孙女,尤其是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喜欢护着孩子,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不听父母话。所以,家庭教育要分工明确,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即便不对也不能当时阻止,善后再探讨。

3、“逼”孩子要从兴趣开始入手

有些家长也会送孩子去兴趣班,但是学了半年、一年没有效果就放弃了,并不是孩子没有天分,而是可能选错了项目。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要依据孩子的兴趣报班,期间不要轻易放弃,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能成功,也需要父母适时的鼓励。

“天才钢琴家”郎朗自曝:世上本无天才,兴趣都是父母逼出来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钢琴家   柴科夫斯基   音乐学院   费城   天才   父母   兴趣   劳逸结合   作业   猫和老鼠   仁慈   教育孩子   小朋友   钢琴   世上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