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压岁钱算谁的?律师从法律角度解读“爸爸妈妈给你存着”

本文原创丨乖妈

快过年了,父母带着孩子拜年的时候,免不了礼尚往来,压岁钱就是其中一部分。拜年的时候,除了要带适宜的拜年礼品外,遇到孩子时还要给压岁钱,也是巩固张长辈关系的一种方式。

可是,不少压岁钱都进了家长的腰包,从小妈妈就会说“爸爸妈妈给你存着”,结果就是存着存着就没了。部分年龄大的孩子对此愤愤不平,觉得压岁钱是自己的,甚至记恨妈妈。

小孩子的压岁钱算谁的?律师从法律角度解读“爸爸妈妈给你存着”

孩子的压岁钱算谁的?看律师分析,原来“爸爸妈妈存着”并不假

①在法律上,压岁钱的本质是赠与

法律规定,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的民事法律行为。这种赠与关系的压岁钱,孩子具有独立支配的权利。但是8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由父母协助管理。

②未成年人消费行为受一定限制

在法律上,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消费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所以,孩子即便拥有了压岁钱,也不能随意消费和支配。

小孩子的压岁钱算谁的?律师从法律角度解读“爸爸妈妈给你存着”

③压岁钱归孩子所有,可由父母保管

父母作为监护人,可以帮助未成年的孩子保管压岁钱,但是不能据为己有,比如用孩子的压岁钱买不属于孩子的物品。当孩子犯错造成损害时,可以从压岁钱中扣除,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律师从法律角度,解读了以上3条关于“压岁钱”的处置方法,“爸爸妈妈帮你存着”这一解释是合法的。可是压岁钱本就是人情往来,与其用法律来约束,倒不如从人情主义来看待。

小孩子的压岁钱算谁的?律师从法律角度解读“爸爸妈妈给你存着”

看看父母眼中的“压岁钱”:用人情换人情,没必要上纲上线

当律师提出“压岁钱”这一概念后,很多家长就议论纷纷,踊跃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会跑的小肉丸:压岁钱不都是,父母给出去,别人给回来的吗?其实父母拿走很正常!

@小月的大抱枕:亲情何必算计,法律还规定18岁以后没有抚养义务呢!父母不还是供你读大学,吃喝拉撒不是钱吗?

@我就是那一二:不要试图去和爸妈讲道理,更不要去讲法律!

从家长们的评论中就能看出,在父母眼中,压岁钱更多的是交换人情,只不过是借着孩子的由头,有了一个更好听的理由,根本没必要上纲上线。与其纠结给不给孩子,还不如利用压岁钱教孩子金钱观。

小孩子的压岁钱算谁的?律师从法律角度解读“爸爸妈妈给你存着”

1、无论几岁,父母都要给孩子压岁钱

有些父母可能觉得,孩子每天吃喝拉撒都是自己负责,孩子没有花钱的地方,没必要给孩子压岁钱,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无论多小的孩子,都要给一部分压岁钱,一是让孩子在同龄小朋友中拥有优越感,二是方便告诫孩子,压岁钱的正确意义和用途。

2、说好帮孩子存着,就不要据为己有

如果孩子看到了压岁钱,父母就不要据为己有了,毕竟压岁钱没有多少,不如做些有意义的教育。

比如,每次都带领孩子一起去存钱,将来孩子长大了,上大学的时候交学费和生活费,会更加的有意义,也不会被孩子记恨。

3、教孩子认钱,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日常生活中,3岁以下的孩子很少接触金钱,过年的压岁钱就是孩子培养金钱观的最佳时机。可以让孩子学会认识不同面额的纸币,还能告诉孩子能够买什么,如何找零等等。

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会如何处理孩子的压岁钱呢?会放进自己的腰包吗?将来孩子埋怨怎么办呢?欢迎家长们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观点。

小孩子的压岁钱算谁的?律师从法律角度解读“爸爸妈妈给你存着”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压岁钱   爸爸   妈妈   律师   法律   上纲上线   据为己有   未成年人   腰包   人情   小孩子   角度   观点   家长   父母   孩子   金钱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