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做“我为你好”,却令人厌烦不已

老话说:三岁看大。

或者说一个人性格的关键期只有三年,而这三年是不可忽视的三年,也是决定一生的三年。

之前我压根不懂得这个道理,直到读了胡慎之的《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才懂得,原来我犯了那么多的错误。

尤其是把“我为你好”作为理由,不仅绑架了他人的感情,而且也将自己画地为牢。在这样的心态下,不仅感情上越来越受挫,而且还怨天尤人,觉得自己辛苦付出,却得不到任何爱的回应,甚至仅仅只得到了怨怼与嘲弄。

有一种爱叫做“我为你好”,却令人厌烦不已

之前以为原来到头来只是“不值得”,即便自己“我以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认为都是别人没良心,不懂得感恩。

读完胡慎之的书中,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所有自以为是的爱都是控制,而不是爱的彰显,而揣着“我为你好”的爱,从来都不是爱的真谛。

为什么说最好的爱是尊重

古语说:三岁定八十。

从心理学来看,0-3岁是人生的最终阶段,但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阶段,认为只要对自己的孩子好,不让他们饿着,不让他们磕着、碰着,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爱。

面对亲子关系,常常以这样的心理去对待自己的孩子,然而孩子的脾气却越大越大,甚至在成了“小霸王”,但凡一言不合就乱发脾气。

很多父母只好抱怨“这孩子真的太不懂事了”,“孩子脾气太大”了,殊不知孩子的表现是父母身上的映射。

有一种爱叫做“我为你好”,却令人厌烦不已

这是因为很多时候父母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就像“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一样,原本孩子并不觉得冷,但母亲总会以自己的感受来衡量孩子。

但这时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其实更多时候冷不冷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或者说孩子肚子饿或不饿只有孩子自己知道,但父母往往以爱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

胡慎之说过: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缺席的父亲,几乎百分之百会培养出有情绪障碍的孩子。

换句话说,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共情式陪伴,缺少了尊重和理解,而仅仅只是以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或者说将自己无力的问题强加给孩子的时候,这时候亲子关系呈现的不是爱,而是怒火与冲突不断。

有一种爱叫做“我为你好”,却令人厌烦不已

想要改变这种相处的方式,就需要父母的意识觉醒,意识孩子之所以不听话,问题可能出在自己身上,并且愿意承担和面对自己的弱点时,这时候才会有爱的关系。

为了控制为目的,都不是爱

这两天,我跟孩子也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原因是因为快要考试了,但他始终不去好好复习,让我有点急火攻心。但依旧耐下性子苦口婆心去跟孩子商量好好复习,然而不管说什么,孩子都装着听不见。

这时候的我就很生气,但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希望用冷处理来缓和关系,然而过了二十分钟后,才发现他还在玩。

于是一个忍不住,便朝着他发火:平时不学习也就算了,这快考试了还不学,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真求你了,赶紧学会学习吧。

有一种爱叫做“我为你好”,却令人厌烦不已

讲真,我自己低到尘埃里了,只为他能好好学会,不在考试时给自己留遗憾,但孩子只是白了我一眼:为啥要复习,考不好又有啥关系。

当时真是气炸了,反观自己一再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等待孩子自己觉醒,然而等来的却是变本加厉的拖延,这令我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直到我看到那句话:家长不愿满足孩子合理化愿望,常出于自私心理。

换句话说,我自以为对孩子好的爱,不过只是控制。初衷也只是想让他好好学习。但对于孩子自身来说,对于学习他此时并没有太多的热情。

或者是疲惫期,或者是考前的焦虑,或者是因为自驱力不足,但如果我忽略了过程,而要求结果时,难免会引发更大的冲突。

有一种爱叫做“我为你好”,却令人厌烦不已

就像心理学家胡慎之所说:道理有什么用呢?如果家长不愿意放弃对孩子的控制,一切都是枉谈。

简言之,对于家长来说,初心并非是控制,只是因为害怕如果放弃控制,孩子就会越来越无法无天,越来越不上进。

然而我们却忘了另一句话:如果三岁之前没有做好孩子的疏导,那么当孩子大的时候,希望他们能超级自律,是压根不可能的。

或者说控制根本不是爱,而是源于父母自身的不安全感与失控感,是父母自身无力的表现。

如何开启正确爱的模式

胡慎之说:越感觉自己弱,想控制的欲望就越强。

即便这些是无意识的,但还有很多父母自以为,越管孩子就是越对孩子好。但这是很可笑的逻辑。

就好比控制别人的思想和行动,还说是为别人好。但父母往往忽略了控制往往会带来反抗,无论这种反抗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这就出现了很多父母抱怨: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仅脾气很暴躁,而且甚至都不想理大人。

有一种爱叫做“我为你好”,却令人厌烦不已

其实这是因为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导致,给孩子尊重其实要从孩子出生就开始,这需要父母有不断地觉醒意识,只有察觉了才会有疗愈。

而想要开启爱的正确模式,就需要父母先放下自我,给孩子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内在独立的世界,这就要抛弃“应该做什么?必须这样做,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只有父母做到不干涉的时候,孩子才能在自我价值的体系中获得尊重感。

所以说,最好的爱都是从尊重开始,只有当父母不把“我为你好”作为自己的边界时,才能尊重孩子的边界,才能真正地爱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小霸王   急火   你好   边界   厌烦   焦虑   这时候   脾气   无力   冲突   意识   家长   父母   关系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