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装飞行的向死而生:就让安安静静的离开吧

自从张家界天门山“翼装女孩”失踪的那一刻开始,这个事情就牵动着大家的心了,直到6天后她被猎人在一片无人区树林间发现,网上的舆论也霎时炸开了锅。对于女孩的死,网友们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这中间当然会褒贬不一,而我只能说,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角度不同,所以,看待整件事的结论也就见仁见智了。

翼装飞行的向死而生:就让安安静静的离开吧

如果遇难女孩的名字确实叫“刘安”,那么,我想当初她父母为她取这个名字的初衷一定是希望她此生“平安、安定”,做一个安静、远离危险的女子,但她终究还是没有走寻常路,没有按照父母预期的那样甘于平淡,她毅然选择了逆风而行,为自己而活。

01 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向死而生的心

马丁.海德格尔曾说,“向死而生的意义是:


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安安生前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极限运动的终点,一个是死亡,一个是恐惧,当你眼里没有这两样东西,为了喜欢的事物不向任何一样东西妥协,那你眼里一定是无边无际的星空和自由。仰望星空的人,不应该被嘲笑。极限运动给我面对死亡和伤痛更加平和的勇气,也让我不断对生活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翼装飞行的向死而生:就让安安静静的离开吧


她的这番话也正好应证了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的那句“向死而生”的死亡哲学概念,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在向死而生呢?我们一直都以“死”的概念来激发着我们内心深处对“生”的欲望。无论现实多么残酷,我们都在不断勉励自己努力前行,只是不想辜负这唯一的一次生命。所以,“向死而生”并不是要我们盯着“死”,而是要带着一颗悲死的心,更加勇敢的去“生”。

很显然,当安安选择了极限运动的那一天起,她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据悉,她早已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以此帮助更多的人。足以证明她在热衷运动的同时也曾热爱着生命,虽然这种热爱里夹杂着些许的“侥幸”。

翼装飞行的向死而生:就让安安静静的离开吧


02 安安身上关于极限运动的那些“高光时刻”

从安安自己的社交账号里,我们可以捕捉到她生前玩极限运动的整个历程。

18岁,她开始接触单板滑雪,摔过很多跤,也很疼。

19岁,在巴厘岛学习水肺潜水,并考取了ow(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和aow(开放水域进阶潜水员),去过很多国家。

20岁,开始自由潜和冲浪,那时在海边住了几个月,风大的时候冲浪,风小的时候潜水,然后考完aida(自由潜水)四星。

21岁,学习风洞和跳伞,考完了license的认证也同时完成了自己的200次独立跳伞。

22岁,开始学习翼装飞行,参加了全国风洞锦标赛并且获得了第三名的佳绩。

从此,在那些极限运动爱好者们的W信群里,会看到安安不是在这里跳伞就是在那里滑雪或者潜水的身影……

翼装飞行的向死而生:就让安安静静的离开吧


细数安安以上所学的技能,可能我们80%的普通人一生也难以触及一二,而站在人群中的安安,或许与一般的大学女孩无异,虽然浑身散发着诸多极限运动的闪光点,但她从不在人前炫耀,她知道自己酷爱的是一种小众运动,更懂得自己骨子里和同龄人追求的“不一样”,所以,她近乎倔强的偏爱着极限运动,用自己的生命把它爱到了极致。一个眼里没有“恐惧、死亡”的追梦者,注定不会被常人所理解,自古以来“英雄”都是孤独的,高处不胜寒的炫丽风景,也只能孤芳自赏而已。因为这几乎是普通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只因不悔的热爱,哪怕为之粉身碎骨。

正如花木兰,她的宿命或许就是征战疆场,而安安,她生来只为挑战极限、和重力做游戏征服蓝天。也许只因她过早的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靠近死亡的过程,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所以,她才那么义无反顾,选择做自己,翱翔在浩瀚的天地间。

翼装飞行的向死而生:就让安安静静的离开吧


我记得一位网友的评论:在这种极限运动下,早已看淡生死,没有惋惜,死在追梦路上何尝不是一种归宿,有些人碌碌无为,到死连梦都不敢做。

来自“后浪”的思考

我还记得来自B站的那场关于《后浪》的激情澎湃的演讲,视频画面中的跳伞、潜水、摄影、环球旅行……似乎就是为安安这样的女孩量身定做,他们积极向上、敢于冒险、朝气蓬勃,在最好的年纪、最好的时代里演绎着自己的意气风发。

虽然这场演讲最后沦为了“翻车现场”,但对青年人的鼓励和赞赏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为我们展示了“理想中的”自己,明白了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作为支撑,其实我也可以活成那个模样。所以,网上针对“安安的遇难”才会发出各种不同声音,有人说她是炫富的咎由自取,也有人认为这是追梦路上的“舍身取义”,还有人对她表达了深刻的惋惜和同情。这里,引用一句《后浪》里的演讲: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我觉得那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更适合用来悼念安安的离开,仰望星空的人,不应该被嘲笑。

翼装飞行的向死而生:就让安安静静的离开吧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


我不能腐朽,


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这同样也是安安的性格,她生前在社交平台上写道:“为自己而活,我喜欢外面的世界,喜欢挑战自己,追求超越生理极限的感觉,也追求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我们不是安安,无法去感同身受那样的“极限超越”,就如同一位网友调侃道:翼装飞行,我们连去“送死”的资本都没有,贫穷保护了我的生命。相对于我们活着的人,难道不应该在安安身上萌生出些许的启示吗?在充满了“前浪、后浪”奔涌的泥石流中,你是否还有勇气继续坚持一些东西?或者只能被前进的洪流夹裹着一路随波逐流?

保尔柯察金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说道: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因为生活充满了太多的颠沛流离和身不由己,而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且行且珍惜。

翼装飞行的向死而生:就让安安静静的离开吧


结语

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安安,也不想成为安安,我们敬佩她追逐梦想、超越极限、征服自然的勇气,但我们更应该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未知的神秘!安安犹如夜空中的那颗流星,仓促而华丽的陨落在天地间,留下满地的唏嘘和感叹。最后,借用“中国翼装极限跳伞第一人”徐凯在朋友圈的那句话:请大家让安安 静静的离开……愿她化作一只飞鸟,永远自由的翱翔在云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习水   海德格尔   后浪   安安   马丁   风洞   潜水员   生前   极限运动   眼里   勇气   极限   生命   女孩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