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的天花板 时刻在下压

最近,一条上海大龄高知男子向市长写信求职,入职一个月后离职的新闻,被网络上广泛关注。事情的起因是上海一位48岁的男子,写了一封求助信给上海市长,信中写道:


“虽然我是硕士/本科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上海人,也曾经在知名外企工作过近20年,也做过好些年的外企高管,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有过硬的管理以及业务能力,不过自从2018年离职后就一直未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工作。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已经48岁了,绝大部分公司和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原则上不会考虑录用我这样的大龄青年;我也尝试过自主创业,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中年危机的天花板 时刻在下压

相关求助信截图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复称,已安排写信人王先生所在的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与其对接,最终王先生被推荐了四家公司,他选择了三家进行面试,并在其中一家入职。事情本以为就这样结束,但是在入职一个月后,王先生竟然离职了。这一点让人十分意外。

据悉王先生离职的原因是企业文化的差异,他原本就职于外企,现在换到民企,虽任职于市场部副总,但是各方面条件以及氛围还是不合适。

这条离职理由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如果有能力,谈何适应不适应呢?人要适应企业文化,而不是要企业适应你;如果有能力,为什么会创业不成功呢?......诸如此类。

一时间,大众的关注,从事件上升到了个人本身。48岁,在职场上,已经没有竞争优势,到了天花板,但是如果还是以局限性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未免太过天真,甚至矫情。当事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少,成为聚焦的核心。

48岁,任职于外企高管,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什么会突然离职?为什么在离职后,没有及时为自己铺好路?人生已近半百,为什么没有为自己攒够足够的人脉,在社会晃荡三年,仍然没有合适的容身之所?反反复复类似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敲打着当事人,但也同时给当下的职场人,特别是职场中年人,敲响了危机的警钟,如果是我,会怎么样?会不会也在求职大潮中,徘徊三年,无处安身?职场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是能力还是年龄?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又或是别的?

这种问题,会一次又一次拷问每个人的内心,内卷如此之严重,每个人都在夹缝中生存,连呼吸都变得沉重的一线城市,每天一睁眼面对的就是房贷、车贷,各种还款压力,或是租房、吃穿用日常的开销,张嘴就得花钱,过去我们说谈虎色变,现在是谈“钱”色变。在赚钱越来越不易的今天,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作为一个职场中年人,拿什么去和年轻人拼?

拼年龄吗?没有任何优势。拼阅历吗?再干几年,该有的资历都有了,工作领域的范围早就摸得滚瓜烂熟了,那拼什么?能力?能力这个词的定义太广了,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处事能力,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等等,各方面都可以统称为能力,而真正具备样样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又有多少呢?也许这才是中年人需要拼的硬通货,这才是叫得响的硬实力。年龄不是危机,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不足才是危机,人长了岁数,但同时也要增长心智。当领导的,未必是专家,但一定是“管”家,他擅长用人、管理的技巧,知人善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统领全局,这才是领导需要具备的驾驭能力。

而身在外企多年,熟悉的氛围突然转变到陌生的民企,这样的环境差距一定是存在的,但是更多是心理准备要充分,既然想要就业,就要先满足糊口的需求,如果是还要选择以前的环境,就要放弃其他的因素。人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想明白了,就没有那么多痛苦了。这就是人之所以困惑、迷茫的原因。

职场危机,看似离年轻人很远,但其实任何基石都是从底座打起的,只有处理好小事了,才有能力承担大任,也许这件事情的警钟不是敲响给中年人的,而是给每一个在职场中打拼的打工人。

中年危机的天花板 时刻在下压

本文原创 欢迎留言互动 我们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高知   危机   民企   警钟   英语   企业文化   中年人   流利   外企   天花板   上海   中年   合适   年龄   时刻   原因   能力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