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2021年选秀季,利路修成了最惹人注目的选手,没有之一。


人人都想看他上班。


回顾往年,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唱跳实力并不出众,但个性十足的选手,成为节目的话题度担当,比如杨超越、王菊和虞书欣。


杨超越以“全村的希望”闯入人们视野,粗粝且真实,在精致偶像中脱颖而出;王菊重新定义女团,以自信自立的姿态成为女性主义的标签;虞书欣富二代出身,小作精的个性深入人心,成为矫揉但不做作的一朵奇葩。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杨超越大哭


她们身上的特质切中时下的群体心理,让个性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公共话题,激发广泛共鸣。


话题选手利路修,与前者都不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位来自俄罗斯的选手在节目里总面无表情,严苛遵循着家乡的传统——“无缘无故笑,是傻瓜行为”。他敷衍营业,渴望淘汰,逃避镜头。他的“丧”在一众希望被看到被喜爱,以“越努力越幸运”为宗旨的偶像预备役里,特立独行。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丧系爱豆”,正当红。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来自俄罗斯的中文老师


2021这一波选秀,无论是《创造营》还是《青春有你》,在选手配置上都有刻意设置话题,请来诸多颇具争议的“非常规”选手。比如,模仿王菊重新定义男团的熊猫堂兄弟。还有,模仿虞书欣以reaction出圈的韩佩泉。


利路修的出现,完全在规划之外。首先,他并非自愿参加选秀。


去年10月27日,腾讯官宣《创造营2021》初步消息,决定打造一支国际男团。发起人团长邓超在VCR中透露,将“会有更多的来自各个国家的选手参与节目”。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利路修(图右)


难料,国际疫情形势迟迟未见转机,网传,《创造营》原本约定的一部分国际选手无法抵达中国参赛,为保证节目顺利进行,“凑齐人数”,在录制前五天,中文老师利路修被临时“拉壮丁”。


利路修在节目里说,“我来这里是来帮助两个朋友学汉语,导演看到我,觉得我会说中文,然后我长得也还可以,所以他们说你要不要来试试新的生活。”


不知道这中间经过了怎样的沟通,利路修本以为体验一个月,没想到一直待了三个月。如果第一轮没有被淘汰,还将待上更久,他在采访里面无表情地吐露心声,“天天唱歌跳舞,很累,有点后悔”“如果一轮还不淘汰我就崩溃了”。对比赛的消极程度,堪称选秀史上第一人。


主题曲评级,从高至低分为A至F班,别人被分入F班沮丧万分,利路修倒窃喜,说,“F means Freedom,就是自由。应该回家。”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主题曲二次创作,选手们纷纷积极报名、认真排演,利路修没有参加,因为“导演说不用参加我就不参加,不是必要的课,所以有机会休息我就休息。”


如此消极怠工,却令观众们直呼,“这不就是上班时的我吗?”


“我还在早起贪黑上学上班,利路修也不许下班,留在训练营唱歌跳舞996”,打工人为选秀里的“同类”踊跃声援,奔走拉票,调侃,“快来投票吧,毕竟能掌控一个人自由的机会不多,来体验一下当精神资本家的滋味”。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3月11日,创造营公布撑腰榜排名,利路修从74名跃升至34名,成功进入第二轮。3月17日,利路修的微博超级话题,在两档节目所有参赛选手中排名第一。


这位在节目里总是满脸愁云的中文老师,火了。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当丧成为icon


粉丝们给利路修投票,多有调戏的意味在。他们发明了粉丝的新形态——“笋丝”,取谐音“损”。利路修愈想被淘汰,粉丝们愈是支持,争当“利老师下班路上的绊脚石”。


笋丝们造梗能力极强,反饭圈规则而行。


粉丝催销量,为偶像花钱,越多越好,但笋丝规定每人只许花一块钱,“多了生气”。


粉丝以偶像的喜恶为意志,禁止任何会伤害偶像的言行;笋丝奉“连利路修的感受都不在乎”为宗旨,开玩笑要“把快乐建立在利老师的痛苦之上”。


粉丝努力打投,送偶像高位出道;笋丝也努力打投,把目标定在第12名,想让利路修“卡位淘汰”。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利路修粉丝们的反饭圈原则


如此不合常理的群体,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这现象似曾相识。


两年前,《创造101》,同样特立独行的选手王菊,也曾引发这样的破圈。


那个皮肤黝黑,个性要强的女孩在节目里说,“有人说我这样子不适合做女团,可是做女团的标准是什么?在我这里,标准和包袱都已经被我吃掉了,而你们手里握着的,是重新定义中国第一女团的权利。”


她的粉丝自称“陶渊明”,创造了一系列“菊言菊语”,以另类的方式为菊姐声援,一时间,王菊成为反叛工业审美的文化icon。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王菊接受采访

一位博主评论,王菊的粉丝粉的不是王菊,他们的爱豆可以是王菊或者张菊或者李菊,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场行为艺术的游戏中快乐一番,他们粉的是能够这样开心的自己。


利路修同样如此。他成为了icon,人们在他身上看到无奈,看到沮丧,看到被生活所迫的自己。


人们发现,在成为选手之前,利路修当过中文老师,做过俄罗斯代购,当过模特,还涉足过服装设计。痕迹遍布全网二十余个社交软件,拼凑出他平凡且忙碌的过往。


尽管思想消极,对舞台毫无梦想,在目前已录制的三次表演中,利路修没有划水和敷衍,都尽力完成。从未学过唱歌跳舞,但动作全部跟上,音准基本在调,令抱着吃瓜看热闹来观看的人们吃惊。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利路修接受采访截图


节目花絮里,舞蹈老师鼓励他“为了别人的梦想努力”,他会为了不拖队友后腿,练习到凌晨五点。观众在批评某些选手不思进取时甚至会说,“看看利老师,天天想回家,都比你努力。”


“这才是真正的打工人,”一位为利路修投票的粉丝说,“这么不想工作,不想上班,还是会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不给别人添麻烦。”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丧系艺人,我们喜欢他们什么?


丧文化悄然兴起,不少艺人因此走红。


代表人物,李诞。他的“朋友们,人间不值得”,与太宰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成为丧文化簇拥者的名言金句。


颓丧,是他脱口秀的风格。“先拿自己不当回事,才拿别人不当回事。积极的成功者,大家见得太多了,他用自己的垫底反衬每一个人的人生还有希望。”史航这么评价李诞。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李诞


歌坛新秀毛不易的一系列成名作,大多也在表达不强求、不用力、不反抗的人生态度。“像我这样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唱出淡淡的不甘,“清醒的人最荒唐”,唱出已释怀的感伤。


为人上,他也相当温吞、低迷,在节目上不主动发言,不主动表现,总是一副腼腆的笑容,安静地看着其他嘉宾。


用毛不易自己的话说,他的人生态度,是“把自己欣然交付给命运”。


那一届偶像选秀节目,相貌不出众的毛不易拿了第一名,正因为他歌曲中的忧愁和怅然,唱进了平凡人的心里。


青春(2017明日之子第十七期现场)毛不易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还有去年夏天,在《脱口秀大会》上一炮而红的李雪琴。李诞形容她,“像是刚从东北的被窝里一把薅出来,被强迫地扔在这个舞台上,根本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一切。


李雪琴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站上舞台,总是唉声叹气地开场,似是和老朋友们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她用幽默的语言把自己悲惨的经历包装成段子,七分自嘲,三分丧。


70后媒体人何润锋不解李雪琴为何因“丧”走红。他在一次采访中问她,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普遍越来越丧?


“我觉得丧是一个缓冲,本身你工作压力就很大,精神再紧绷,这人就容易废。像老话老说,平时身体老好的人活不过那些病歪的。”李雪琴同样不解何润锋的疑惑。


何润锋说,“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想好好上班……”


“你们那时候起码还能正常上下班吧?让我妈那个年代的人去想象现在的工作强度,那都不可能。都累成这样了丧两句又能咋的?”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李雪琴在《脱口秀大会》


“很多人的丧就是,我到底要累到啥程度才能往前走一步,不知道。”李雪琴说。


当“内卷”“打工人”“社畜”成为社会流行词,便可见一斑,社会竞争如何激烈,凭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如何渺茫。年轻人没有没有根基,在时代性的危机面前缺乏应对能力,所以他们容易无望,容易感到幻灭和无力,转而成为丧文化的信徒。


李诞那句广为人知的名言,其实并不完整,被忽略的前提条件是,“开心点”。“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


当用“丧”消解了现实世界压迫在自己身上的重负,深感人间不值得之后,年轻人才短暂地感受得到“开心”。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我很喜欢


看看这些“丧系爱豆”,有人运营着一家庞大的喜剧公司,生产爆款节目,有人以比赛第一出道,成为歌坛新秀,有人从北大新闻系毕业,成为一名头部自媒体博主。


当然,还有利老师。他正在创造营里尽职尽责地学唱跳,一时半会还下不了班。


人们在他身上看见自己,看见沮丧着但仍想对生活负责的所有人。


文章来源:勿以类拒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脱口秀   男团   俄罗斯   特立独行   中文   选手   偶像   粉丝   身上   努力   节目   老师   话题   个性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