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心理学》:重塑自我是走出伤痛,拥抱幸福的必经之路

欢迎点击关注,让我们共同成长!

《分手心理学》:重塑自我是走出伤痛,拥抱幸福的必经之路

多年之后,我仍然对之前的一件事记忆犹新。

那是大学毕业之后的秋天,我和当时的男朋友正并肩走在林间小路上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突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瞬间局促不安,我感受到了一丝异样,可由于对感情的信任,我并没有继续追究。

几天之后,他跟我提出了分手,理由是他喜欢上了公司经理的女儿,所以不能再跟我继续在一起了。

当时的我,心痛的手都在发抖,可是仍然平静的答应了他的要求,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一片云彩。

可实际的我却并没有看上去那么洒脱,白天怕父母家人担心尽量表现得若无其事,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却骗不了自己。

《分手心理学》:重塑自我是走出伤痛,拥抱幸福的必经之路

关于分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从两小无猜到白发苍苍的感情固然是美好的,可是却只有少数人可以拥有。

但神奇的是,那时候让人痛彻心扉的经历,在多年之后我却可以释然地想对它说一句谢谢,因为它带给了我很大的成长。

让我从曾经那个幼稚的小女生,变成了通透成熟的女人。也让我在重塑自我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

其实经历本身并不能让人获得成长,而对经历的思考和理解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曹雪敏在《分手心理学》一书中说:

人生的这段脆弱期,是重塑你对感情的理解、重建自我的最好的时期。

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去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重塑自我。

《分手心理学》:重塑自我是走出伤痛,拥抱幸福的必经之路

1.发现自我

曹雪敏在《分手心理学》中告诉我们:

你之所以会感到自己的内心是受伤的,是因为你没有被爱,被需要,被真正地看见的感觉,即使身边有人相伴,但依然感觉自己孤独且无助,甚至无法把这些空虚和感受说出口。于是,你会没有自我价值感,你会失去对生活的掌控。

在我的原生家庭中,我妈妈的控制欲特别强,导致从小到大,我的自我价值感极低,日积月累便产生了自卑的心态,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其实是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的匮乏感存在。

而匮乏感强的人,配得感必定会很弱。这种心态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最亲近的人,所以大学时期,我的男朋友就去选择了比我条件更好的人。

还有个朋友,是个女生,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只是个子有点矮。

原本她也没太在意自己的身高,可自从无意间从男朋友的口中得知对方觉得她矮,所以她为了弥补自认为不足的地方,就对自己的男朋友特别好。

似乎对他越好,他就能越忽视她的缺点。

可让她意外的是,即使她付出了那么多,男生最终还是离开了,找了个高个子的女朋友。

而那个女生在分手之后,各种买增高鞋,吃增高保健品,无论在哪都穿着高跟鞋。

可后来她发现这样并没有什么效果,不但个子没有变高,还把自己累得精疲力尽。所幸她就不再和自己的身高死磕,而是开始把精力放在如何让自己内心强大上面。

因为她有所觉知,失恋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她的外在的身高,而是她内心的身高。

所以发现自我其实就是开启自己的觉知模式,正视那个我们不愿意面对的自己,因为只有敢于正视那个有缺陷的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接纳它,拥抱它,与它和平相处。

《分手心理学》:重塑自我是走出伤痛,拥抱幸福的必经之路

2.认识自我

在认识自我之前,我们首先要分清自卑和不接纳自己的区别。

曹雪敏在《分手心理学》中告诉我们:

自卑是你觉得自己某方面不好,渐渐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这种感觉甚至阻碍了你展现自己优秀的那些方面。不接纳自己是你觉得自己某些方面不好,于是你把自己不好的那些方面深深地藏了起来,只愿意展现自信的那些,但你的内心始终受到缺陷带来的困扰。

例如一个女生跳舞跳得很好,可是逐渐她发现无论自己跳舞跳得多么优秀,始终得不到领舞的位置,后来她意识到了这原来是由于她长得不够漂亮。

如果她因此而自卑,那么她就会不愿意出现在大家面前,即使老师让她给大家展示她做得很棒的动作,她也会不愿意。

而如果她不接纳自己,那么她会在只要让大家看不到她的脸的前提下,把她的舞蹈视频传到各大网络平台上,但她从不会回应网友对她长相的好奇。

自卑的人除了不接纳自己,他的胜任感也是很薄弱的,他对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并且用别人的评价标准对自己进行定义。

因为对别人的评判太过在意,所以自卑的人通常都很敏感,因此他们的觉知能力会比常人更高。从这种角度上看,这是这类人的优点所在。

觉知能力是可以让人们快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最终就会使人变得越来越优秀。

可是自卑的人内在却始终是匮乏的,是缺乏力量的。

因为他们的力量来自别人的评判,如果别人口中的自己是优秀的,那么他们才会有力量感,而一旦别人口中的自己是有缺陷的,那么他们的力量就会瞬间被抽离。

但其实真正的力量从来都不是来自于外在的,而是来自于自身。

所以如果想战胜自卑,首先我们就要重新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接纳它。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盗梦者说:“一个念头就像一颗种子,只要它植入了人们的头脑,就会自己生长。”

《分手心理学》:重塑自我是走出伤痛,拥抱幸福的必经之路

只有自己从内心当中真正认可了自己,才会把那颗种子连根拔起,从而重新产生力量,让自信快速生长。

就像我那个矮个子的朋友,后来把心思都放在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上,上班的时候认真工作,下班和平时休息时就把自己泡在图书馆,瑜伽健身样样不落,没事还去学一学烘培。

时间久了,她的气质都有所改变了,不再是之前那个唯唯诺诺的小女生,而是变得自信而阳光,从容而优雅。

而那时候围绕在她身边的人,早已不提身高长相,都被她浑身散发出的光彩所吸引。

看见自己,认识自己,是重建自我的必经之路,也是打败自卑最好的方法。可这并不是我们努力的终点,我们最终需要重建自我,去和那个更加优秀的自己相遇。

《分手心理学》:重塑自我是走出伤痛,拥抱幸福的必经之路

3.重塑自我

我们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伤害,这是谁都避免不了的问题。

所以重建自我的第一步,就需要我们不能惧怕伤害,因为不畏惧,才能够正确去面对。

《分手心理学》书中所说:

“有的人幸福是因为运气,有的人幸福是因为实力。拥有创造幸福的实力,才会真正地拥有长久和安全的幸福。”

所以说,创造幸福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同样是重建自我的过程。

其实成长的本质就是对本能的超越。在我们本该痛苦的时候,如果我们会从其他视角去思考问题,或许痛苦就会变成一种幸运。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结束或许是最好的结果,因为那意味着可能会有新的机会。

所谓成长就是能够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就像成熟的善良不只是能看得到美好的东西,而是即使透过丑恶也依然能够看到希望。

就像前文所说的我的大学时期的那段失败的感情中,对方确实是有自己的问题存在。可是那并不代表了我就没有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完成的功课,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结果。

对一个问题的探索深度,取决于当事人观察世界的深度。而当事人观察问题的深度也决定了其解决问题的深度。

所以当下的我们想要重建自我,就应该抱有终身学习的心态,不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觉知能力,才能真正在伤痛中锤炼地更加优秀而自信。

《分手心理学》:重塑自我是走出伤痛,拥抱幸福的必经之路

《分手心理学》这本书由复旦大学心理学博士生曹雪敏所著,它可以让我们从感受分手的痛苦中,认识到重建自我的方式。

曹雪敏在书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心理学理论引导读者,让读者引发新的思考和反思,并和受伤的自我进行对话,最终帮助我们接触分手的困惑,打开个人成长的大门。

喜欢或有需要的朋友欢迎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分手心理学 ¥37.4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知能   心理学   幸福   必经之路   匮乏   自卑   伤痛   深度   身高   男朋友   自信   内心   不好   力量   自我   优秀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