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前段时间,日本倾倒核废料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小妹到现在仍在心惊胆战。

毕竟是与核相关,哪怕只在一个小小环节出了差错,那都极有可能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人类历史上公认的最大核危机是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但其实在它之前还有一次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边缘的核危机。

所幸就在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出现,阻挡了这一场世界浩劫——

《信使》
The Courier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表演散场,一名苏联高级官员欧列格潘科夫斯基拦住了刚从剧院看完表演出来的两个美国年轻人,希望可以帮自己捎个口信。

二战结束后,潘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目前分管科技与对西方的情报收集工作。

因为工作便利,潘可以接触到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量绝密情报,然而不知出于何种动机,他选择了卖国投敌,与西方人进行接触。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此时美苏两国的关系势同水火,两国的情报部门都如临大敌一般时刻注视着对方的举动。

在收到潘发出来的橄榄枝后,美英两国的情报部门很快做出反应,决定与这个苏联高官展开接触。

在苏联,再好的间谍也逃不过克格勃(苏联特务和情报机关)的眼睛,为了掩人耳目,英方物色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葛雷维尔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一名英国的推销员,常年和东欧国家做生意,为人精明强干,圆滑通达,而且没有官方背景,过着有家有口的平凡生活。

商人重利,葛雷维尔有些心动,但又担心此举会将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麻烦之中。

情报部门向其承诺,说除了佩戴一枚特殊的领带夹,他无需做任何具有危险性的事情。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葛雷维尔本以为这就是一场简单的情报渗透行动,但实际上他却完成了一次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伟大任务。

在英国的安排下,葛雷维尔很快进入了苏联并借谈生意的借口和潘接上了头。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后者一眼就看到了他的领带夹,一番试探之后,确认这就是与自己接头的人,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在合作行动中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与诸多谍战片相比,改编自真人真事的《信使》写实感更为强烈,没有酷炫的武打、激烈的枪战和飞车追逐等元素,相反是一部更倾向于角色和演技的谍战片。

让你更关注角色,与角色共情,在每个擦肩而过、你追我赶中提高紧张感。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葛雷维尔是一个普通商人,没有进行过任何与情报活动相关的训练。

传递情报的过程中,他得时刻保持警惕,得把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当成假想敌,遇见任何一个苏联人都不能乱讲话。

因为他不知道哪个房间被安装了窃听器,也不知道对面坐着的陌生人,是不是会读唇语的特工。

葛雷维尔就这样打着做生意的幌子往返于两国。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一次次有惊无险的秘密接触,陆陆续续有五千多份情报被军情六处破译,这其中就包括苏联的核导数量和运载能力以及在美国后院古巴部署的核武器。

美国中央情报局随即派出U2侦察机飞抵古巴空域,利用大口径侦察相机,拍摄到了地面的发射装置,并确认发射装置上安装的是核弹。

潘向美英两国情报人员表达了对于本国领导人可能发动战争的担忧,作为证据,他拿出了一本绝密文件交给两人,并告知对方:

“我提供情报是为了寻求和平,请不要将它用于战争。”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原来苏联的真实实力并非美方所掌握的那般强大,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得知这一情报后,对苏联的态度异常强硬,

终于迫使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撤回在古巴布置核武器的决定,从而避免了一场足以毁灭人类的核战争。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与此同时,西方内部安插的苏联间谍也意识到,有一个高层人物正在不断泄露情报。

克格勃立即着手调查,一场针对葛雷维尔和潘的绞杀令秘密展开。

格雷维尔和潘在敌人铺天盖地地追捕中还是没能离开苏联这片土地,被监禁在牢房中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葛雷维尔被剃光头发,关在臭不可闻的单人牢房,面对各种虐待和酷刑,窗户上的破洞灌进刺骨的冷风。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苏联方面一直威逼利诱,试图让葛雷维尔开口招供,此时葛雷维尔内心唯一的寄托就是能够回家和亲人团聚。

半年时间过去了,迫于舆论压力,苏联方面终于同意让其妻子前来探望。

经过折磨男人已瘦到只剩皮包骨头没了人形,妻子心疼地告诉他:前些日子苏联撤走了古巴的所有导弹,危机已解除。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在之后的一次审讯中,葛雷维尔见到了同样被折磨得一脸憔悴的潘,知道有人监听,潘对葛雷维尔说:

“你只是我的信使,并不知晓情报内容。”

这个身陷囹圄的男人直到最后一刻还是选择保护了自己盟友。

而选择是相互的,出乎监听人的意料,葛雷维尔竟在此刻毫不犹豫地坐实了自己的间谍身份,格雷维尔告诉潘,危机解除,因为他的努力,一场核战得以避免。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故事的最后,历经数年关押的格雷维尔终于重获自由,回到自己的故土与亲人团聚,直到90年代才安然离世。

而潘在不久之后就被处决秘密安葬,家人没有受到牵连。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葛雷维尔的饰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影片中贡献了出色的演技,在监狱戏中更是不惜自毁形象,赋予角色非常强烈的感染力。

而潘的扮演者梅拉布·尼尼泽,在和康伯巴奇的对手戏中更是将一名情报老将的深沉睿智表现的淋漓尽致。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虽说影片在改编的过程中掺入了不少水分,在人物投诚动机和内心戏的处理上明显火候不足,

细思之下逻辑和情感很难划上等号,导致割裂感太强,但不可否认的是,确是谍战系列的又一佳作。

救命,头一次为“卖国贼”叛逃叫好

正如书中所言:灾难降临在别人身上,是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则是命运。

是的,命运无理可循,而这正是这部影片的可贵之处,它着重刻画了主人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内心并抛出了一个很大的话题:

当你被迫成为英雄,为了全人类的存亡,你愿意舍弃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赫鲁晓夫   古巴   苏联   领带夹   克格勃   卖国贼   牢房   信使   核武器   美国   间谍   情报   内心   角色   部门   秘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