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缺爱”的孩子,身上会有几种比较明显的特征


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为了孩子愿意倾其所有。如果说有的孩子内心缺爱,一定会有一大批父母站出来反驳。我们尽全力把最好的都给他,衣食无忧、上最好的学校、满足丰厚的物质。甚至有的宝宝如果要天上的星星,即使有10%的实现可能,父母都愿意试试,这样还会缺爱?只满足物质的父母,可能没有了解过孩子内心的需求。  艾默生是美国的一位思想家他曾说:孩子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陪伴、爱的质量和榜样示范,可以决定他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丰衣足食,表达了父母的一种爱,很多家长除此之外也很重视陪伴、沟通,给予孩子物质和心理上的爱,他们希望孩子将来是阳光、自信有担当。相反,那些物质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父母陪伴少的孩子,身上都有着相似的明显特征。  内心“缺爱”的孩子身上有几种明显的特征,父母要重视 

 1、胆小、不爱交流  最好的教育之一就是父母的陪伴,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有情绪时开导他、有禁不止表扬他。孩子从这些陪伴中获得温暖和安全感,从而做一个自信、阳光、快乐开朗的人。  反之,缺少陪伴的孩子经常独自面对一些事情。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有情绪时只能闷在心里,日积月累缺少安全感、性格懦弱,失去和人交流的兴趣。  

2、外表倔强,内心脆弱  少了陪伴的孩子,内心缺失父母的鼓励关怀。变得敏感,对外界缺乏安全感。用倔强的外表来保护自己,掩饰了内心的脆弱与不安。  

3、在意他人、忽视自我  生活中很多孩子在意他人感受,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内心缺失的爱和安全感,急切地想在身边找到。害怕失去,用自己的卑微来维持友谊,这是心理缺爱的表现。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孩子是开朗、自信的。与人相处平等交往,不会患得患失。 

 父母怎样做高质量的陪伴?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每天都在家。父母都在身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这不是陪伴吗?可孩子的种种表现还是,让人觉得他不快乐,不自信,甚至有时会做出格的事,让父母有想暴力的冲动。陪伴不是给他吃饱穿暖在身边就可以,走进内心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1、多鼓励、表扬给他自信  美国的幼儿园曾做过一个测试,出一些题目给孩子们。在他们解答过后,对一部分孩子说:你们很努力答对了8道题,对另一部分说:你们很聪明答对了8道题。接着又给出两组题,让他们选择。一组是很容易的,但学不到新的知识。一组是具有挑战性,可以学到新知识。  结果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大部分选的是容易的那组,而被表扬努力的孩子90%以上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一组。被表扬聪明的孩子,担心自己因为下次的失利而失去认可,所以选择容易的。而被鼓励努力的孩子,内心懂得自己得到的认可,是通过努力得来的。所以再次遇到事情,会更加努力。  表扬不是和真聪明、真棒划等号,这样让孩子得到的不是自信而是自负。鼓励和表扬建立于成长中的细节上,孩子学习进步、友善的举动等具体的事情。表扬、鼓励需要技巧,才能给孩子自信。  

2、陪伴是父母双方的事情  父亲在孩子心目中是高大、无所不能的形象。父亲经常和孩子聊天、陪着他一起运动、玩耍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自信自立、坚强勇敢的性格。都说母亲温柔如水,母亲的陪伴,处处体现关爱,温暖。让孩子心里有足够的安全感,所以他的内心是阳光的,充满爱的。  总结: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不奢望丰厚的物质享受。而是需要在困惑时有人引导、孤独时有人陪伴、失败时有人鼓励、成功时可以分享可以得到认可。  这些只要父母陪伴,就可以给予他们的。爱孩子,给物质的同时,付出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内心不缺爱,充满阳光,让爱和阳光照亮他未来的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父母对子女最宽厚的爱。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在看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在右下方“在看”处点个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内心   孩子   美国   挑战性   缺失   安全感   在意   自信   特征   物质   聪明   身上   父母   事情   身边   努力   阳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