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和胤祥哥俩感情那么好,没想到他们的儿子却反目成仇,真冤孽

要说雍正和胤祥这哥俩感情好,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这哥俩的感情,不仅是表现在影视小说上,就连在历史上也是有史可循的。胤祥幼时失母,雍正也是从小不得母亲待见的,这哥俩颇有点惺惺相惜,少年时候的雍正,也一直很照顾这个比自己小一些的弟弟。后来,夺嫡之争中,大多数皇子都选择了八爷党,比如九阿哥十阿哥,就连雍正的同胞兄弟十四阿哥,也是八爷党一员。只有十三,始终如一的站在四阿哥身边,陪伴他支持他,为他出谋划策。

雍正和胤祥哥俩感情那么好,没想到他们的儿子却反目成仇,真冤孽

雍正胤祥

就连后来雍正登基以后,要是没有胤祥的军事辅佐,雍正王朝恐怕不会存在,即使康熙传位给雍正,也未必不被八爷党给颠覆政权。所以,胤祥对于雍正的意义,是绝非一般的。当然,雍正自己对胤祥这个弟弟也很够意思,封他为怡硕和亲王,又封他为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也对胤祥十分信任,军事政事都让胤祥一把抓,如果说对于别的兄弟,雍正还会担心他们的居心,那么对于胤祥,他就是十二万分的放心了。毕竟,如果胤祥都不值得信任的话,还有谁值得他信任呢?

因为胤祥对雍正的特殊意义,无论是他的功绩还是他和雍正的情谊,都让雍正不能亏待这个弟弟,于是胤祥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他死后,雍正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值得注意的是,胤祥先于雍正去世,让雍正十分伤心,为了弟弟的离去悲伤不已,就在这个时候,三阿哥允祉就倒霉了,因为在胤祥葬礼上不够伤心,让很伤心的雍正看了碍眼不已,一气之下就将他幽禁了。想起他儿子乾隆皇帝为了富察皇后的死迁怒于阿哥大臣,原来是在雍正这里就有先例啊。

雍正和胤祥哥俩感情那么好,没想到他们的儿子却反目成仇,真冤孽

雍正胤祥

所以,无论是史书上还是史书外,雍正和胤祥这一对,都是绝对的好兄弟,铁板钉钉分不开的好兄弟。一般来说,父辈有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加之还有血缘关系的维系,他们的子辈也应该要感情好才对。不过,让人失望的是,雍正的儿子和胤祥的儿子,可不对盘呢,双方还上演了一场“夺位之争”,哎,他们的父辈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没想到他们这一辈,却又为了奖赏闹翻。

乾隆初期,有一桩著名的弘皙逆案,弘皙是废太子胤礽的儿子,自幼就深受康熙喜爱,都说弘历小时候被康熙养,其实更早以前,康熙捧在手心里的孙子可是弘皙。只是可惜,胤礽当太子当的太久,害怕自己永远只能做个皇帝,频频生事,终于惹得康熙大怒,废了他的太子之位。父亲都不再是太子了,弘皙也从众星捧月的云端跌落。而其实,如果不出那么多的意外,皇位的继承顺序应该是康熙——胤礽——弘皙。所以,到乾隆即位时,他不免有一些难以咽下的怨气,说中一点儿对皇位的觊觎之心都没有,也不可能。

雍正和胤祥哥俩感情那么好,没想到他们的儿子却反目成仇,真冤孽

胤祥

所以乾隆初登基的时候,蠢蠢欲动的弘皙谋划着政变,而胤祥的俩儿子,弘昌和弘皎都参与进了这桩谋逆案。弘昌虽然是庶长子,但是经常惹事生非,也没有承袭到亲王爵位,但是雍正看在胤祥的面子上,也是破格升他为贝子。这本来已经是独一无二的天恩,要不是胤祥和雍正关系好,这好事也不能落到弘昌头上,可是弘昌仍然屡教不改,雍正没有办法,只好以“秉性愚蠢,向来不知率教,伊父怡亲王奏请圈禁在家”为由,交给胤祥在家管教。

而弘皎呢作为胤祥事实上的嫡长子,未得到怡亲王的铁帽子,而被雍正封为宁郡王,作为嫡长子,父亲越过他把怡亲王爵位给了自己的弟弟弘晓,弘皎心里自然些憋屈、失落。这几个同样对现有地位不满的人,满腔的憋屈失落,结果就凑在一起,一拍即合,参与了弘皙逆案。

雍正和胤祥哥俩感情那么好,没想到他们的儿子却反目成仇,真冤孽

弘晳逆案

弘皙逆案后,弘昌被乾隆革去贝勒,逝于三十六年,终年66岁。他是被卷入弘晳案件的4位同辈参与者中,惟一一位身后未得赐谥者,看来乾隆对他怨恨最深。而弘晈,本应革退王爵,但允祥的爵位是雍正亲赐的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于是乾隆认为“此王爵,系皇考特旨,令其永远承袭才”,故从宽保留王号。弘晈死于乾隆二十九年,终年52岁,赐谥良。

没承想,雍正和胤祥两兄弟好了一辈子,他们的后代,却是这样的境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哥俩   雍正   乾隆   王爵   儿子   感情   冤孽   爵位   阿哥   皇位   亲王   长子   太子   康熙   帽子   弟弟   没想到   雍正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