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康熙坐稳皇位,孝庄不惜牺牲娘家利益,改变满清一传统惯例

如果仔细观察皇太极和顺治的后宫,大家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皇太极和顺治的皇后都是来自科尔沁,而且不止一个。比如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哲哲,来自科尔沁,后来被追封为皇后的孝庄,也来自科尔沁;而顺治自己呢,第一任皇后就是他的表姐,他舅舅吴克善的女儿孟古青,也是来自科尔沁,即便他以志趣不合为理由,废了孟古青的后位,第二任皇后,依然来自科尔沁。

为了让康熙坐稳皇位,孝庄不惜牺牲娘家利益,改变满清一传统惯例

剧照

是的,这几乎是满清的一项传统惯例了,皇后必是科尔沁的人,这是满清和科尔沁保持友好关系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联姻,保证彼此之间的互惠互利。而后来康熙皇帝登基,作为太后的孝庄,似乎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促成她的娘家科尔沁和满清的这一友好惯例的。可是,打破这一惯例的,却也正是孝庄本人。

我们都知道,因为董鄂妃的逝世,顺治大受打击,后来也患上天花,英年早逝。他死的时候,就留下一个偌大的王朝给他的老母亲。孝庄没办法,又再次扶着年仅8岁的小皇帝康熙,要帮助他坐稳皇位。

可这实在是太难了啊,当初顺治6岁登基,要搞定虎视眈眈的皇室中人,又要和摄政王多尔衮周旋,就已经让她死了无数的脑细胞了,如今围绕在小皇帝康熙周围的,不仅有外在的威胁,还有四大辅臣的制衡。

为了让康熙坐稳皇位,孝庄不惜牺牲娘家利益,改变满清一传统惯例

剧照

原来,当时顺治临终的时候,考虑到幼子登基,难以肩负起国家大任,于是指认了四个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辅政治国。原本顺治想着这四人互相制衡,共同辅佐康熙,等到康熙长大成人亲政,国家也能平稳运行。

然而随着四大臣内部实力的变化,局势慢慢向很微妙的情况发展。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势力反而愈加壮大,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而索尼呢,虽然历经三朝,有一定的政治资本,却不愿意卷入这些争斗,对鳌拜采取回避政策;而遏必隆又是一个两边倒的人物,根本靠不住,小皇帝康熙面临的局面,危险的很哪。

在这个时候,他睿智的祖母孝庄太后,果断的下了一个决定,为了遏制鳌拜,让康熙坐稳皇帝这个位置,她一改皇后来自科尔沁的这个传统,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为康熙的皇后。这样,康熙才能获得索尼家族的全力支持。

为了让康熙坐稳皇位,孝庄不惜牺牲娘家利益,改变满清一传统惯例

剧照

选择索尼的孙女,孝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索尼历经三朝,虽然一副不想管事情的样子,然而实力摆在那里,只要他想,就能帮康熙大大的遏制鳌拜势力;而鳌拜的野心已经很张狂了,他的女儿是万万不能选的。遏必隆是个墙头草,不能完全依靠,也不能完全放弃,所以遏必隆的女儿入宫为妃。所以,索尼是一定要极力争取的,立他的孙女做皇后,最为合适。

于是,在孝庄的活动下,虽然鳌拜极力阻止,康熙四年,年仅12岁的索尼孙女,还是嫁入皇宫,成为了赫舍里皇后。后来,在索尼家族的支持下,康熙也逐渐坐稳了皇位。不得不说,孝庄真的是极具政治智慧的一个女人。她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察觉到了形势,有果断的打破满清和科尔沁的传统惯例,让索尼的孙女做皇后,成为了康熙一大助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皇位   满清   科尔沁   惯例   康熙   传统   太极   索尼   顺治   太后   孙女   娘家   剧照   皇后   牺牲   利益   女儿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