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尊严不顾一切追求张兆和,婚后沈从文却痛苦地说,她不爱我

一个浪漫的人,却未必是一个情深的人。

一个情深的人,又未必是一个长情的人。

一个长情的人,又未必是一个忠贞的人。

虽然沈从文写下许许多多浪漫的诗句,他也说过一生只爱一个人,然而,在爱情这条道路上,沈从文也没有做到从一而终。

该怎么去说故事的开始呢?

那是一个激越的年代,新旧交替,文学昌盛,出现了许许多多有才的诗人作家,沈从文就是其中一个。

他虽然只有小学学历,但是在文学上的成就却很高,也正是因为如此,胡适聘请他到上海当了老师。

而就在那里,沈从文遇到了张兆和。

该怎么说两人的相识呢?我想张兆和之于沈从文,就像是《平凡的世界》里的晓霞之余少平吧,她们都一样的年轻、漂亮、且富有学识、有良好的修养,是那个时代里,先进优秀的女性代表。

沈从文对张兆和充满向往,他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落后偏僻的地方,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见过张兆和这样学识气度的女子,他爱上了张兆和。

放弃尊严不顾一切追求张兆和,婚后沈从文却痛苦地说,她不爱我

而对于张兆和来说,这却是完全没有想到过的事情。沈从文是她的老师,她只把他当老师看待。而且,他们相差太多了。

在当时的情况来说,沈从文只不过是个穷小子,充其量是才华比较出众的穷小子,但却无法掩盖他的其他不足,他并没有广博全面的知识,也并没有良好的学者气度,甚至就连一口普通话都说不准,经常是磕磕巴巴的湘西土话。

而张兆和呢,她出身于名门望族,家族底蕴深厚,不仅是在学识上,在修养气度上,举手投足间,都完全是名门淑女的范儿。

这样的他们,又怎么会是相配的呢?

可是爱情的风,吹得那样猛烈,沈从文不愿意放弃。骨子里,他有点像少平。出身农村却又接受过教育,愿意去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带着文人的骄傲骨气,另一方面在面对更广阔的的大都市时,又难免自卑。

所以在面对和张兆和的巨大差异时,沈从文也并不是不自卑,只是爱情让他无从顾及骄傲。他对张兆和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给她写了无数的情书。

沈从文这样高调的追求,终于渐渐传出了风声,而张兆和对此感觉很困扰,她直接去找了校长胡适,表示老师骚扰她。

放弃尊严不顾一切追求张兆和,婚后沈从文却痛苦地说,她不爱我

但是,胡适却当起了说客,他对张兆和说: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兆和马上回了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因为是沈从文的好朋友,胡适为沈从文说了很多好话,希望她再考虑考虑,但是张兆和始终不为所动。

但是,沈从文并没有放弃。

他依然给她写很多很多的情书,在他的文学加持上,他的情书浪漫又多情,而女孩子敏感纤弱的心,又怎能禁得起这样长期的追求?最终,她默许了沈从文的追求。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的中央公园举行了婚礼。

如果是在小说里,故事应该就此划上句点,才子和佳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只是,生活毕竟不是小说。婚前的风花雪月容易,婚后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考验。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禁不起婚后生活考验的,居然是一直以来都对张兆和痴心不已的沈从文。

固然最开始张兆和并不喜欢沈从文,可是婚后,她也是抱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心态的,她一心一意的为他们的小家庭谋划,油盐酱醋,日常开支,生活开销等等,虽繁琐却充满了烟火气,本该是俗世夫妻最幸福的象征。但是,对这种生活不适应的,却是沈从文。他的脑子里太多浪漫的想法了,却忘了了婚姻不仅是恋爱时的风花雪月,还多了责任。他有文人的追求和爱面子,即便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还是会拿所剩无几的钱,却买古董、艺术品,也会打肿脸充胖子的借钱给朋友。

这些,都是张兆和所无法理解的,或许因为她操持了一个家庭吧,更懂得生活的不易,也因为这种理念上的差异,他们多次争吵,沈从文痛苦无比,他在张兆和面前,总是缺了那么一点自信。他也慢慢发现,当融入现实的生活里,他和张兆和也并不是那么和谐。

就在这种心情的驱动下,沈从文出轨了,对象是他的女粉丝高青子,高青子带给沈从文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她崇拜他,尊敬他,把他当成人生的偶像,在高青子这里,他得到了在张兆和身上从未得到的满足感。

放弃尊严不顾一切追求张兆和,婚后沈从文却痛苦地说,她不爱我

他不一定爱高青子,但却还是没有抵制住诱惑,和高青子在一起了。即便如此,在背叛了张兆和的情况下,你很难想象,他的最爱居然还是张兆和,或许说,一直爱的都是张兆和。

明明他已经费尽心思娶到了张兆和,张兆和也一心和他过日子,他却背叛了张兆和。或许我们只能说,沈从文的爱情观还不够成熟吧。他有追求一个人的勇气,却没有为爱承担的勇气。能够给的了张兆和风花雪月的情话,却承担不起她一生的重任。

张兆和终究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她平静但是失望,骨子里的自傲,让她不愿意去委曲求全,他们的关系渐渐降至冰点。到了后来,更是因为政见上的不合,到了分居的状态,只有到每天晚上,他才能回家去吃饭,走之前,还要带着早饭和中饭。沈从文在政治上孤立无援,在家庭上又遭到了自己结发妻子和儿子的拒绝。

没有想到,曾经让无数人称羡的才子佳人,最终还是走到这一步。

沈从文在婚姻上一时的迷失,让他失去了张兆和的心,而他却在后来的半生,一直想念着张兆和。

即便是晚年被下放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张兆和。张兆和的姐姐张允和去看他,他还拿出一封信,面带羞涩又伤感的说:这是三姐(张兆和)给我的第一封信。

张允和永远记得,沈从文宝贝的把信件放在胸前,珍而重之的珍藏,又哭又笑!那样子,分明还是热恋中的少年。

他对张兆和的心,一如当年。

放弃尊严不顾一切追求张兆和,婚后沈从文却痛苦地说,她不爱我

而后来,当沈从文去世以后,张兆和去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看到他的那些稿子,他的那些信件,他的那些思想,像是触碰到了一个她所不了解的沈从文。张兆和也渐渐明白沈从文的痛苦,在婚姻生活中,她是无可挑剔的妻子,照顾家庭照顾丈夫。然而在感情上,她回应沈从文的实在太少。

她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过去不知道的,如今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如今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胡适   北平   婚后   气度   学识   风花雪月   顽固   文人   尊严   情书   痛苦   婚姻   老师   幸福   家庭   浪漫   爱情   张兆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