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为何在每一封家书都写上“问熹贵妃安”?恋爱脑很可怕

前言

这段时间闲在家里无聊,又重温了下《甄嬛传》,发现很多之前没注意到的点,还是挺有意思的,分享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下。

剧情

虽然历史上的果郡王是活到了乾隆时期,但是《甄嬛传》里的果郡王,却因为和甄嬛的私情暴露,被皇帝借甄嬛的手毒死,也正是因为果郡王的死,才让甄嬛下定决心害死皇帝。而如果不是因为皇帝害死了果郡王,甄嬛原本是打算就这样和皇帝过下去的。

果郡王为何在每一封家书都写上“问熹贵妃安”?恋爱脑很可怕

甄嬛传

在剧中,甄嬛和果郡王的关系,原本皇帝是不知情的。但在凌云峰上,甄嬛、果郡王与可汗有一面之缘,谁料后来竟重逢了。这让皇帝开始怀疑果郡王和甄嬛私情,设计考验。而果郡王果然中计带着家兵去拦截,这让皇帝很膈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尽量避嫌,撇清关系,无疑才是保全二人的最好办法。甄嬛不用说,宫斗中的佼佼者,可以说,甄嬛认真宫斗起来,大部分人都不是她的对手。而且甄嬛自从回宫,也是打算就这样将自己和果郡王的感情埋在心底,不再提起的。所以在皇帝面前,甄嬛一直是表现的可圈可点,让皇帝找不到证据。

只可惜,再厉害的宫斗冠军,也架不住一个猪队友拖后腿。甄嬛虽然已经打算将感情埋藏在心底,保全所有的人。但果郡王,却破绽百出,让皇帝疑心丛生。

果郡王为何在每一封家书都写上“问熹贵妃安”?恋爱脑很可怕

甄嬛传

果郡王的每一封家书,都必定写上“问熹贵妃安”,而这些书信被皇帝截取后,就像是明晃晃的熹妃和果郡王存有私情的铁证,成了皇帝心中的一根刺,才让皇帝下定决心,要除掉果郡王。

那么,果郡王为何每一封信都要带上“熹贵妃安”的字眼呢?他不知道这样会给甄嬛带来麻烦吗?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果郡王是个恋爱脑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在《甄嬛传》这部剧里,虽然果郡王的人设是待人宽厚、一往情深、文武双全型的,但细究果郡王种种行为,还是觉得有点恋爱脑了。比如,一开始明知甄嬛是皇帝宠妃,在喜欢上甄嬛以后,仍不顾身份,不顾避嫌,多次私下接触甄嬛,还将甄嬛的小像一直随身携带。而这个甄嬛小像,后来也成了一次危机,要不是还有浣碧出面解围。可能那次甄嬛很果郡王的私情就暴露了。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后来,明明在皇帝已经怀疑二人的情况下,果郡王仍然还是每次都在书信里提及熹贵妃。究其根底,还是因为果郡王的恋爱脑,才会不顾王府众人、甄嬛家人的安危,不顾及两人私情暴露带来的后果,也要加上那一句“问熹贵妃安”!

果郡王为何在每一封家书都写上“问熹贵妃安”?恋爱脑很可怕

甄嬛传

或许在果郡王看来,他是乐意为甄嬛死的,所以不在乎暴露。然后与此事相关的,会被牵扯进来的那些人,他却忘了去考虑。

其实这倒是和顺治帝有点像,顺治帝为了董鄂妃,不顾高堂老母,嫔妃幼子,天下百姓,出家为僧,失去求生意志,在他们的生命里,爱情高于一切,而想不起其他的责任。

二、果郡王的政治嗅觉不高

果郡王在他那一代的皇子阿哥里排行十七,在康熙的儿子里,算是年纪比较小的了,这也让他躲过了激烈的争储之争。相比于在多年争储之争里锻炼出来的皇帝,果郡王的政治嗅觉明显差的比较多。所以他察觉不到府中的危险,认为寄回去的家书就是安全的。或者说,觉得即便是皇帝察觉了,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处置他们。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份政治嗅觉的敏锐性,才会让他过分乐观的预估了皇帝对自己和甄嬛私情的容忍度,也为他自己的死局埋下了隐患。

果郡王为何在每一封家书都写上“问熹贵妃安”?恋爱脑很可怕

甄嬛传

结尾

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的一些粗浅见解,果郡王为何不顾私情暴露的风险,频频写上“熹贵妃安”?你们的看法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郡王   家书   贵妃   乾隆   死局   容忍度   破绽百出   恋爱   私情   嗅觉   书信   下定决心   皇帝   感情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