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和周总理握手,却故意掏手帕擦手,总理一个动作轻松反击

美国记者和周总理握手,却故意掏手帕擦手,总理一个动作轻松反击

外交,看似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实质上,却是人与人之间的拉锯。面对挑衅,有的人会失控,有的人却能谈笑风生地解决一切争端。这其中,暗藏的,就是个人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的那些年,中国备受冷战思维的压迫,他国领导人总是想让成长中的中国摔一跤,或者再次重蹈覆辙,占据一些已经拿回的领土。

美国记者和周总理握手,却故意掏手帕擦手,总理一个动作轻松反击

不过,中国已不再是19世纪中期的那个政府,中方领导人们用自己的智慧,绝不示弱那些在和平之路上肆意反叛的人。

在历史的征途里,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领袖,为我们的外交史,奉献了光辉的一笔。

晏婴曾说,“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面对利于祖国发展的事物,要拥戴;面对伤害祖国名和誉的人和事,都要憎恶。我们的敬爱周总理和邓小平,在外交风云中不卑不亢保卫山河,故事源远流长。

美国记者和周总理握手,却故意掏手帕擦手,总理一个动作轻松反击

会前两大强硬原则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四五年,过去一年从朝鲜战场上胜利退出。冷战的背景下,中国被邀请前往瑞士日内瓦参与处理朝鲜和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在国家领导人间,儒雅正气的周总理应令出征。

出发前夕,周总理心里知晓这场外交,应该要耗费一番心力,毕竟怀揣霸权主义的美利坚不会给相反阵营的国家好脸色。在发展与建设的节点上,中国应该在此会议上谋求盟友,在世界政局上不至于出局。

美国记者和周总理握手,却故意掏手帕擦手,总理一个动作轻松反击

中国,一直是礼仪之邦。从近代以来,没有主动发起战争,也从不主张侵略他国领土。外交会之前,傲慢的美国一直以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国务卿曾说过中美永不相容的狠话。

强硬态度传到中方的耳朵里,作为代表的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之前,对中方代表团制定了两大原则。

首先,不要与美国代表团主动打招呼;其次,当美方代表团主动伸手致意时,不要回绝,要礼尚往来。

之所以定下强硬的规则,便是表明志向:怀抱我国者,必将和谐回礼;背离中方者,也同会受到孤立。对待政府人员,周恩来总理保持着理性的姿态,而面对美国民众,总理却平易近人。

美国记者和周总理握手,却故意掏手帕擦手,总理一个动作轻松反击

一块手帕下的外交

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美国记者从人群中走出,热情地走向了周总理,并伸出了手,向总理表示亲切问候。周恩来总理看到美国人较为诚挚的面容,便主动也伸出了自己的手,回以礼节。

就在大家沉浸在两秒钟的“中美友好”中时,美国记者突然提高音调,说了句:“我怎么能够和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不应该呀!”

说完之后把手帕拿出来,嫌弃地擦了擦手,之后又把手帕放进裤袋里。

人群的笑意近乎冷却了,空气中流动着一丝微妙的对峙,他们的目光一齐看向了周总理。这时候,周总理微微皱了皱眉头,他慢慢地从口袋里拿出来自己的手帕,也轻轻擦了擦刚刚握的那只手。

之后,周总理径直地走向垃圾桶前,奋力地把手帕丢进了垃圾桶,目光依然柔和地说:“这块手帕脏了”。一步,两步,这是外交史上的重要路程。周总理微笑离开了围挤的人群,中方代表团们走出了一条道。

美国记者和周总理握手,却故意掏手帕擦手,总理一个动作轻松反击

美国记者呆在原地,脸色骤变,恍惚地摸了摸裤袋里的手帕,一时间说不出任何的话。人群在一阵哄笑中散开,这场暗流涌动的手帕对战,以中方不卑不亢的态度拿下全局。

试想,如果当时中方代表气急败坏,和美方记者激烈争吵起,赢家不会是中方,国家的荣誉,会在这场会议中花容失色。于喧嚣中寻静水,在淤泥中巍然独放,周总理沉着应对的外交方式,给中国人长了志气。

以退为进,一块手帕下的外交尽显国家风范,日内瓦会议之后,西方媒体夸赞了中方代表周总理,声称中方代表团是出色的红色外交队伍。

最终,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印度支那战火被迫停息,越南北部摆脱统治,朝鲜从此自由,美国政府从台湾、朝鲜、印度方向歼灭中国的雄心,从此破产。

美国记者和周总理握手,却故意掏手帕擦手,总理一个动作轻松反击

不怕硬仗、也不怕死

1980年后,中国的外交大门重新打开,邓小平领袖在中方外交史上,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改革开放。在1987年的南沙群岛归属问题上菲律宾首脑特别前往中国拜访,邓小平亲自接见。

茶已泡好,两人坐于桌前,菲方首先开口,“南沙群岛,在整体的地理位置上,群岛间相互环绕,和菲律宾是很近的。”

邓小平听完微微一笑,他抬起茶杯饮了一口,“在我看来,从地图上看,菲律宾离中也是很近的。”菲律宾首脑顿时语塞,只能用茶杯中的水,一解沉默。

美国记者和周总理握手,却故意掏手帕擦手,总理一个动作轻松反击

其实,邓小平的只言片语间,传达出一个“不应该用距离来划定归属”的讯息,这种判定方法不合理,如果南沙群岛属于菲律宾,那菲律宾也可以属于中国。

1997年,香港的回归也牵动着邓小平的内心,在和撒切尔夫人交谈时,英方还想以种种方式管制香港,谈判桌上,邓小平撂下一句话,“中国现在,穷还是穷了点,但要说打硬仗,是不怕死的。”

话音一落,可看中方心意已决,自知无趣的英方代表也打了退堂鼓,悻悻地回到英国。在以邓小平领袖为代表的毫不退让的外交手段下,被统治了接近百年的香港殖民地终于回归了中国的怀抱。

美国记者和周总理握手,却故意掏手帕擦手,总理一个动作轻松反击

结语

和当年的日内瓦会议不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还差地面几个台阶的舷梯上时,迫不及待地奔向周恩来,热情握手。正是一代代领导人的智慧和努力,有情有理地开辟了外交时代。

一块手帕教美方做人,一句话语彰显中国气性!有风暴,就勇敢迎面上;有威胁,就放言心中怒。周恩来总理,邓小平领袖用人格的力量,打开了闭塞的外交之路,推动中国立于世界的潮流。

方方正正,有礼貌也有态度,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富强奔走的中国共产党人,峥嵘岁月里,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现在,以及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南沙群岛   印度支那   美国   手帕   日内瓦   菲律宾   朝鲜   美方   中方   代表团   中国   外交   总理   记者   动作   轻松   代表   会议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