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举全国之力也造不出芯片。林毅夫:三年就可以攻克光刻机

伴随着中国的芯片安全问题,光刻机也成为业界焦点。它单价售价超1亿美元,依然供不应求,被认为是摩尔定律当下的重要推手,胜似芯片公司的“印钞机”。它集各学科之大成,设备重达几十吨,需要多台波音飞机运输,被认为是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它虽是工业设备、商业产品,但其命运从未摆脱大国之间的竞合博弈。摩尔定律攻艰2nm 的物理极限的当下,叠加复杂国际关系,光刻机也成为2021年应该了解的行业之一。作为全球光刻机最为前沿的公司,荷兰ASML公司如是说——“如果我们交不出EUV光刻机,摩尔定律就会从此停止”。

张忠谋:举全国之力也造不出芯片。林毅夫:三年就可以攻克光刻机

晶体管密度

过去五十多年,半导体行业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这一经济规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每隔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这意味着每隔18个月,为了实现芯片性能提升一倍以上,芯片的制程就会缩小至少一倍。事实上,在更早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诸如尼康、佳能等光学厂商、Intel等芯片厂商都做出过光刻机。一般来说,芯片的性能受晶体管密度影响,同样面积下晶体管越多,即晶体管线宽越小,芯片性能越强。我们日常听到的几纳米工艺,其中的纳米即代表的相应光刻工艺能加工出的晶体管线宽。因此,可以说,光刻机性能的先进性,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芯片性能的先进性。

张忠谋:举全国之力也造不出芯片。林毅夫:三年就可以攻克光刻机

每一次芯片制程提升有多难? 1nm大约相当于头发直径的五万分之一。要达到这样的精度提升,其难度不难想象。名家观察对于中国芯片技术的开发,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表示,大陆举全国之力也造不出高端芯片;而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则说,就是给中国图纸,中国都造不出光刻机,这样的观点一出,立即引起了中国网友们的热议。无论张忠谋先生的看法是否绝对,国人都会感到很扎心。对此林毅夫院士回应三年就可以攻克光刻机。

张忠谋:举全国之力也造不出芯片。林毅夫:三年就可以攻克光刻机

对于中国芯片技术的开发,也许业内人士和普通民众的看法大相径庭。张忠谋先生和荷兰光刻机巨头表达出这样的观点,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中国缺少在芯片半导体,以及光刻机方面的人才培养,没有足够的人才就无法冲击高端;另一方面是制造光刻机的高端零件被国外企业垄断,想买都买不到,更别提制造了。由于美国掌握着世界顶级芯片技术的众多专利,中国想要绕开研究出替代芯片技术难度很大,之前华为的大多数芯片都是向台积电订制的,在美国禁令下,台积电突然断供华为实属无奈之举。当时比亚迪的总裁王传福就回应了一句话:“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他认为别的国家的人能造,中国人也一样能造,林毅夫院士也表示中国三年就可以攻克光刻机,对此,你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光刻   芯片   华为   荷兰   晶体管   管线   晶体   院士   定律   半导体   先进性   中国   纳米   性能   全国   技术   张忠   林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