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说真的,国庆档大三元,我心中对《攀登者》的期望,是最高的。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我和我的祖国》是献礼C位,即使选用的小人物视角,其格局还是国家历程。

《中国机长》讲述一次危机处理,它的目标是拍成好看又刺激的类型片。

而《攀登者》,则有家国情怀与类型片的双重潜质,既有格局,又有动作场面,拍好了真可能成为中国影史里程碑式的作品。

演员没得说,吴京、张译、胡歌、井柏然,连轻易不接戏主要在家带孩子的章子怡都请了来,流量与实力兼备,说国内顶级阵容不为过吧。

编剧阿来是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尘埃落定》写的很棒,阿来本身是藏族,这个履历也是加分的。

唯一让我极度担心的,是导演李仁港。(而且他还兼着编剧,担心+1)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他最好的作品是《星月童话》,不过已经是20年前的事,他最近十年的成绩如下,我就问你慌不慌吧。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李仁港美术指导出身,确实有特点,我给他四个字的评价:奇技淫巧。

名气最大的就是飞碟帽,无论三国还是明朝,他都会让男主戴帽子,再加上烟熏妆。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动作戏擅长夸张,跟徐克的飘逸还不一样,李仁港给人一种穿着皮裤耍大刀之感,追求视觉上的炫酷。

随便截几个镜头大家感受下。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然后我在《攀登者》的预告片里也看到了类似的动作,就觉得要坏。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果然,李导的发挥很稳定,《攀登者》拍成现在这个样子,至少一多半的锅是他的。

如果从动作娱乐片的角度来衡量,《攀登者》是基本合格的,虽然文戏渣,BGM乱响,但几次登山营救的视听感受,都挺带劲,特效也不五毛,看的出花了钱,动作片的文戏本来就是短板,就不多要求了。

但如果用万众期待的献礼标准来衡量,《攀登者》拍的非常让我失望,别人我不知道哈,反正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两方面:一是方向,二是风格。

先说方向,这是最要命的。

我一直都以为拍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没想到这次历史性的壮举,只表现了十几分钟就,结束了?

现在《攀登者》的主故事线是1975年的二次登顶,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测绘,标定了珠峰的8848.13米高度。(这两次登顶人员不同)

当然也有插红旗俯众山的画面,但篇幅很少,重点刻画登山队员的感情,吴京与章子怡的爱情长跑、胡歌与父亲的约定、井柏然与黑牡丹的情愫,还有就是吴京与张译的纠结兄弟情。

特别重的笔墨放在吴、章的爱情上。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但请回头看看海报上的宣传语:“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现在却变成了《珠峰爱情故事》,完全跑偏了......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我并不是说感情线不好,当然可以加,但“寸土不让”四个字才是这个故事最独特的地方。

我先说说1960年都发生了什么,这并不是个单纯挑战自我的故事,它要开阔悲壮的多,是真正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1953年,新西兰人爱德蒙•希拉里(当时还属于英国自治领)与尼泊尔人丹增从珠峰南坡,实现了人类的首次登顶。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希拉里与丹增

当时正值冷战,西方人登上去了,苏联人说社会主义阵营也不能落后!于是1955年向中国发出邀请,中方派了四个人去莫斯科学习登山技术,有这四人打底,次年中国登山队正式成立,开始训练。

本来苏联是想与中国联合登峰的,但1958年底中苏彻底闹掰,与此同时西藏还发生了叛乱。

珠穆朗玛峰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山,他横跨在中尼边境上,中国提出珠穆朗玛峰一人一半,当时尼泊尔是印度的小弟,印度人喊着:你们中国人都没登上去过,凭什么平分珠峰?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所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登山,上去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吹吹逼,而是宣示领土主权、豁出命也要完成的国家任务。

我们可敬可爱的登山队员们确实是这么做的,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叫挑战不可能。

但这次行动事前非常不被看好,珠峰北坡更陡峭气候也更恶劣,被称为“死亡之路”,还没有队伍成功登顶,中国登山队刚成立四年,无论经验还是技术,都严重不足。

现在去登珠峰的人大多都会选择走南坡,但没办法,要宣示主权,就必须走北坡。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除了自然环境凶险,当时西藏地面也非常不太平,登山队员随身都带枪,旁边有解放军护卫,还有医护人员被匪军杀死的事件,这场叛乱直到1961年才被压下去。

1960年2月,珠峰登山队正式成立,共有200多人,来自各行各业,但没有一个人有8000米以上登山经验。

在登峰之前,有三次高海拔行军,期间多人牺牲,大量人员被冻伤甚至截肢,在那么高的地方物资运送极为艰难,好歹建立了几个营地,准备突击珠峰。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此时只剩下了10个人可供选择,最终是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贡布、许竞五人承担起了冲顶任务。

1960年5月17日,他们在国旗下宣誓,带着一面五星红旗、一座毛主席半身像、与祖国的使命出发。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接下来就是地狱般的体验了。

刚走到三号营地,氧气就不够了,体力不济的许竞留下,其他三人继续向前。

5月24日上午9时,他们到达最难的“第二阶梯”,这是个极为陡的峭壁,刘连满充当人梯架着三人上去,因此体力不支,只好呆在8700米处,当时整个人处于半晕厥状态,刘连满的遗书上写道:

“富洲同志:我没有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三个人去完成吧!我这氧气筒里还有氧气,留给你们三个人胜利回来时用吧!——你们的同志刘连满”。

刘连满没有动用一点剩余物资,躺在岩壁上静待死亡。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晚上7点,氧气早已耗尽,队员浑身是伤,珠峰北坡的登顶窗口期极短,放弃这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三人决定冒死摸黑登顶,完成6亿人民的嘱托。

三人放弃能扔的东西,但依然带着国旗与毛主席像,他们说:死也要死在山顶。

黑夜中的珠穆朗玛峰上,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有极大危险。

经过不可想象的艰难跋涉,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王富洲、屈银华与贡布,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使命,来到了珠穆朗玛峰峰顶。这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而且是在无氧状态下完成的。

这次登顶后,印度就不能再BB什么了,国境线谈判变得顺利。

来看看这四位了不起的英雄吧,请记住他们的样子与名字。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登顶后下撤到8700米处,刘连满竟然还活着,真是不可思议的生命力。

不过有点可惜,由于是凌晨登顶,乌漆麻黑的没有照明,在峰顶的时间又太短,没有拍下照片(后来还被西方质疑),下山时天亮了,屈银华拍下了一张照片,那是壮阔的喜马拉雅群山。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此后他们去到北京,几万人集会欢迎英雄们的归来。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大家来给评评理,就这么个故事,都不用怎么编,直接流水账拍下来,就足以让半个中国泪目了,开卷考试啊同志们!

而现在却变成了动作片加爱情剧,怎么让人满意?

为什么放弃明显更有张力的1960而去拍1975,我猜可能是有顾虑,民族矛盾、Zang毒、外交冲突,这些都是雷,很容易触线,片方干脆选了最安全的方向,但这样会把故事内核丢掉,格局一下子从大平层变成单身公寓。

这是个多么多么棒的题材,太太太可惜了,妈的,我心口又疼了.....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感情戏可以加,但得有技巧,李仁港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不会拍文戏,看看《横空出世》里李幼斌与陈谨的那条线,一共就那么几场戏几分钟,却格外动人,一句“咖啡掉水里了”,让人瞬间泪目。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但现在配菜变主菜,哎.....可惜了这些好演员的努力,其实大家表现都不错,子怡感情充沛,张译又是全场最佳(我为什么要加个又字?),连一向被批评没演技的吴京老师都有不小进步。

只可惜方向跑偏了。

最后看到登山队把国旗插在峰顶,我也很感动,因为这个故事本身真的是太动人,就算改成了这个鸟样子,它依然有力量。

想象一下如果能把方向切对,《攀登者》该爆成什么样子!

就算有一些敏感点,但处理一下真的未尝不可,片方你们跟钱有仇么?求求你来消费一下我的爱国情怀吧。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除了方向,就是风格。

吴京向子怡表白之前,嗖嗖嗖施展轻功爬上了一个大油罐,把我都看傻了....

李仁港老师,您拍的这不是登山片,这是武侠登山片啊!我不专业都知道吴京老师在里面的动作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鸭!您浪漫主义也分项目好不啦!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而且吴京的戏份太多,在大本营还有些群像刻画,一到山上就看他一人了。

有一说一,《攀登者》中的动作戏娱乐性不错,剪辑凌厉,几个“最后一分钟营救”看的人很紧张,但这个风格与题材太违和,英雄不一定非得飞檐走壁无所不能,上面那四位英雄,看起来是那么普通,但他们的精神与信念,定义了什么叫英雄。

哪怕你如实的拍出来,不加那些花里胡哨的,就非常有感染力,好好的一曲英雄赞歌,成了爆米花娱乐片。

我很希望《攀登者》能由文牧野来操刀,他是现在最会把握观众情绪、又能不失格调的年轻导演。

总之,怎么也比李仁港强。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另外《攀登者》的剧情上也有多处地方不顺,下面说四个明显的。

井柏然与黑牡丹那条线非常多余,就算不删掉,起码也做的低调一些,让二人有那么点儿意思即可,完全不影响后面的悲情表达,反而可能更好。

井柏然牺牲后摄像机不是抢救下来了么?为什么不接着往上登,然后就撤...撤退了?那他不是白死了么?

子怡后来坚持要上山找信号预警登山队,这个选择真是太...作死了,当时已经拿到天气数据,随便找个身强力壮的上去通知就行,上去除了感情告白一下,没任何实际用途,你完全可以不死的啊!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张译演的非常出色,但他的心理转变我没太看明白。

井柏然的死真不算他的锅,大家都是成年人,为国效力不是谁逼得,那次只是个纯意外,他竟然在海拔几千米的大雪山里迅速而精准的找到尸体,回来抱着吴京哇哇哭,让我有点懵。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攀登者

其实吧,《攀登者》不难看,只是跟我的预期出入太大,以上都是我的主观偏见,如果大家就想看部娱乐片,那没问题,可以买票进场,算对得起票价。

购票链接就不放了,以示我在生气。

收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攀登者   珠穆朗玛峰   尼泊尔   寸土不让   登山队员   文戏   苏联   登山队   峰顶   珠峰   心目中   国旗   中国   感情   方向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