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电视剧《大决战》自开播以来热度持续上升,收视率连续夺魁。

导演高希希也接受了央视的专访。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高希希

央视的“无滤镜”镜头下,已近花甲之年的高导红光满面、容光焕发,熟悉的“二八分”与宽厚的脑门相映成趣,让他整个人丝毫不显疲态;

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笑意盈盈、侃侃而谈,言辞中透着自信和骄傲。

事实上,高希希导演也为这部《大决战》付出了一定的努力。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高希希

高希希有深厚的美术功底,他表示自己常常在拍摄现场动手画镜头,几百张氛围图致力于打磨完善每个细节,“还原历史,细节真实,细节是历史的表情”;

并且高希希提到,为了能让观众身临其境,体会和人物一同在战火中前行的震撼,《大决战》创新镜头语言和叙事方式,“做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尝试,非常有效果!”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大决战》

总编剧黄剑东也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在创作《大决战》时的想法和理念,他觉得只要写好故事,年轻观众也会喜欢主旋律。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黄剑东

黄剑东重点解释了自己创作的虚构人物,他想以普通战士的视角反映为人民解放事业奉献生命的英雄们,“我有一个奢望,我希望我看到的那些英雄,他们在我的剧本里活过来”。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黄剑东

他以虚构角色武雄关举例,讲述了创作这个小角色时的想法,“英雄也是会牺牲的,英雄不是都有主角光环的,我觉得这个可能更真实”,所以黄剑东安排“武雄关”独自扛着红旗冲锋,暴露在敌人的射程内,用“主动牺牲”表达解放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

另外,“乔三本”一角其实是黄剑东花费心思最多的一个人物。

他直言,“对我来讲,乔三本就是我的眼睛、嘴巴,我的手,我用他来完成这个过程”,言外之意黄剑东觉得很多虚构剧情都需要通过乔三本的视角来进行展开;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大决战》

当然,黄剑东最引以为傲的原创角色是王翠云,“我觉得她是那个时代特别酷的女性代表”。

通过高希希和黄剑东的采访视频,让人感到了当下主流影视创作人员越发强烈的自信心。

当然,他们的自信更多地来自于“中年男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他们在影视界的代表作。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高希希

高希希导演就不说了,他能拍历史剧就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典型案例;

黄剑东编剧需要着重介绍一下,他的代表作是《激情的岁月》。

《激情的岁月》在2019年央视播出,以原子弹研发为题材创作,但是观众看到的却是男男女女们插科打诨谈恋爱,所谓“科研人员”的艰难基本都在喊口号;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激情的岁月》

编剧黄剑东试图通过“狗血”爱情戏吸引观众,殊不知观众想看的是原子弹研发者的家国情怀和科研艰辛,而不是烂俗的感情戏;

《激情的岁月》评分7.6,有这样不错的成绩,黄剑东应该感谢这一伟大的题材,而不是自己的编剧能力。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编剧黄剑东

此外,编剧黄剑东的作品还有《篮球宝贝》《烈火男儿之超级英雄》《烈火男儿之见习英雄》等若干评分没超过5分的小成本影视。

当然,“背靠大树好乘凉”,黄剑东背靠央视,资源优渥,所以连《大决战》这种级别的献礼剧都能交给他。

我们再回到这部《大决战》,编剧黄剑东引以为傲的虚构角色真的吸引人吗?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大决战》

武雄关、王翠云、乔三本、孔小胆、林稚文以及丁大胜先后上线,说实话这些小角色非但没有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相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把剧情割裂得很稀碎;

人物塑造得也很脸谱化,感染力不足,甚至有些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以至于很多观众一看到“虚构人物”的戏份立马快进。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大决战》

比如,伟大的“王翠云”同志先是“害死”了一众同村的妇女,又在“未婚夫”武雄关死后,借取遗物之机咆哮士兵训练场,对两个偷懒的解放战士痛加训斥。她代替了政委的工作,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政工干部作用;

此外,王翠云同志还身兼数职,在随后的“土改”等多项工作中冲在前线,试想,如果解放军队伍里若是多几个“王翠云”,那解放战争至少提前两年就能结束了。

总之,这些虚构小人物的设计很俗套,很假,也没有与“西柏坡”线和“指挥所”线融合在一起,所以直接跳过也不影响整体叙事。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大决战:淮海战役》

回看电影《大决战》三部曲,编剧也加入了不少虚构角色,而且这些角色很真实,也多和大事件联系。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电影《大决战》

比如支前队伍里的新婚夫妇和宏大的淮海战役;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电影《大决战》

不爱剃头的小兵郭全全与惨烈的大王庄战役;


《大决战》热度高,编剧黄剑东:只要写好,年轻人也会喜欢主旋律

电影《大决战》


挑着猪肉炖粉条的老炊事员和近乎全员阵亡的配水池之战;

可以说这些小人物与大事件融合得天衣无缝,以小见大地反映解放战争的性质,本身又具备极强的感染力,这才是优秀编剧的作品水准。

文/宋胖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优渥   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   编剧   主旋律   战士   央视   观众   导演   细节   角色   镜头   年轻人   岁月   激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