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和穷人家的孩子,到底差在哪儿?这部纪录片给出了答案

很多人觉得,有钱人和穷人家的孩子,只是隔着钱的距离。

然而,现实远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残酷,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钱,而是认知。

三个不同家庭孩子的出路

多年以前,导演郑琼花了6年时间,跟拍三个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用一部纪录片《出路》,记录下了他们各自寻找出路的故事。

有钱人和穷人家的孩子,到底差在哪儿?这部纪录片给出了答案

11岁的马百娟,生在甘肃一个贫困农村,全家开销一年不超过50元(2008年),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但学习很努力,最大的梦想便是到北京去上学;

小镇青年徐佳,两次高考失利,父母是农民工,一家人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他能通过高考改变人生命运;

北京女孩袁晗寒,生于一个中等收入家庭,就读的也是北京最好的美术高中。

几年以后,当导演再次联系上三人时,他们的命运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西北女孩马百娟退了学,因为家人觉得女孩子始终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没啥用。

有钱人和穷人家的孩子,到底差在哪儿?这部纪录片给出了答案

小镇青年徐佳,最后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公司,通过努力他最后在武汉买了房安了家。

北京女孩袁晗寒,退学后打过工,也在家人的支持下开过酒吧,后来家人还安排她去国外留学。完成学业回国后,她开了一家艺术品投资公司。

父母,是孩子的“出路”

马百娟、徐佳、袁晗寒在各自的轨道生活、互无交接,但他们不同的人生走向,却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道理:

有钱人和穷人家的孩子,差的不是钱,而是父母的思维和格局。

马百娟的悲剧,并不是源于她贫困的家庭,而是源于她家庭思维和认知上的落后,抽掉了她向上攀爬的梯子,剥夺了她改变命运的机会。

同样是家庭并不富裕的徐佳,却在家人的支持下,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

马百娟和徐佳的起跑线曾经那么相同,但他们却因为父母思维上的差距,最终走向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有钱人和穷人家的孩子,到底差在哪儿?这部纪录片给出了答案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孩子的认知水平。所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根本原因,不是缺钱,而是思维上存在差距。

优秀是一种传承

有钱人家的孩子之所以更容易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得益于父母的影响。

郭晶晶一家参加了一场马拉松亲子跑比赛,赛后霍启刚接受采访说,比赛途中他劝儿子累了就休息一下,但儿子却对他说:“不行啊,我停下来就会输。”

优秀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传承,任何一个优秀孩子的横空出世,都是有迹可循的。

它的因,在父母;它的果,结于家庭。

导演郑琼在《出路》里说了一句话:父母越努力,孩子越有出路。

这种努力不仅仅是努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还包括成为更好的自己,引领孩子去看更宽更远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有钱   孩子   纪录片   北京   认知   穷人   出路   导演   家人   思维   父母   命运   答案   努力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