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今天的我们,对于犹太人,都会生出很强的同理心,把他们想象成一个爱好和平聪明刻苦的种族,忍不住的又把落后弱小同善良划上了等号,忍不住认为一个种族遭遇这么多不公和苦难,一定是因为这是一个爱好和平善良的种族。

等到我去真正了解和挖掘这个民族的时候,我之前生出的同理心,被现实摔了个稀碎。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犹太人的前世

最早的犹太人又叫希伯来人,他们最早在阿拉伯半岛西南处放牧,后来被古巴比伦人赶到了迦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17世纪,迦南地区赶上饥荒年,犹太人一路南下,逃到了埃及。当时的埃及由外族王朝希克索斯王朝统治,犹太人的到来,刚好为这个外族王朝注入了一股新的势力,能够更好地制衡埃及本土势力。后来,埃及人夺回了这片土地的自主权,作为前王朝盟友的犹太人,受到疯狂报复。

最终,他们决定返回迦南地区。这一时期他们的领袖,就是著名的摩西。就是他,在迁徙的过程中,确定了犹太教基本教义。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回到迦南地区,不过,是以入侵者的姿态,武力掠夺和迫害迦南地区所有的城池和民众,很快,迦南变成了犹太人的天下。也就是在此时,犹太人的历史进入了短暂的辉煌,经历三代后,被分裂成为两个王国,北边的是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消灭,南边是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王国所灭。

新巴比伦王国逐渐统一了迦南地区,仅仅维持了88年(公元前626~前538年)。新巴比伦遇上了波斯人,居鲁士大帝灭了新巴比伦之后,对迦南地区的管制是非常宽松的,不同于其他帝国对殖民地的血腥镇压和奴役,波斯人不干涉统治区的内政,而是让他们自治。这一点儿,颇有点儿我国周王朝时的分封制,诸侯承认天子,天子赐予诸侯自治的权利,每年按时上缴点儿税就可以。

这一时期的犹太人,享受着和平富裕的被统治生活。不过,好日子还是不长,波斯帝国再次被亚历山大帝国的铁骑踏平,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下分裂了帝国,犹太人夹在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帝国之间,艰难生存。公元前198年,迦南地区被塞琉古帝国完全控制。与波斯人不同的是,希腊人不允许异教存在,到了塞琉古末期,希腊人甚至强迫犹太人祭司向希腊诸神献祭,这对于宗教律法的犹太人来说,是绝对不能服从的,他们群起反抗,犹太王国重生了。

好日子依旧不长,100年后,犹太国的两位王子争夺王位,其中一位王子希尔努克请来了外援,罗马名将庞培,杀了自己的兄弟,当上了国王。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庞培实际上操纵着犹太国。

这事儿,我国东周时期也发生过,周幽王是个不学无术的瘪犊子,为了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把戏都敢玩儿,臣子看着周幽王荒淫无道,于是偷偷去请犬戎来帮忙,结果,周幽王是杀了,犬戎也不走了,烧杀掳掠一样没少干。

所以,古今中外血淋淋的教训只说明一点,自己的家事自己想办法,不要轻易去请外援,请不好,搬起石头,不仅仅砸的是脚。

犹太国的一位行政长官安提帕特,明面上顺应庞培,私下跟他的对头凯撒联络,在两个人的斗争中,他支援凯撒,夺得了胜利,成为了犹太国新一任的王。好景不长,凯撒被暗杀,爱提帕特也被犹太同胞杀了,这些暗杀者不仅推举王室后人登上王位,还请来了罗马人的死对头帕提亚人。安提帕特的儿子希律一路逃亡到罗马城,在凯撒的养子屋大维及部下安东尼跟前几番游说。

作为罗马帝国的附属区来说,这两个人完全不在意迦南地区谁是实际的统治者,但是,犹太人却招来了帕提亚人,这就代表他们有了反叛之心。于是,他们出钱出力,助希律夺回了犹太国的控制权。

犹太人的前世,基本概括起来,就是乍现的辉煌,长久的混战。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被罗马帝国驱逐出境的犹太人

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信奉的是多神教,这与犹太人信奉的一神教,完全背离。就在其他民族之间不断融合时期,犹太人拒绝任何改变。这种孤僻而又绝对的宗教信仰,让这个民族显得格格不入。

犹太教

犹太教,起源于公元前18世纪,犹太祖先亚伯拉罕率领部落民众从两河流域迁居至迦南地区,在迁徙过程中,摒弃了多神信仰,确立了部落唯一信奉的神——上帝,这奠定了犹太教一神教的基础。到了公元前14世纪中叶,摩西带领族人逃亡出埃及,到达西乃山。摩西在西乃山接受上帝赐予的法律,即十戒。其意义在于以契约的形式划定了犹太人与上帝的关系。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不要小看这种契约,它直接将上帝与犹太人之间变成了双向奔赴,不再是单向的,无可奈何的非血缘关系。不仅仅是上帝选择了犹太人,犹太人也选择了上帝。这也就是上帝与犹太人之间,是互利互助,互有义务的契约关系。这也就奠定了犹太教的核心:犹太人是与上帝平行的两种身份,也就是说,犹太人与上帝,是并存的。

这种契约观,直接影响了犹太民族产生了“应许之地”“上帝之子”的等级观念,教义的本身,就已经显示出了排他性,根本不具备任何的包容性。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犹太人的叛乱,在所难免。

罗马帝国的第二位国王图拉真在位期间,犹太人趁国王东征,抽调了帝国将近三分之二的兵力。犹太人乘着机会,先向希腊发难,随后席卷整个埃及,不仅如此,战火紧跟着蔓延到亚洲,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相继遭受到犹太人的疯狂残杀。而遭受迫害的这些地区,主要居民并不是罗马人。

罗马历史学家迪奥记录下了这一悲剧:他们甚至吃受害者的肉,抽他们的筋,用他们的血涂抹全身,穿他们皮做的衣服;许多人被从头到脚锯为两半。另一些人被扔给野兽,或被迫像角斗士一样互相搏斗,一共有22万人被杀。

另一位教会史学家奥罗西乌也做过类似的记载:他们在整个利比亚,残酷地报复居民,几乎杀光了当地的农民,以至于当地的土地因无人耕种而被废弃。

这就是犹太第一次复仇之战,基托斯战争。这也不难看出,犹太人一旦瞅准机会,是绝对不会对任何民族心慈手软。

图拉真意识到后方叛乱的严重,随即派出手下的两名悍将,昆图斯和马尔西乌斯平定叛乱。犹太人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任何民族都不愿收留。甚至之前遭到犹太人屠杀的塞浦路斯居民开始复仇:犹太人被禁止居留在岛上,甚至是海难的犹太幸存者一经发现也会被处死。

犹太人的排外性,在这次战争中,暴露无疑。哪怕对其他民族表现出一丝丝的善意,也不至于被群起攻之。

基托斯战争之后,为了惩罚支持叛乱的犹太臣民,罗马人强迫所有犹太人向帝国上税,罗马帝国一开始对犹太人的统治亦如当初波斯人那样,给予犹太人高度的自治权,不过多干预他们的宗教信仰还有社会发展。但是,基托斯战争之后,犹太人一度变成了罗马人被奴役的对象。

犹太第二次复仇之战

这次战争的导火索,皆因罗马帝国第三国王哈德良发布的两道命令,一是禁止犹太人割礼,并且对罪犯施行割礼;而是在耶路撒冷地区新建一个埃利亚卡皮托尔的城市。这两道命令,直接戳在了犹太人的肺管子上。

割礼,是犹太人视为与上帝达成契约的仪式,而将这种犹太人看来至高无上的仪式用在罪犯身上,这对犹太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不仅如此,在犹太人身边再建一座异教徒的城市,这更是一种冒犯。

于是,第二次复仇之战再次拉开帷幕。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按理,吸收了上一次被团灭的教训,犹太人应该懂得如何与其他民族和平共处。最起码,不要为自己树敌太多,怎么着也得拉几个盟友。

可是,这次复仇的行径,做得比第一次还要过分。公元131年,准备充分的犹太人再次发起反叛,很快占领了整个叙利亚地区。他们不仅会杀罗马人,还会杀掉本族不割礼的人,不仅如此,对于基督教徒,他们依然没有放过,大肆屠戮。古罗马历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把这些犹太人形容为“发了疯的人”。

罗马帝国对犹太人的耐心已经耗尽,将犹太人彻底赶出巴勒斯坦地区,并且规定永世不得进入。至此,犹太人开启了两千年的流浪生活。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犹太人的流亡之路

流亡在欧洲的犹太人,被敌视、被隔离、被限制。很多地区的犹太人必须穿特殊的衣服标识身份。很多地区要求犹太人隔离居住。司法、社会权益上有种种限制,如任职、工作限制、司法作证限制,经常被驱逐。

同时,犹太人也表现出从未想过要融入欧洲人的生活中的态度,他们维持自己的生活习惯,坚持自己宗教信仰。

随着罗马帝国的陨落,属于犹太人的机会到了。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世纪,就像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混战。这一时期的欧洲,政治支离破碎,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各种势力相互掣肘,以至于这些势力可以支配的物资交换非常有限。

于是,他们只能求助于商人。

而这,是犹太人最擅长的一门技艺。

再没有什么比放高利贷更能获得暴利的。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犹太人放高利贷,真是被逼的?

犹太人放高利贷由来已久,却总是被描绘成“被迫”、“不得已”这样的字眼。犹太人为此还拍了一部电影《威尼斯商人》,以此来证明莎士比亚是错的,犹太人是对的。不要怀疑媒体的风向,看看当今西方媒体和影视业的话语权都被谁把持着,可以窥见,我们所看到的,也许是那些犹太资本团体愿意让我们看到的。

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校长Abram Leon也曾反驳说:“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他们从贸易中被驱逐后,犹太人才开始从事高利贷,这是一个粗俗的错误。高利贷是商业资本的兄弟。驱逐犹太人的行为是对他们之前驾轻就熟的一种职业反弹的结果。”

犹太人所信奉的圣经旧约,本就是一部商业经。获得财富,是犹太人的宗教赋予的信仰。他们祖祖辈辈都在从事经济活动。

中世纪恰是犹太人放高利贷的开始。《波兰犹太人》一书的作者Bernard Weinryb指出,“在波兰有许多有钱的犹太人……(作为货币放贷人,商人)……与领主造币厂的经理,税收和通行费征收监督员,以及因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财产管理者订婚……。”

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意识到当时英国社会和经济很多问题,是犹太社团放高利贷造成的。于是,爱德华在1275年,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犹太人从事高利贷。这是否意味着犹太人在英国就无法生存呢?并不是,爱德华时期,当时的律法允许犹太人只能以商人,农民,工匠和士兵谋生。只不过,犹太人不乐意从事这些诚实的职业,他们暗中进行着他们的高利贷活动,还从事金币-剪裁(coin-clipping)。他们熔化了剪下来的英国金币和银币铸成金条销售到国外,从而把这个民族经济带入危险之中。

爱德华终于忍无可忍,在1290年他颁布规约,勒令所有犹太人驱逐出境,并永远禁止返回。全部细节都记录在保密的罗尔斯(Rolls)日程表:爱德华一世和专利卷,1290年6月21日。

到了二战期间,希特勒对犹太人赶尽杀绝。一个原因是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矛盾,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涌入德国的犹太人放高利贷。

德国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几十年间征战不断,从普法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大大小小打了十几场仗。打仗耗费大量的钱财,德国没有,就问犹太人借,抵押物就是德国人的收税权。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德国政府借钱——犹太人给钱——德国政府没钱还——犹太人找德国百姓收税。

税是本国经济之根本,这都交在外族人手里,民众对犹太人的印象能好到哪儿去。当时德国的老百姓因为犹太人税收太重,上法庭打官司。基本十打十输,犹太人能说会道,人脉又广,又舍得花钱贿赂执法人。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情形下,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厌恶程度。

我看到过一个网友这样描述犹太人多次被驱逐:一个民族几千年来被周边的人恨得咬牙切齿,那么一定是他做错了什么。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犹太人经商之——贩卖毒品

毒品贩卖,着实让我无法对这个民族生出半点儿同情心来。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离不开犹太人的影子。

中国最早有鸦片的记载,是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三国时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在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唐代阿拉伯鸦片被称为”阿芙蓉“;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开宝本草》中,鸦片定名为罂粟粟,这后一个“粟”当蒴果解。一直到明朝时期,从已有的资料来看,中国每年进口的鸦片数量并不多,也就100来箱,这一时期的鸦片,一般都被当做药用。

到了清朝时期,全球最大的鸦片贩子变成了一群犹太毒贩,他们在欧洲贩卖鸦片酒,就在当时西方很多国家开始禁止鸦片时,犹太毒贩与英国政府合作,将大量鸦片倾销给中国。

鸦片,成了中国近代史中,屈辱至极的往事。

大卫·沙逊——贩毒家族的开创者

大卫·沙逊出生在巴格达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在任职当地首席财政官期间,遇到一位新上任的行政长官达乌德,这人一上任就杀了一位叫埃兹拉的犹太人族长。大卫·沙逊看到新上司对犹太人杀气腾腾,连忙私下越级打报告,请求政府将达乌德撤职查办。达乌德收到消息后,立刻反击,以大卫·沙逊开银行放高利贷、贪污受贿之类的理由,同样上报给政府,企图将其定罪。大卫·沙逊一看情况对自己不利,立马在1829年带领全家逃亡,辗转多地后,在1832年获得英国国籍,紧接着第二年就把全部家族财产转移到了印度孟买,并定居下来。

在孟买,认识了当时的总督罗伯特·格兰特。他们通过多方努力,干涉英国议会,废止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和垄断特权。大卫·沙逊乘机在孟买设立了沙逊洋行,开启了向中国贩卖鸦片。这让大卫·沙逊迅速积累起了财富,连他的竞争对手都眼红地说道:“黄金雪片似地向大卫·沙逊飞去。”

虎门销烟

就在沙逊洋行不断将鸦片卖入中国时,道光十八年,道光皇帝派时任湖广总督兼兵部尚书的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到了广州,就立刻逼迫以沙逊洋行为首的英国犹太毒贩交出走私鸦片,并在虎门进行集中销毁,根据清朝的官方记录显示,总共销毁了1万9千多箱鸦片。

以大卫·沙逊为首的犹太贩毒集团,不仅仅心疼被烧毁的那些鸦片,更加担心的是以后都不能在中国贩卖毒品。

于是,他们出钱出力,游说英国当局,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大卫·沙逊带着他的八个儿子,先后在香港、广州、上海成立沙逊洋行。其中上海的业务发展最好,尤其是鸦片业务,因此上海很快就变成沙逊洋行在华的业务中心。

二战真正受到磨难的,是谁?

至于二战期间,被纳粹屠杀的那600万犹太人,我只能说,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如果不是吃饱饭没事干的话,就不应该生出太多的心思去心疼犹太人,因为,中国在二战期间,牺牲了1800万人。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中国,正在经受战争的冲刷时,却依旧张开贫瘠的臂膀,收留着犹太难民。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投桃报李,靠贩卖鸦片发家的沙逊家族,是汇丰银行的股东之一。就在晚清不断签订一份份丧权辱国的条约时,汇丰银行趁火打劫,以极高的利息,贷款给清政府,政府还不上,逼迫政府将将国家的税收交出去,这个路数是不是很眼熟?

当国家的经济被垄断之后,会变成什么样?经济操控政权的后果,看看汇丰银行趾高气昂的那一百多年,就知道为什么国家会约谈一些人。

终于,犹太人再一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巴勒斯坦地区,并且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以色列。今天巴勒斯坦地区的战火,还是要感谢西方那几个国家一肚子坏水的操作。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巴勒斯坦地区的炮火

巴勒斯坦地区本是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作为胜利国,直接将大量的犹太人送往巴勒斯坦地区,目的是牵制在那儿的阿拉伯人。巴勒斯坦地区位于中东的中心地带,西濒地中海,南邻西奈半岛,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就冲着这个战略位置,西方国家也不会让这个地方安生。

再次回到故地的犹太人,携带着大量的财富,在巴勒斯坦地区建设了许多城市和工业,这使得阿拉伯人的工商业受到很大的打击,想一想犹太人历史上对待其他民族的德性,去哪儿都跟人家闹矛盾。

英国还没支持出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英国被打的底裤都挂不住,美国披着貂皮,坐上了世界霸权的椅子。支撑美国走向霸权的,是一帮犹太人组成的财团精英。

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包括沙龙和加利利地区犹太人在沼泽中开垦出的部分土地以及内盖夫沙漠,用来安置欧洲的大量犹太难民);耶路撒冷市成为联合国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还能有这么不要脸的做法吗?你犹太人走出去两千多年,阿拉伯人在这地方都生活了一千多年,你一回来就要分地分资源?还分走了55%的土地,人口众多的阿拉伯人却只得到了45%的土地。

就在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的当天,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

中东第一次大战也就拉开了序幕。

犹太这个民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马克思给了一个很准确的定义,虽然他也是犹太血统,他在《论犹太人问题》写到。

“犹太教的世俗基础是什么呢?实际需要,自私自利。犹太人的世俗偶像是什么呢?做生意。他们的世俗上帝是什么呢?金钱。”

“钱是以色列人的妒嫉之神;在他面前,一切神都要退位。…… 犹太人的神成了世俗的神,世界的神。……犹太人空想的民族是商人的民族,财迷的民族。犹太人的神成了世俗的神,世界的神。期票是犹太人的真正的神。犹太人的神只是幻想的期票。”

这是一个被异化了的民族。

一个民族一旦被物质完全控制,就会变得偏执、自私甚至是残暴。

正如今天的犹太人一样。洛杉矶时报有一个专栏作家,Joel Stein是一个美国犹太人,他说过一句话。
"我不在乎美国人是不是认为我们控制新闻媒体,好莱坞,华尔街和美国政府,我只在乎我们能不能继续控制他们。"

一个犹太联邦法官的话特别能反映相当一部分犹太人的心理,我首先是一个犹太人,然后才是一个美国人。

犹太人的眼里,世界上的其他所有民族,都是异类,不被上帝认可的异类。

这可真是一个很混蛋的想法!

题外话:

看过这篇文的人,可能会说我是一个反犹主义者。但是,我仔细想一想,到底算不算呢?也许是吧,最起码,我从来都不信西方媒体宣传的犹太人,但是,我还是感到唏嘘,这个民族怀抱着强大的信念,在两千年的流亡中,没有毁灭,顽强地生存下来。

这个民族有他的强大,但是这个强大,不应该被学习,也不应该被效仿。如果按照正反面来作参考的话,反面的作用更大一点。

一度被驱逐和屠杀的犹太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迦南   犹太人   犹太教   巴勒斯坦   大卫   犹太   高利贷   罗马帝国   帝国   德国   英国   鸦片   上帝   民族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