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爆款,已经面世

2021上半年小荧屏的“口碑王炸”属于《觉醒年代》,守常先生与仲甫先生感动无数观众,打开了影视行业献礼百年华诞的序幕。

在全民同庆的7月,观众又迎来大银幕的惊喜:电影《革命者》

7月爆款,已经面世

主角,是与我们再次重逢的李大钊,张桐曾在《觉醒年代》重现守常先生的伟大人生,《革命者》又由张颂文带来另一个视角的震撼。

7月爆款,已经面世

即使已经看过多部高分献礼片的观众,也仍旧给出一水的好评,在主旋律作品里,《革命者》既有全民共情的历史护航,又拥有惊艳观众的艺术语言。

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

《觉醒年代》把时间线停在一大召开期间,故事里的守常先生一直是那个挥斥方遒的革命家,满腔救国热血,对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充满希望。

7月爆款,已经面世

然而,片尾的文字介绍中的一句话,却让观众瞬间泪目:“1927年(李大钊)被反动军阀杀害于北京,时年38岁”

这句话观众其实并不陌生,教科书、网络资料里随处可见,每一次都能触发中国人内心的敬畏,但,冰冷文字背后的付出,永远是当代人无法想象的。

7月爆款,已经面世

《革命者》便是以李大钊牺牲前的38个小时为题,刻画他坦然赴死的过程,作品没有把重心放在易催泪的刑讯戏,而是专注于守常先生的“革命”。

乱世之中,想让李大钊死的阵营太多。

北方的部分军阀畏惧他“蛊惑人心”的能力,学生运动、工人罢工,在痛苦中逐渐麻木的普通人被唤醒,开始反抗强权压迫,民心在向革命者靠拢。

7月爆款,已经面世

南方的蒋中正抵触着他的“布(布尔什维克)”姓,公然策划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李大钊原本便严重倾斜的生命天平上投入一份重压。

7月爆款,已经面世

革命者是伟大的,先烈们寻找并执行的救国之路很艰难,但到底有多难?当代观众并不能彻底共情,守常先生的生命天平给出了冰山一角。

7月爆款,已经面世

彼时的革命之路,道阻且长,但他没有畏惧,没有放弃。

编剧给李大钊安排了一个获救机会,少年时与李大钊有过交集、后来成为地下演员的李庆天,试图冒险营救守常先生,但遭到了他的拒绝:

“如果我死了,能够唤醒那些麻木的人,我可以去死,我应该去死”。

7月爆款,已经面世

李大钊的一生都贡献了中国革命,从寻找能够救国的“主义”,到号召各界人士团结起来,唤醒或迷茫或麻木的同胞,凝聚更强的反抗力量。

在他的呼唤下,庆子由小乞丐成长为共产党员李庆天,卑微求存的徐三有了坚定的信念……革命由爱国人士的热血抗争到成立有组织有规划的党派。

7月爆款,已经面世

革命者们在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埋下了希望的种子,用鲜血浇灌它发芽、成长,但革命先驱们,却从未期盼自己能看到这棵大树撑起的蓝天。

我们都知道先烈们很伟大,他们坚持了正确的道路,他们的付出带来了光明的未来,但,举起革命大旗的他们,并不知道百年后的盛世。

7月爆款,已经面世

他们只能在挫折中慢慢探索,以爱国之心寻找合适的救国之路,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明之地”,一切付出,只会后人,只为中国的未来

你们一定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我相信!

《革命者》没有选择主旋律电影钟爱的平铺直叙手法,而是采用多人视角闪回的方式,去展开李大钊先生入狱前的革命之路。

7月爆款,已经面世

少年的李庆天见证了李大钊先生寻找救国路的过渡期、领导开滦煤矿工人运动,初入社会的张学良见证了他为被外国暴徒杀害的报童阿晨声讨公道。

7月爆款,已经面世

身处不同阵营的蒋中正,看着被他排斥的李大钊先生积极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守常先生的打赌里,他嬴了中间,输了头与尾。

7月爆款,已经面世

好友陈独秀与他共同经历反动政权的打压,两人一南一北相约建党,革命之路,他们并肩同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见证了他作为丈夫、父亲的温馨时光,也看到了他在三·一八惨案面对众多学生牺牲后的痛苦与自省:我们有主义,但也要有枪。

7月爆款,已经面世

多年之后,那个曾在北大与他探讨救国之路、相约景山重聚的年轻人,坚定执行了“有主义也要有枪”的方针,让革命之火燃至华夏大地每一个角落。

7月爆款,已经面世

除了这些历史名人,还有徐三、阿晨等小人物的视角,剧情不断闪回穿插,由点到面拼成李大钊的革命之路,也带来了不一样的历史群像。

他的牺牲唤醒更多国人,共产党员更加坚定、层底人物有了为他们利益而战的信仰,片尾一声声“我相信”,是对守常先生最好的回应。

7月爆款,已经面世

7月爆款,已经面世

一个个视角展开之后,李大钊的故事层层递进,将观众情绪完全调动了起来,感染力十足,比平铺直述的叙事手法拥有更强的艺术张力。

这也是《革命者》在一众主旋律作品里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这部电影不仅仅重视历史的还原,还保持了影视人对艺术表现力的追求。

7月爆款,已经面世

《革命者》剧本设计、镜头语言、影视符号的出色,把故事完美传递给了观众。

多人视角闪回,并通过碎片化的剪辑手法拼凑一个逻辑完整的故事,使《革命者》给观众带来眼前一亮的精彩体验,制作方不仅是在做说主旋律,还在做艺术。

7月爆款,已经面世

剧情细节真实历史还原与艺术升华并存,让故事拥有更强的情绪调动能力,比如蒋中正镜头与李大钊被判刑的穿插衔接,镜头语言让人拍案叫绝。

而且,很多细节非常耐人寻味,当李大钊被判刑时,蒋李两人的赌约明面已经进入蒋嬴李输的状态,但镜头却用对比手法给出不同的结果。

7月爆款,已经面世

“输”了的李大钊在狱中等待死亡,他向阳光伸手后被另一只手紧紧握住,这暗示李大钊先生的牺牲,凝聚了新的力量,他坚持的革命之路,并不孤独。

7月爆款,已经面世

而“嬴”了的蒋中正却在一曲热闹的《天官赐福》后独自坐于空旷的戏楼,画面光线一点点暗淡下去,这代表他所坚持的独裁道路,没有光明的未来。

这样的优秀的镜头语言与剧情表达方式在电影里还有很多,开局时的煤矿罢工转、结尾时守常先生的狱中回首,每一个镜头都感染力十足。

7月爆款,已经面世

作为主旋律,《革命者》是优秀的,作为主旋律艺术品,《革命者》又是开创性的,伟人的真实故事与精湛的艺术刻画,共同造就口碑之作。

客观来说,在百年华诞这个期间主旋律题材拥有天然“流量”,但影视人对艺术永远要保持匠心去创造,而不是复刻,或过度追求商业化的流水群像,

小荧屏《觉醒年代》的成功已经让市场看到用心做内容的意义,如今大银幕的《革命者》,或许也能迎来一波主旋律视角的电影“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中正   中国共产党   革命者   光明   主旋律   视角   手法   见证   牺牲   观众   镜头   年代   未来   艺术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