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餐馆生意太好,想增加服务员,你的思考模型是如何的?

旁边的餐馆生意太好,想增加服务员,你的思考模型是如何的?

今天想聊点轻松的,因此假设了一个常见的案例。

小区门口有一个小面馆,月租金3万,夫妻两个人投资了20万将面馆经营起来。夫妻两个人经营也没有请服务员。丈夫当厨师,妻子当服务员和收银员。平常情况下每天平均100碗面,销售额2000元,一个月销售额6万。除掉原材料采购成本和租金,净利润2万元。但是最近生意突然好了起来,每天大概可以卖150到200碗面,夫妻两个商量着是否要再增加一个服务员。

当你看到上面这个场景的时候,你的思考是如何的?

在我最早谈《我是如此思考的》这个系列文章的时候就谈到,思考首先是要找到问题和确定目标,实际你是否增加服务员并不是目标,你的目标是每个月净利润能否进一步增加,这个才是你的目标。

当前你确定了目标后,你会发现,增加利润实际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增加销量并在销量增加后增加服务人员,第二个涨价,通过涨价来增加单位菜品的净利润。

旁边的餐馆生意太好,想增加服务员,你的思考模型是如何的?

所以我想先谈下是否涨价的问题。

排队情况下的涨价思考

首先我想谈下如果小面馆的消费量和人流量已经完全超过了夫妻两个人的工作负荷量,也就是说出现了排队的情况。那么在这个时候实际决策很简单,比如适度涨价来降低需求负荷,需求负荷量刚好降低到夫妻两个人能够接受的工作量那么就是应该涨价的幅度。

比如小面馆最多只能负荷一天200碗面,但是需求量是300。原来的价格是20元一碗,现在就可以不断地小幅调整价格,当需求量降低到200左右的时候不再调整。这个时候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得到一种动态平衡。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餐馆的净利润是最高的。

不排队情况下的涨价思考

我们看下关于餐厅是否涨价的一些常见对话。

甲:不应该涨价吧,由于其它餐馆涨价我们生意比原来好了很多,薄利多销也是一样的。
乙:我们餐馆只有这么大忙不过来,餐馆规模又无法扩大,涨价不会影响到顾客数。
丙:我这附近人群生活指数都挺高的,涨一点价大家都能够接受,最重要的还是服务和产品卫生质量有所提高。
丁:涨多了顾客肯定会减少,涨少了我们的成本又增加,这个应该要平衡好。
戊:涨价了顾客开始会减少,当大家认同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后,相信顾客量会提高。
己:还是不涨价好,这次其它餐馆涨价,如果我们不涨价更容易赢取顾客,为餐馆后续扩张做准备。
庚:我们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了20%,因此我们菜品应该也上涨20%。
辛:涨价多少不应该按一个规则,我绝对应该根据菜品的历史销量和菜品价格来制定差异化涨价策略。原来50块的菜涨价20%到60块顾客会感觉涨了很多,当时10块的涨价到12块顾客往往并没有感觉。所以低价菜品涨价幅度应该高点。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思维活动往往并不会如此复杂,我们是凭借我们的经验,通过思维活动快速简单地制定了相关策略。头脑风暴和发散思维都是好事情,但是却容易让我们抓不住核心逻辑,导致无法解决关键问题。

对于以上思考,我们可以看下通过系统思考方法中的因果循环图描述如下:

旁边的餐馆生意太好,想增加服务员,你的思考模型是如何的?

什么意思?

即便涨价后虽然单碗面条的净利润增加了,但是每天的销售量则可能下降了。单位利润的增加和销售额的下降是出于正负作用的因果循环影响。

因此你需要的是在销售额和单位利润之间取得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要做到这点实际相当困难,因为没有人会给了一个标准的科学公式简单计算就能够得出,这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的动态模拟来寻求满意解的过程。

其次,任何目标不能脱离时间周期限制。

比如你的目的是餐厅收益最大化,这个目标任务不满足SMART原则,里面有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时间,这个目标应该含了时间期限,比如是在1年内人的利润最大化还是1个月的利润最大化。

就拿涨价来说,你刚涨价完消费者没有和周边对比,也没有马上进入价格敏感区,因此第1个月你的收益可能会提升很大。但是到后面有了对比后,客流量会逐步下降并导致利润急剧下降,这样就导致得不偿失。

旁边的餐馆生意太好,想增加服务员,你的思考模型是如何的?

增加人手先站在投资者角度思考

接着我们再来思考下是否增加人手的话题。首先看下增加人手的本质是什么呢?

这个本质实际是夫妻两人在不希望增加自己进一步工作负荷的情况下来获取到更大的利润,这才是是否增加人手的本质。再说简单点就是我提供了面馆,也有客流,我请人来帮我打工,帮我挣钱。

如果每天多卖20碗面条,销售额400,一个月增加1.2万元的销售额,除掉原材料成本实际毛利润在1万元。那么简单来说是否只要请的服务员工资低于1万元就能赚钱呢?

当重新思考的时候,你会发现模型本身不足够准确。

也就是你应该站在外部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小面馆,夫妻两个人也是打工人,按当前市场行情也厨师1万元,服务员5000元。也就是说你前期投资的20万元每个月有5000元的投资回报。

当多卖20碗面条的时候你会看到,厨师的工资应该提高到1.2万才合理。这个是厨师赢得的工资和工作回报。那么请服务员必须要小于8000元一个月,你才有新增利润可言,这个利润才不是挣自个的工作投入回报。如果你请的5000元的服务员,那么你一个月可以多增3000元,注意是3000而不是5000元。

同时如果增加销量只有10万,那么一个月利润只增加5000元,在这个时候刚好盈亏持平,但是厨师多投入了10%的工作量没有回报。这也再次说明每个月10%销售额增加是必须条件,小于这个那么增加人员投入就是亏钱。

所以当你增加服务员的时候你随时都要考虑能否保证足够的消费流量以确保服务员能够养活自己,服务员并不会因为你生意不会而不领工资,这里面的风险是你自己在承担。所以加人也不是想象的轻资产运作。

有无其他方法来增加利润?

那么有无其它可行的途径在既不增加人手,也不涨价的情况下来增加餐厅的利润。实际在前面举例的时候已经看到,面条原材料的成本占比相当低,而大部分的费用都给了房租。

你租的铺面就是你的资源,盘活资源是王道。

比如你的面馆不做早餐生意,那么你可以考虑的是将早餐转包给专门做早餐的人,月租金3000元。那么这个租金收入对你来说就是无风险的利润增加。

再比如你还可以在餐馆I里面增加一些固定的广告投放来增加收入,或者和外卖服务商合作来提供外卖服务,你只提供实体的餐馆铺面和提货点,而不负责其它的外卖加工等。这些都是可行的轻资产运作方式。

当然还有很多更加细节的思考,即使对餐馆经营这个小场景思考模型往往都很复杂,这个复杂性核心体现就是无法精确模型定义,同时是一个随着外在环境动态变化的模型。因此思考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时适应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服务员   餐馆   负荷量   销量   净利润   人手   面条   厨师   销售额   原材料   模型   顾客   利润   生意   夫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