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一介(ID:yijievideo)

作者:介哥

1 “我是社恐,但我渴望社交”

微博有一个话题,八成年轻人认为自己有社恐。

随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类似的讨论。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这届年轻人,好像越来越害怕社交。

这些瞬间,分分钟让他们尴尬到用脚趾抠地板。

在电梯偶遇同事,内心无数匹野马就开始奔腾。

你默默低下头,四肢开始不自然,接着掏出没有信号的手机,漫无目的地来回刷着。

你内心紧张地不行,害怕对方突然的寒暄,每一秒都是漫长的煎熬。

我还在豆瓣看到,有人为了避免在电梯碰到同事,每天爬16层楼梯上下班。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到下班点,社恐还得特意避开顺路的同事。

等大家都走了才出门,结果还是在路上撞见同事,你借口说“你先走,我去买瓶水。”

如果对方说“我也去”,社恐星人应该会原地爆炸。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当众发言,是对社恐公开处刑。

你不断深呼吸,在心里反复练习要怎么说,可快要上台时,你还是慌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台下坐满了人,你脑袋一片空白,心跳加速,手脚发抖,说话语无伦次,羞耻得想挖个洞钻进去。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社恐的终极酷刑,应该是在海底捞过生日。

那声势浩大的牌排面,挥舞着的应援灯牌,整齐嘹亮的生日歌,把你团团包围。

声势动众的仪式,还会吸引一波围观的目光,这真的会让社恐尴尬得面部扭曲,不忍直视。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社恐的难,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逛商场时,最怕被热情的导购围着转;

非常害怕接电话,能打字绝不语音;

手机常年静音,听到消息提示心里会咯噔一下;

喜欢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害怕引起别人注意;

跟不熟的人接触会不自在,聚餐只会低着头吃;

讨厌拥挤的场所,不喜欢跟陌生人肢体接触……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社恐总是刻意回避社交,但内心又渴望社交。

他们不喜欢人多的聚会,但如果你没叫上他,他会非常失落。

害怕跟同事寒暄,但同事聊得热火朝天时,他又希望能插上话。

他们非常羡慕身边的社交达人,也会在网上学习如何交友。

害怕社交又渴望社交,好像很矛盾,但这就是社恐的真实面目。

2 社恐是如何形成的?

社恐,其实是有原因的。

看到一则真实故事。

女孩父母外出打工,把她寄宿在亲戚家。

她不爱说话,总被亲戚嘲笑哑巴,偶尔还被打骂。

渐渐地,女孩害怕跟人接触。只要跟人说话,她就心跳加速,全身发抖。

每天睁开眼都觉得心情低落,只想躲在没人的角落发呆,什么都不想做。

上大学后,女孩才发现,自己患的是社交恐惧症。

大多人的社交焦虑,跟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童年阴影造成的自卑性格,关爱的缺席,社交教育的缺失,都直接导致他们恐惧社交。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很多现实中的社恐,在网络上可能是话唠。

27岁的伟杰,就是这样的存在。

在网上,他可以跟网友聊得热火朝天。

可在现实中,他总是独来独往,没有朋友也不跟人交流,所有人都觉得他孤僻。

跟同事团建,也不会找话题,始终一语不发,让现场气氛非常尴尬。

如果有重要人物在场,他还会紧张到手心冒汗,浑身发抖。

他也试过跟聊得来的网友面基,但结果也不如人意,不是尬聊就是尬笑。

很奇怪,有的人从网络到现实生活,就变得不会社交了。

难道这就是在网络上重拳出击,现实中唯唯诺诺?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斯坦福大学博士,菲利普·津巴多曾说过:

虚拟网络世界不断挤压现实生活和现实交往的生存空间。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刻像当下这样,对人们的社交技能有如此高的要求。

也就是说,网络虚拟世界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也让社交变得更难。

以前,我们下班后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喝点小酒。

现在,我们更多是躺在家里,刷着微博,用微信聊天维系着友谊。

就连小孩子,也从聚在家门口嬉闹打闹,变成宅在家玩游戏。

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久了,也就慢慢地丧失了社交能力。

对社恐而言,线下社交带来的是焦虑,也更加考验社交技能。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相信每个社恐星人,都听过这样的话:

你要多交朋友,太孤僻不好。

我们从小接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们要能说会道,跟同学打成一片。

好像内向就是不对的,不会社交就注定是失败的。

在知乎上,一位社恐女孩说起自己的经历:

我不喜欢说话,真的不会主动挑起话题聊天,人多的地方,我真的会不知所措。

坐公交车门没开也不敢提醒司机,只能盼着有人能跟我同一个站下车。

我很羡慕别人能侃侃而谈,但我始终融不进他们的圈子,别人只觉得我不好相处。

长辈都劝我,你要改变你的性格,多跟人交流。

这样的话,我从小听到大。

当身边的人都在传递一个信号,不社交很难生存,这就很容易引起社交焦虑。

于是,一部分社恐就会向社会屈服,强迫自己社交,努力变成大家喜欢的社交达人。

但越渴望社交,就会越小心翼翼,社交时就会越容易焦虑。

这,就像是恶性循环。

3 拒绝标签化,社交并不可怕

我们身边确实存在社恐患者,他们的煎熬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体会的。

但我想,有一部分自称“社恐”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的社恐患者。

他们给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不过是逃避社交的借口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恐惧社交,是因为担心被拒绝了会很尴尬。

知乎上,有男生吐槽自己的社恐女友。

女友给所有同事买了水,但她不敢给。

男生觉得非常简单的事,女友却害怕得不行,她怕被拒绝。

她先是猜测同事可能带水了,然后担心自己买水是多余。

就像男生吐槽的那样,其实这就是小事,却被女孩复杂化了。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很多社交焦虑就是因为顾虑太多,勇敢迈出舒适区后,你会发现事前的担忧根本没必要。

小静刚到新公司时,非常安静,总是一个人吃饭。

总监注意到后,就找她谈心,“我以前跟你一样,也是社恐。”

接着他拿出一盒糖果,“其实社交不难,你把糖果分给大家试试。”

小静回到工位,她紧张地盯着那盒糖果,不知道怎么开口。过了很久,她终于鼓起勇气,把糖果分给了同事。

让她惊喜的是,所有人都很热情地道谢,“谢谢小静,糖果很好吃。”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社交,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我们也不该因噎废食,被想象的失败结果吓退,或者为了回避恐惧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更不必担心出错,社交就是要展现真实的自己。

你可以文静内向,也可以有点社恐,还可以敏感脆弱,总有人会发现你的优点,包容你的小缺陷。

我们可以先试着迈出一步,如果发现实在融不进去,那也不必强融。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成年人的关系,最重要就是舒服。

如果你享受孤独,精神世界足够丰富,社交只会给你造成心理压力,那就不必强迫自己。

如果你想改变社恐的现状,那就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循序渐进,勇敢尝试。

不管是向社交迈进,还是享受孤独,喜欢最重要。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无关对错。

本文转载自“一介”(ID:yijievideo)

介哥,能文艺也理性的80后暖男,关注社会、情感和年轻人成长。点一盏灯,泡一壶茶,那些孤独而英勇的日子,有我陪你走过。

公众号:一介(ID:yijievideo),有心事,找我聊。

90后社交图鉴:一边说社恐,一边渴望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社交   图鉴   焦虑   糖果   恐惧   害怕   同事   内心   尴尬   紧张   担心   孤独   说话   女孩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