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丧尸哥”刷屏,惹哭千万人:“生活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歌”

46岁“丧尸哥”刷屏,惹哭千万人:“生活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歌”


01


最近,网上一个视频走红了。


视频的主角是一个46岁的男人,名叫独卫民,在街头卖烤红薯,人们都喊他老独。


老独有些奇怪,他说话含混不清,身体还经常像跳舞一样不断扭动,仔细看又会发现他的四肢相当不协调,关节的摇摆也显得刻板又诡异。


46岁“丧尸哥”刷屏,惹哭千万人:“生活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歌”


有一次,一个小孩路过时,竟朝他喊了一句“丧尸啊!”,就害怕得跑开了。


的确,老独走路的样子,很像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丧尸”。


周围的人还因此给他起了个外号——“丧尸哥”。


46岁“丧尸哥”刷屏,惹哭千万人:“生活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歌”


其实,十几年前的老独并不是这样。


那时候他在内蒙的一个矿上开大货车运煤,收入还不错。


然而,在一次挖机装车的过程中,他头部的正中间被一块大碳砸中。


从此,神经受损的老独,四肢开始不受控制地抖动,行动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稳健。


也不知命运是不是总喜欢和他开玩笑,灾难接二连三地找上门。


因为一次好心的劝架,老独又一次受伤。


这次是被误伤砸掉了半个耳朵,缝了十几针。


从那以后,老独说话也变得不利索起来。


据老独的女儿回忆,这些年来,父亲去了好多医院,也吃了不少药花了不少钱,可治疗仍不见效。


没办法,日子总要过下去。何况他还有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和十几岁的儿子要养。


46岁“丧尸哥”刷屏,惹哭千万人:“生活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歌”


想来想去,他决定支一个个摊,开始卖烤地瓜。


只是,这样的形象难免引来侧目,甚至遭人嘲笑。


半年前,老独的妻子就因为“不想被人当成笑话”而狠心离开了他。


不过幸运的是,大部分人对他投来的都是善意的目光。


在和老独一次次打交道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人了解了他的经历,加上他卖的红薯口感好、价格又良心,不知不觉就攒了一大批回头客。


很多前来捧场的人,多多少少都是受到同情心的驱使。


但正直善良的老独却从未想过占人一分钱便宜。


46岁“丧尸哥”刷屏,惹哭千万人:“生活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歌”


找不出零钱给顾客,就算顾客明确表示不用找零,他也要追上去塞给他们一个小块的洋芋,再递上一根烟,作为没找到零钱的补贴。


为了尽量不吓到别人,老独出门前还总会特意照照镜子,确认这样是不是会不那么让人害怕。


你很难想象,一个被生活虐了千百次的人,竟能如此坚强乐观有原则。


视频底下,有一个高赞评论:他不是丧尸,他是在苦难上跳舞


说得太好了。


坦然、甚至乐观面对苦难的老独,可不就是在“跳舞”么?


02


老独的故事,让我想起知乎《凉子访谈录》里的一个被采访对象。


受访者阿静是一个创业者,她说,自己曾经误打误撞做了各种各样的生意,并且生意之路一帆风顺,从未亏损。


46岁“丧尸哥”刷屏,惹哭千万人:“生活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歌”


最糟糕的也就是吃了一些亏,被人骗了一些钱。


后来,事业有成的阿静25岁就全款买了一栋别墅,每个月还有大概10来万的被动收入。


年纪轻轻就财务自由的阿静,突然开始觉得钱花不完了。


阿静说,就算自己每天去住五星级酒店,每天去各种各样的地方打卡,一个月买一两件奢侈品,钱好像也还是花不完。


46岁“丧尸哥”刷屏,惹哭千万人:“生活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歌”


看到这里,屏幕前的你一定对她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但在这段采访视频里,阿静的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掉。


因为她说,当自己拥有了一切之后,却突然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很多好朋友,但她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她也不知道可以跟谁说。


她自己总结,自己的前半生不缺钱,而是缺爱。


46岁“丧尸哥”刷屏,惹哭千万人:“生活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歌”


她曾试着把自己痛苦的感受和母亲说,但母亲难以理解,甚至觉得女儿脑子有病。


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虽然活着,但就像死了一样,没有梦想,没有追求,没有方向。


46岁“丧尸哥”刷屏,惹哭千万人:“生活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歌”


有人身处阴沟,却对生活充满希望,有人身处高楼,却哭喊着不幸福。


一个人感受的参差,其实就在于是否找到了生活意义。


国外有研究者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发现80%的人都承认“人类需要某种东西才能活下去”;61%的人认为“他们愿意为了某种东西或某个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另外一项研究调查学生,什么是最主要的事情时,只有16%的学生回答“赚很多钱”,而78%的学生则回答“找到生命的目的和意义”。


人类最基本的人性,就是追寻生命的意义。


犹太著名精神病学教授弗兰克尔认为,生与死直接的差距就是生命的意义,即使是在炼狱般的环境下生活,只要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我们的生存适应性就会大大提高


为家人奋斗,或许就是“丧尸哥”生命的意义,也是他精神富足的来源之一。


而月入10万的阿静,因为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所以感觉活得很痛苦。


她的身体远比“丧尸哥”健康,但却更像真正的丧尸。



03


3个建议,帮你找到生活意义:


①积极应对无望感


无望感,就是没有希望的感觉


《凉子访谈录》里的阿静,就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望感,感觉看不到希望,过得很消沉。


这主要源自阿静的依恋感不足,感到孤独,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爱自己。


这种感受最终导致了异化感,即在人群中没有归属,总是觉得自己和大多数人格格不入,以至于遇到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感到孤立无援。


这类人既渴望人群接纳,又恐惧人群接近。他们习惯猜测别人的心思,害怕自己受到伤害,很难对他人和环境产生信任,觉得外部世界充满危险。


这时就要深刻理解可证伪性,对自己的家庭关系或者朋友关系进行假设检验,举出支持的证据和反对的证据,再评估两类证据的可证伪度和可信度,综合判定。


事实上,只要客观评估,都能从中找到希望感。


提升希望感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心理学家谢恩·J·洛佩兹说的:“集中注意力到那些真正让你兴奋的事情上——这个过程会提醒你,什么是希望。”


②管理满足感


满足感,顾名思义,指的是:需求实现时的感觉


比如大热天喝一杯冰饮,就能够体会到强烈的满足感,常常用“爽”来描述这种感觉。


“活着就像死了”的感觉,一定程度上也是满足感失控导致的。


科学家发现,想要从一件事上获得满足感,与大脑中的“多巴胺D2受体”有关


如果一个人大脑中的D2受体比较多,只要分泌一点多巴胺就能感受到,就容易满足,反之则很难满足。


不仅如此,如果D2受体比较少的人,自控能力也会下降。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D2受体比较少,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就会越来越不容易满足,越来越管不住自己,这其实也是染上坏瘾的原因。


例如,有些人先天遗传,多巴胺D2受体相对较少,就越不容易满足,“小确幸”等刺激不够强烈,会期待更强烈的刺激,以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越容易出现满足感失控问题。


相反,有些人先天遗传,多巴胺D2受体相对较多,就越容易做到“知足常乐”,不需要那么强烈的刺激,就已经比较满足。


所幸的是,多巴胺D2受体不仅受先天影响,受后天环境影响更大。


而后天有两个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多巴胺D2受体的数量,其中之一就是“过度满足”。


因为欲壑难填,过度追求满足感,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多巴胺D2受体减少。


就像越管不住嘴的人,越肥胖,多巴胺D2受体就越少;少量的食物就越难满足,就需要吃更大量的食物,更加肥胖,进一步减少多巴胺D2受体。


同样,过度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却忽略内心富足感的阿静,也是如此,在物质富足和心灵空虚之间恶性循环。


要摆脱这样的状态,就要做好压力识别和压力管理,注意释放自身过大压力,想方设法打破恶性循环。


04

③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指面对困苦与磨难时,像关怀朋友那样关怀与照料自己


有研究显示,自我关怀能够增强情绪修复力。自我关怀能力强的人,抑郁和焦虑水平更低。


因为自我关怀包含深层、长期对健康和快乐的渴望,会成为更有效的内在动机,提升自我驱动力。


如何进行自我关怀?


A:身体扫描


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没能够意识到身体正在发生什么,承受多少压力和痛苦,直到耗竭时我们才发现。


理解具身认知,对身体保持连接和察觉,是一种有力的自爱方式。


可以尝试着躺下,从头至脚,一点点地感受身体的感觉,一旦有不舒服的感觉,试着积极地缓解这种紧张。即便无法放松也没关系,因为身体扫描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与自己的身体建立连接。


B:模拟写信


如果难以与周围的人敞开心扉,可以写信给某个人,或是现实中的人,或是想象中的人,告诉他自己最近的遭遇,但是这封信不会寄出去。


写完后,可以考虑从这个人的视角,在看到来信,共情到正在遭受的内心折磨后,有什么想法。


再将这些想法,写成回信。


《生命的真相》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欲壑难填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一直在向外求,而没有向内求。当我们因为工作或者生活而拼命奔波的时候,我们会向往自由。


而当我们真的通过事业获得自由的时候,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这就像一个哲学问题所阐述的:当我们没有思考生命意义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过得很有意义;一旦我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就变得毫无意义


但正是成就事业带来的这种反思、这种看见,才是生命觉醒的第一步。


活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是一关一关地过,一天一天地扛。


只要找到生活意义,就能守住那口气,无论多难也能撑下去。


不管人生多难,愿你我都能乐观面对,一点一点扭转败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欲壑难填   多巴胺   目的   受体   恶性循环   富足   满足感   先天   证据   意义   身体   压力   自我   感觉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