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01


最近在看金星的一档新节目《你好另一半》,和以往相亲节目最大的不同,大概就在于定位。


节目服务的是“高端精英”人群,嘉宾大多名校毕业、有海外留学经历、事业有成,年收入超百万者也不在少数。


本以为看精英相亲,是看一群高品位人士交流切磋、谈诗论画,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看节目时,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嘉宾。


一个是40岁的“霸道总裁”乔烽城。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他对另一半的要求极为具体:


要有漂亮的眼睛、美好的腰臀比,身高不能高于他本人(170cm);


年龄最好比他小10到15岁;


有个性、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还要恪守传统美德


同时他不接受父母离异的女生,认为这样的人多少有点性格缺陷......


金星给他的要求做了总结:“商住两用”。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乔烽城的婚姻诉求如下:


“我希望能够寻找自己的生命合伙人。最理想的婚姻应该能做到1加1大于2,至少不能够1加1等于2。


我做得已经挺好了,为什么要找一个人来扣分呢?”


直白又现实。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还有一个,是被抨击为“拜金女”的胡诗晨。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胡诗晨履历优秀,出生安徽小城市,靠读书改变命运,本科浙江传媒,硕士香港大学,26岁就年入百万。


她对相亲对象的要求是:身高175以上,对事业要积极上进,能帮自己拓展资源和人脉,最好是帮她实现阶级跨越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本来,以胡诗晨的自身条件来说,这要求也不算过分。但相亲时,胡诗晨的表现却让人有些不适。


她的第一个相亲对象,是一名身高187的富二代,且他本人年入也超百万。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相亲刚开始,两人一起玩射箭,气氛还比较融洽。可刚坐下,胡诗晨就憋不住给了男嘉宾3连问:


你家庭条件是不是挺好的?


你家里是不是做生意的?


你妈妈是干嘛的?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过于功利的问题,让男嘉宾尴尬不已。从这时起,气氛就慢慢变了。


见面过后,胡诗晨给金星打电话,表示自己很满意对方,想再接触。


可男方拒绝了,他明显对女方过于在乎物质的要求不满:“当你在对别人提出这么高要求时,有没想过自己是否具备这份能力。”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胡诗晨的第二个相亲对象,虽然其他方面条件不错,但年入只有30多万,不符合她的基本要求,直接Pass。


接着,金星又给她约了一个清华毕业的男生,可这次轮到男方拒绝见面。


因为男方认为自己的圈子都是985、211,胡诗晨的本科学历“太低”。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精英相亲和普通人相亲有什么区别?


看完节目我发现,居然是更为“势利眼”。


02


很明显的一点,是嘉宾们相亲见面时的表现。


比起对方的性格、爱好、三观、生活习惯,他们更关心资产、学历、收入、家庭条件。


无论男女,都是“唯条件论”,每个人都在权衡利益得失,生怕浪费自己的资源地位,唯恐吃一点点亏。


虽然我赞同婚姻要“门当户对”,但门当户不是单纯的物质,更重要的是彼此的品格素养和三观是否匹配。


蒋勋曾说: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个人都在物化自己与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


当越来越多精英把爱情谈成了生意,把标准奉为圭臬,婚姻才真正让人感到害怕。


“总感觉这样精挑细选出来的婚姻,如果一方经济或身体出现状况另一方会毫不犹豫掉头就走”,一位网友的评价,让人细思极恐。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想起了前几年刷爆朋友圈的《相亲鄙视链》。


报道里,北京姑娘彭顺利,京籍京户,三环有房,985硕士,就因为属羊被淘汰。


大爷大妈惋惜:“你什么条件都好,要是不属羊我肯定选你当儿媳”。


一位出生苏北的姑娘,考入上海985高校,和男友相识,一路本硕连读感情甚笃。


可等到要结婚时,却被男友家里拒绝:“她老家都过了长江,怎么能娶进家门?”


表面看,这些“迷信”又守旧的家长和那些相亲精英不同,但追根究底,他们其实是同类人。


在他们眼里,婚姻是买卖。只是大爷大妈把属相、出生地当成了硬性要求,而精英则把本科985、年入百万当成了标准。


而婚姻中最重要的感情基础,以及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的匹配度,不过是可有可无的附加品。


中国式相亲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爱情”,一语成谶。


03


作者菜菜分享过朋友白雪的故事。


白雪,是个高学历高收入的美女,北漂十年,事业小成。


但随着年龄增长,三十多岁的白雪婚姻一直没着落,父母坐不住了。


他们给白雪找了一个老家县城的男孩,家境好,有稳定工作,且也对白雪有兴趣。


白雪见过后,对男孩没什么感觉,甚至有些嫌弃他不思上进。


可父母表示:“你都三十多了,别太挑了,再挑以后就只能找二婚的了。没有感情,婚后可以慢慢培养嘛。”


在综合考虑后,白雪妥协了,和男孩结婚生子。


可婚后,因为两人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让她和老公没有任何共同语言。


家里永远冰火两重天,不是砸锅摔碗的争执,就是互不理睬的冷战。


不过两三年时间,曾经神采飞扬的白雪,变得面容憔悴双目无神,看着像老了十岁。


白雪才发现,“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婚前都没感情,怎么能奢望踏入柴米油盐的生活后,反而培养出感情呢?


年入百万的“精英相亲局”曝光:把婚姻当生意的人,后来怎样了?


04


知乎上有个问题:该不该和自己不喜欢的相亲对象步入婚姻?


一个高赞回答是:


“活着,太多荆棘,太少玫瑰。并不是你找到一个你喜欢的人,这一辈子的路就会顺畅一些。


可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你对苦痛的承受力,会强很多


出门旅游,同样是迷路。不相爱的两个人很容易互相埋怨、争吵。可是相爱的人,会把迷路也看成不一样的风景。”


多少人打着门当户对、经济对等的旗号,走进婚姻,最后相顾无言,变成了同床异梦的室友?


的确,爱情是个不可控的变量,嫁给爱情,最后也很难抵得过时间的消磨。


幸福婚姻的纽带,终究不是金钱、孩子,而是琐碎日常中的沟通、互动,乃至于精神的共同成长


就像作家林宛央曾说:


“婚姻的保鲜不是靠死撑,说到底,还是凭着那一点爱意”


结婚,从来不是爱情的终点,而是另一个纷繁复杂的开始。


内心有爱,你才能有勇气和对方携手走过酸甜苦辣。


否则,漫长岁月的琐事,都足以让你失去耐心,最后压垮你。


最后,想分享杨绛先生曾说过的一段话:


“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


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是两情相悦。


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和你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婚姻   精英   门当户对   男方   嘉宾   身高   物质   家里   性格   生意   对象   父母   感情   条件   节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